能力与品质视角下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研究
2016-03-25左叶王思琦
左叶+王思琦
摘要:在当前信任缺失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内的信任危机也日益凸显。基于能力和品质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信任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责任感和职业观等方面。为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建议从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平台、实行教师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等教育;师生关系;信任;能力;品质;大学生;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2-0096-08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传统价值观念被不断冲刷消蚀,人们开始感受到信任危机带来的困惑,这种信任危机已然渗透到每个社会细胞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多,如上海的“钓鱼事件”、南京的“彭宇案”、湖北的“挟尸要价”等等,这些事例都足以说明当代社会人际信任所面临的困境。正如吉登斯(Giddens)所揭示的,现代性社会是一个变迁的社会,原有作为信任基础的安全感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已经改变,人们在这种变化下反思自己的存在及交往方式,社会中升腾起一股信任危机的雾瘴〔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师生信任也逐渐发生着变化。2008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几起高校师生冲突事件,表明师生信任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当前高校隐藏的信任危机使得师生之间再无昔日的和谐,师生关系变得微妙,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令人唏嘘不已。作为高校组织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信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随着“信任”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对信任的概念界定也越来越多样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均倾向于“人际信任”的范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信任,但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本研究关于信任的定义,源自于杨中芳和彭泗清对人际信任的本土定义,“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2〕。
由于学术界对信任的定义不一致,信任研究的取向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研究取向分别是“谁信任”和“信任谁”。从信任者(trustor)的角度来研究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和原因,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研究信任者对其所面对的社会成员的一般性、概括性的信念及态度,二是将信任者对他人的信任当成稳定的人格特质,因而从个别差异的角度来加以测量及研究。从被信任者(trustee)的可信性的角度来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被信任者个人特质的一些维度〔2〕。
王绍光、刘欣在对信任者的实证研究中,回答“什么样的人容易对他人产生信任”,并探索了解释信任的关键变量,如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对未来的预期等影响人们信任的因素;在对被信任者的实证研究中,为探讨人们对不同置信对象的信任程度的差异,采用了由亲密到生疏的差序格局,即按照亲人、朋友、熟人和陌生人的顺序,发现人们的信任度也由强到弱〔3〕。
针对人际信任研究,国外学者提出了关于信任的基本构成和维度的分析结果: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坚信,行为一致性、能力、义务和责任感,能力、动机、才干,概括性信任、情感性信任、可靠性、可依赖性,专业技能、可信任性〔2〕。以上结果大致可以分为外在行为、能力、品质和动机四个层面,有些是对信任者的特点的描述,如坚信、情感性信任、概括性信任,其余大部分是属于被信任者的特点,如能力、动机、才干、义务和责任感等。
关于人际信任研究的维度,最具代表性的本土划分标准是我国学者彭泗清在北京做的一个关于人际信任的访谈,结果表明:人们一般将人际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和品质信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两个维度的实践来源。能力维度是指相信一个人有足够的才能来办好一件事,品质维度主要指相信对方有良好的人品以保证责任和义务的履行〔4〕。
信任是维系社会生存和运转的基础,是维持组织运作和成长的基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中的人际信任问题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焦点议题,不少研究指出,信任是维持组织效能与维系组织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5〕。高校组织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信任问题存在于师生之间,但师生信任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往关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的研究,大多采用定量的方法,缺乏相应的定性研究,并且在维度区分上比较繁杂。
本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从被信任者的可信性角度出发,侧重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研究,基于能力与品质两个维度,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的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索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的影响因素,以及在能力和品质两个维度中具体存在的差别。
二、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的定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半开放式访谈提纲,并随着访谈的深入,在问题聚焦的过程中不断对所提问题进行修改。访谈问题如下:
(1)你是如何理解“信任”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
(2)从教师的能力和品质的角度来看①,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对教师信任这一问题?就你所知,你觉得当前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状况如何?
(3)从你的大学经历来看,你觉得具备怎样的能力和品质的教师是值得信任的?
(4)在大学里,你有没有特别信任的老师?你是如何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的?请举例说明。
本研究共选择6名西南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作为访谈对象,涵盖四个年级、五个学科,每次访谈所用时间在30至60分钟不等。在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后,笔者对访谈全过程进行了录音,并在分析访谈内容的过程中,针对部分访谈对象进行了回访。受访者基本情况见表1。
(一)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现状
在谈到对信任的理解时,受访者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诚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重要保障。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判定对方是否诚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交往频率的增加,人们逐渐能看出对方的品行:是否老实,是否愿意共同进入互惠模式,是否有“忠”的担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部分人在与陌生人的初次交往中,表现出“小心为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受访者们均表示在与社会上大多数人交往时,要“小心为妙”。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并不高,这一点与辛自强、周正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中所证明的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的观点一致〔6〕。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受访者的普遍观点是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处于中等略偏下的水平②。
1.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水平普遍低于高中时期对教师的信任水平。
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生而言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并不会因为教师的特殊身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产生特殊的信任感,这一点与高中时期截然不同,高中学生无论对教师的能力还是品质都是绝对信任。究其原因:
第一,受访者4认为,上大学前,个人的生活区域毕竟有限,同时自身心智尚未成熟,因此会比大学时期更相信他人,况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除了父母等亲人之外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人。而进入大学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会有所增强,所以对老师的信任程度会比高中时期的低。
第二,受访者6认为高中时期师生都有共同的目标——高考,在这个共同目标之下师生间交流频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观察老师,从而判断老师的品质与能力。高中老师一般都是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希望他们认真学习,考上心仪的大学,所以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几乎是“秉若圣旨”。
第三,在学生心目中大学教师比高中教师更有“经济人”的现实性。虽然二者的工作都是教书育人的,但高中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教学上,而大学教师则更侧重科研,因此在学生看来,大学教师不如高中教师值得信任,这对于大学教师似乎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受访者2)。
2.师生关系淡薄影响师生信任水平。
孙五俊理解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信任的一个途径〔7〕。在大学里,师生之间基本没有建立信任的基础,一方面是因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他授业,我学习”,彼此之间没有更多的互动,根本谈不上信任(受访者2)。另一方面,借用受访者3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关系就是一种买卖关系。老师是通过卖知识挣到钱了,学生是花钱买到知识,无所谓信任不信任;信任对于师生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情。”这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在面对师生关系时,更多关注的是彼此间的利益,而不是试图建立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问及“在大学里是否有可以交心的老师或者特别信任的老师”时,答案全部是否定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没有必要,找老师会显得不成熟”(受访者1)、“找不到交心的理由,也不知道谁可以交心”(受访者3)、“平时都没怎么交流,更何况交心,与老师之间总觉得存在一种隔阂”(受访者5)、“交心的前提是要建立朋友的关系,而要跟老师建立朋友的关系是不容易的”(受访者2)。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是师生之间连交往的最基本的互动——沟通都少之又少,更何谈“君子之交”(受访者6)?
3.外部的判定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此处所说的外部判定,是指高年级学生对老师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低年级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受访者4谈到,“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信任高年级学生,因为在大学里,与高年级学生的接触更多,也更容易,从他们那里得到的都是经验之谈,大部分低年级同学都会视他们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因此,“在接触某位老师之前,一般都会持有‘高年级学生特有的评价去看待他,一旦学生对老师有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就很难改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对老师的信任就大打折扣”(受访者1)。对于这个问题,受访者们呼吁“高年级学生不要随意给低年级学生灌输对老师的负面评价,希望能够传播更多的正能量,让同学们客观地去评判老师”。
(二)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基于能力维度的信任
由于大部分学生与老师的接触仅限于教学活动,少部分的学生会有跟老师做科研的机会,因此对老师的信任只能更多的基于教学和科研这两方面。
1.大学生对大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的信任程度不高。
一提起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们就有很多话要说,普遍认为现在教得好的老师少之又少,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坦言对本专业几乎超过半数的老师的教学能力非常不信任。大学课堂里,照本宣科、教学方法死板的教师不乏少数,教条式的知识传授的方式对学生而言毫无吸引力,更有个别老师整堂课都不会和学生有交流,只会自顾自地念课件。对于一些科研能力强而教学能力差的老师,学生们更是大感苦恼,这样的老师尽管满腹经纶,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好比“水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受访者3)。一些教师的研究领域与所教课程不对口,他们对所教课程也没有很好的理解,上课所讲的多为教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与课程本身无关,并且有些自恃在学术方面很有造诣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对老师的不信任感大增(受访者4)。现在的大学生思想独立,加之在信息社会中获得知识的渠道又很多,老师应更多地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上课读教材,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合时适(受访者6)。
2.大学生对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持不信任态度。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上。大学扩招后,师资短缺导致教师队伍扩张,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给本科生上课的多为年轻的教师,由于他们缺乏上课经验,教学基本功不够硬,因而很难受到学生赏识。受访者3认为一些老师并无真才实学,个人的知识水平不高,教学时让学生感觉他们肚里没货。受访者4表示有些专业课的老师上课都会把自己绕进去,有些问题老师自己都搞不懂,这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现在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挑剔”,其实不然,大学生是成年人,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独特见解,当看透一个老师的水平并不高时,对老师的敬畏感就会荡然无存。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对于学生来说,作为教师,至少要有在讲台上站得住脚的能力。
3.部分教师不善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影响师生信任水平。
受访者1表示,严格的老师虽然不怎么受学生欢迎,但至少是在公平、认真地对待学生,不过也不排除这样的严格会变成死板,变得更像是在故意为难学生,这会对师生信任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学生直言很难和教师建立朋友关系,一方面师生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师生关系根本达不到亦师亦友的状态(受访者2),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都不太愿意主动找对方交流。很少会有教师主动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状况,不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因此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受访者4)。
基于能力维度的师生信任,“经常上课”的学生和“偶尔上课”的学生各执一词。这其中有教师的原因,亦有学生的原因。一方面,大学的理论性的课程居多,而对于大部分以求职为目标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程对他们的意义不大,一旦教师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失望,学生就会选择逃离课堂(受访者1)。尽管存在许多“经常上课”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只是为了期末获得“高分”以及迎合老师的“点名”,而没有真诚地去听课,即使一些同学会认真地寻找老师的优点,却对某些老师的能力不敢恭维(受访者6)。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中存在得过且过者,而且不在少数,他们平时的生活里几乎没有老师的存在,对老师的信任根本无从谈起(受访者1、2)。
(三)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基于品质维度的信任
相对能力维度来说,品质维度在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中占首要地位。有言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无论在品质还是学问方面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从品质的角度,受访者谈到最多的是教师的责任感。
1.对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的教师,学生认为他们缺乏责任心,只关注看得到的利益。一般在科研上造诣颇高的教师,学校会鼓励他们争取更多的课题,这部分教师很少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身上,高校里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虽然教育部规定大学教授必须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但是与科研所得相比,教学所得的份量似乎很轻。受访者们大都这样反映,学术能力很强的教授们给本科生上课往往敷衍塞责,使用的课件有的直接在网上下载,有的是将“发黄的”课件沿用至今。受访者1说起自己的一位授课教师,他一个学期有大半的时间在出差,对待学生的期末成绩也没有做到公平、公正,直到学期末也没有将所缺的课程补上。受访者1表示自己特别认真地上这位老师的课,但是最后的成绩却很难让人接受,“我所付出的努力与我的所得不平衡,所以我对这个老师的感觉,从一开始特别信任到后来完全不信任了,尽管他的课上得还不错”。
2.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少有平易近人的教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学生人数少,许多学识渊博的教授给本科生讲课,并在课堂之外也会有所交流,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8〕。高校扩招后,大班教学盛行,学生难以有机会与老师交流。在学生看来,一方面存在老师只用成绩来判定学生,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的现象(受访者4),另一方面有的老师架子十足,这也加深了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受访者2)。受访者4谈到自己与老师交流的主题多为课程内容、专业知识或者就业问题,而且选择交流的老师也是根据老师的风格来决定的。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对学生严格却又不失人情味、平日里十分关心学生,学生会认为这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也就愿意与他/她交流,对老师的信任度也会大大提升,但这样的老师并不多(受访者1)。
3.高校教师的职业观发生改变,教书育人已不是首要的职业追求。受访者1认为如今社会的功利与浮躁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在高校里大学教师对教育的热爱程度日渐降低,对学生负责的意识日趋淡薄,这些行为已经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当教师把上课当成“挣工分”,老师还会去在意学生的需求,还会去体会和沉淀教育的艺术?受访者2认为如今大学老师很关注自身利益,很多老师的思想达不到“大学无涯”、“大爱无形”、“大道无形”的境界。教师薪酬福利与教学所得不相匹配,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受访者3)。
在高校,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源自教师的人格魅力,即品质和能力的结合。高校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是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一颗宽容、博大的心。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它的教育意义无可替代(受访者6)。教师想成为优秀的知识传播者,就需要回归教育本质,乐于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提升能力、塑造品质、完善自我,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乐其学。
三、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西南交通大学一至四年级共150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过内部一致性系数(即同质系数,也称CronbachsAlpha系数)作为可靠性分析的指标,其α值为0.928,大于0.8,故可推断该问卷信度高,调查质量好。
(一)自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了基本信息和一般信任两个方面,基本信息涵盖了性别、年级、年龄、专业和户籍属性,一般信任则包括人际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
问卷的第二部分为一般信任。该部分的人际信任层次采用了由生疏到亲密的差序格局,即陌生人、熟人、朋友和亲人四类,第一个问题使用国际学术界大多采用的“您觉得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还是与人交往要小心为妙”来测量个体的社会信任水平,其中“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编码为“1”,“与人交往要小心为妙”编码为“0”,“看情况”和“不知道”设置为缺失值。其余还包括对学校同学的信任、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对家人的信任,所采取的提问方式和数据处理方式一致。对政府的信任在本研究中作为对比问题存在,并没有对政府部门进行详细分类,统一称为“您觉得政府是可以信任的吗?”,问题的选项包括“可信”(编码为“1”),“不可信”(编码为“0”),“看情况”和“不知道”(二者设置为缺失值)。
在问及对于学校老师的信任状况时,认为“老师是值得信任”的同学占70.5%,明显高于对“社会上大多数人”和“学校同学的信任”,说明大学生对于教师的总体信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测量值大于50%),而大学生的社会信任水平明显偏低,仅40.2%,这与以往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调查结果一致。
(二)因变量
本研究将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对教师的能力和品质两个维度的信任状况设置为因变量。在调查问卷中,能力信任对应的五个方面分别为: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品质信任对应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敬业和有责任感、谦逊宽容、尊重和关心学生。采用0~10尺度量表测量,每个方面的信任程度由数字0~10表示,0表示完全不信任,10表示完全信任,在程度上,数值越小表示越不信任,数值越大表示越信任,选项“不知道”被赋值为缺失值。
表2是能力和品质各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极小值和极大值等基本统计量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能力、品质各方面的表现的信任程度的均值在6.5~7.5之间。系统学习能力以及有责任感在能力与品质两个维度中分别得分最高,总体来说,学生对能力和品质各方面的信任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理论中数为5)。
(三)结果
对于学生信任教师的能力、品质以及师生信任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本研究将除“对学校教师的信任”以外的其他自变量加入回归模型中,由于93.9%的学生信任自己的家人,其值趋向于常数(即常数1),因此在分析时系统自动将其排除。
结果发现,一般信任中的“对学校同学的信任”与能力信任、品质信任、师生信任总体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p<0.001),说明对同学的信任状况会影响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对学校同学信任程度高的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低。而代表社会信任的“对大多数人的信任”并不显著,说明学生的社会信任并不影响对教师的信任。另外,学生对政府的信任与对教师的品质信任具有强烈的负相关关系(p<0.001),说明对政府的信任状况会影响对教师品质的信任程度。
此外,年级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状况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对教师的能力信任和总体信任(p<0.001)较品质信任强(p<0.01),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低于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专业对能力信任和师生信任有着较弱的影响(p<0.05),专业的变量取值为理学类、工学类、文学类、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依次为1~6,因此,文科专业的学生比理工科的学生对教师能力的信任程度以及对教师的信任总分高。
(四)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基于能力维度信任的分析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能力信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平均分达6.998。表2中具体描述了能力维度各方面的平均分,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系统学习能力的信任得分达到7以上,说明大学生对于高校教师的这两项能力没有太多的质疑,教育教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均在平均分(6.998)以下,大学生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信任程度不高,对于部分课程的教学质量的信任度也偏低。此外,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师生关系,不善于沟通交流,少与学生交往,也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大打折扣。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能力信任的因素是年级和专业。
1.低年级学生对教师能力的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教师能力的信任水平从年级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其中大二、大三信任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大四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都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提高,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也往往比低年级同学更深刻,而且他们与老师接触时间相对较长,对老师能力的评价也相对多元化。当获得教师负面信息时,他们会辩证地分析与看待。
2.专业差异下的不同思维模式影响了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能力信任判断。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信任水平因专业差异呈献不同的评判结果,文科生的评判分值比理工科生的评判分值高,这与不同专业的学习研究思维模式有关。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往往有明确的规则和方法,有较为程式化的研究规律,对于问题的研究往往原则性较强。而文科学生发散性思维较强,学习模式较为灵活,喜欢多角度思考问题。
(五)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基于品质维度的信任
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品质信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平均分达7.05,较能力信任水平高。表2中具体描述了品质维度各变量的平均分,其中“公平公正”和“谦逊宽容”的得分低于平均分,说明大学生对于高校教师的这两项品质存在质疑。这是因为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成绩或者给予学生机会时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有些教师又不太愿意接受学生的质疑,甚至有的老师还会对学生“摆架子”,这些都让学生感到教师不够谦逊和宽容。“诚实守信”、“敬业和有责任感”、“尊重和关心学生”均在平均分以上,说明高校教师在以上方面做得相对较好。
表3显示,依据年级划分,大学生对教师的品质信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四学生与教师的接触、交流比低年级学生多,在交往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品质了解也更多。对教师的一些负面的信息也更能敏锐地抓住,诸如不负责任、缺乏公正、狭隘自大等。大一学生初到大学,与教师的接触少,还未脱离中学时期的教育氛围,对于教师的崇敬感依然存在,因此,看待教师的品质并没有过多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组织的良性运转,因此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高校组织信任的建设,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教师,都责无旁贷,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师生互动平台。从大学生对高校教师信任的总体水平来看,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仅限于课堂,沟通频率较低,且质量不高,因此需要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营造良好的师生互信氛围,增加师生沟通频次。
(2)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从能力维度来看,大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在部分高校实行了“教师退出机制”,这将有助于实现教师能岗匹配。此外还需改善教师教学的薪酬福利,将职称评定标准涵盖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满足教师“经济人”的现实需求,从而提高其教学积极性。
(3)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内外监督。从品质维度来看,最重要的是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其中包括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同时教师也需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多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本研究从能力信任和品质信任两个维度阐述了高校师生信任的现状,所涉及的问题仅为高校信任问题的很小一部分,基于师生信任的双向性,高校教师对大学生信任的研究还有待继续丰富,研究的维度还可以深入拓展。
注释:①
访谈中所涉及的能力和品质,是受访者根据自身的观点阐述,访谈者并未做解释。
②访谈中并未设定具体评价标准,“中等略偏下水平”是受访者依据自我理解和认知对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水平所做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84-86.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2-7.
〔3〕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23-39.
〔4〕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J〕.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2000,(10):1-3.
〔5〕郑伯埙.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9,(2):22-37.
〔6〕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3):344-353.
〔7〕孙五俊.高校组织中师生信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7-10.
〔8〕缪宁陵.扩招给高校师生关系带来的冲击及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30.
(责任编辑:陈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