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范寿康的艺术美学思想渊源

2016-03-25潘玲妮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柏格森移情人格

在中国艺术美学的发端期,一直伴随着国外启蒙思想。范寿康就是其中的一名传播者,作为早期的美学启蒙者,其艺术美学一方面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带着明显的时代印记,与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他的艺术美学思想是时代与个人,也是东方和西方的融合。

范寿康的生平

范寿康(1895—1983),字允臧,浙江上虞丰惠镇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儿时在私塾学习,14岁考上宁波府中学堂,1912年应试进入了浙江省立医院专门学校。1913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进修。1919年升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主修政治与哲学。1923年获得教育与哲学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先后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编辑,以及过中华学艺社编辑部部长,主编学艺杂志,发表大量文章,积极宣扬西方先进思想。因战乱,于1927年回到家乡任上虞私立春晖中学校长。1932 年应安庆省立安徽大学聘,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33 年应王星拱先生聘,转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文哲季刊》主编。1945 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应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之邀,赴台湾参加接收工作。1982 年,从台湾辗转取道美国返回祖国大陆。1983 年 2 月 27 日在北京逝世。著有《美学概论》、《艺术之本质》、《中国哲学史通论》、《朱子及其哲学》、《教育大辞典》等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只是西学东渐的时期也是国家兴亡之时,自1972年中国送出第一批留学生开始,国人已经不得不开始对西方文化思想刮目相看。出生在1895年的范寿康也是其中的一员,在浓厚的传统文化中成长,自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开始学医。但在留学东京时,弃医从文,选择了教育学和哲学,最终决定从文化思想上拯救国民,这是知识分子根据时代与社会背景做出的选择。这种时代烙印不仅反映在他的人生中,更是体现在范寿康的艺术美学思想中。在范氏的有关艺术美学的著作中,随处可见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范寿康艺术美学思想与东方传统文化

艺术的产生就是为了给人欣赏,艺术创作者只有一个,而欣赏者却有成千上万个。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作为鉴赏的人来说,或多或少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人的主观的情绪在鉴赏中占了很大成分,那么艺术美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范寿康在《美学概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艺术美的标准:人格的肯定,生命的表现可称的上艺术美。“凡构成人格价值者,皆获为美之内容。易辞言之,凡对于人类略有意义者,即不有为美之内容之资格。”艺术美是生的肯定,是对人格的肯定。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深处就蕴含着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就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牟宗三先生在论及中西方哲学的区别时就特别强调“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虽然早年就去了日本留学,但从小在私塾学习的范寿康,对于传统文化并不陌生。而正是这种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才让他以后在武汉大学文学系任职时能写出《中国哲学史》一书。儒释道的文化精神不仅贯穿在整部书籍中,更是贯穿在他的为人处世中,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中。

“美术价值之所由决,乃在君临其上,流贯其中之一种精神。此则有高贵与卑野,深刻与浅薄,丰富与贫弱,紧张与弛缓种种之不同。”何为精神,何为人格,范寿康并没有仔细述说。但他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谈到“进一步讲,孔子所谓仁,又不仅是指心理学上的现实方面的人格,并且同时也是伦理学上的价值方面的人格。换句话说,孔子所谓仁,一面固然把心理学上的全体精神活动加以统率。但是同时却更须站在伦理学的立场之下,以价值为标准,把一切精神活动加以统率的。这样孔子所谓仁,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或天性——就是人格。”而在谈到老庄哲学时,范寿康认为他们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大智若愚,无欲无求的性格。在释中,所谓的人格是某种永恒的精神,超越时间空间的存在着。

可见,范寿康所说的这种人格精神,生命精神既是儒家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将人的生物性提升到社会性的入世精神,也是道家中“无为而不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等顺其自然的出世精神,也是释家“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用平静心境体会生命的充实和幸福的救世精神。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寿康更加注重艺术的内容,即其价值与精神。对人格的肯定,对生命的表现正是艺术的价值所在。“物象之所以为美,则不在自体而在所表出之生命或所谓人格之价值。”

范寿康艺术美学思想与西方思想

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范寿康也受到了西方现代人文意识的激发。利普斯、康德和柏格森的哲学思想是构成范氏艺术美学思想的基本成分。

早期受柏格森生命哲学影响,范寿康发表了《柏格森的时空论》与《直观主义的地位》两篇文章。柏格森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绵延”,中期以后,换称“生命冲动”。从“绵延”出发,柏格森建立起了自己完整的生命哲学理论。他说:“绵延就是创新,就是形式的创造,就是绝对新的东西的连续制作。”柏格森在他的以“绵延”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直觉主义认识论。他认为,人对世界本质和实在的把握,只能依靠一种出于本能的、违背理性思维原则的直觉。在吸取了柏格森的哲学理念并结合传统文化思想后,范寿康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他认为“哲学实应该直觉生命的真髓及事物的直接性”、“我们局于生命一部的里面,用相对运动的原理的时候我们虽觉得周围的事物中有静止的,有逆行的,然而宇宙的实相要不外乎连续,要不外乎生命”,他将哲学的问题归为生命的问题,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皆是生命连续的表现。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观,“艺术所以能为美的观照之准备者,盖在能以所欲表现之生命,从现实关系切离,而置诸全异实际情形之新官能现象中。”范寿康对于艺术美的理解源于他对生命,对人的肯定,在他看来艺术是生命的表现。

“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对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国美学建设的西方美学思潮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美学”;另一支便是克罗齐的直觉美学和以“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为代表的近代心理学美学。”其中,利普斯的移情说对范氏的艺术美学思想形成影响较大。1927年,范寿康编写的《美学概论》就是基于利普斯的移情说而提出自己对于艺术美学的认识。“利普斯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价值的科学。移情即知觉与情感对客体对象的一种外射和灌注,使对象似乎有了生命,进而达到由我及物和物我同一的境界。”《美学概论》中“美是感情移入的价值”、“美是生命的价值”正是来源于利普斯的移情说。审美的移情就是在对象的形象里面表现人的生命、思想和情感。不同的是,利普斯的移情对象没有生命,而范寿康却认为对象具有规定人的生命情感的特性。

此外,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也是范氏的艺术美学思想来源之一。用康德的术语来说,审美态度是一种无功利、无概念、无目的的态度。范寿康在考察了康德的非功利态度说后,结合了利普斯的移情说,提出艺术观赏要有无我的境地。“美,既如上面所述,是感情移入的价值,那末,艺术的观照,除感情移入的态度而外,当然也没有成立的余地,我们在艺术观照的时候,非把自我浸没在艺术品之内不可。这观照是主客合一的境地,也是无我的境地。康德所谓‘Interesslos(无关心)就是指此。”这是范寿康先生从康德美学中汲取的宝贵的思想财富。

综上所述,范寿康的艺术美学精神既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西方哲学美学思潮的表达,尤其是利普斯的“移情说”,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和康德的“无功利”思想。在融合中西方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范寿康构建起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潘玲妮(1988-),女,浙江理工大学研二在读生,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

猜你喜欢

柏格森移情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对语文教学智慧的启示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生生不息之美
为何时间:从柏格森、胡塞尔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