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期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6-03-25王娟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道泌乳助产

王娟

近年养猪业发展较为快速,尤其是规模化猪场不断出现。紧系规模化猪场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母猪的生产性能,因此,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相关工作做一介绍,愿与广大养殖者交流。

围产期母猪一般指的是产前1周至产后1周的母猪,在此阶段由于母猪产仔、泌乳,母猪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容易发生疾病,甚至间接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为了确保母猪在该阶段能够有更多的泌乳,减少体重的损失,培育出大量、健康、体重大的优秀仔猪,必须做好此阶段的工作。

1 产前的饲养管理

规模化的猪场一般会将产前7d的母猪引入分娩舍适应环境,以待产。在此之前产房要提前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并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干燥后待用。产房要求干燥、保温,通风良好。产房温度一般以15-20℃,相对湿度70%为宜。

合理的饲喂是关键。母猪在妊娠第95天至分娩这段时间,胎儿处于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初生重的50%-60%以上是在这个阶段生长的。此时的母猪应该饲喂高能、高蛋白的哺乳母猪饲料,且每日的饲喂量不少于3.5-4kg,(一般初产母猪可喂3kg,二产3.5kg,三产以上的3.5kg以上),产前5-7d减少饲喂量,饲喂2.5kg即可。饲料还应保证能够预防母猪便秘,分娩前10h不再饲喂,供给母猪充足的饮水,禁止饮用冰冷的水。分娩当天可饲喂1kg左右的饲料。使用的哺乳料营养指标应达到代谢能14MJ/kg以上,粗蛋白质17%以上,赖氨酸0.86%以上,蛋+胱氨酸0.47%,钙0.75%,有效磷0.6%,临床上为达到能量标准,常添加3% -5%的油脂或脂肪粉。

饲喂次数可根据季节饲喂3-4次ld,可使用湿料,有利于提高采食量,间接提高仔猪初生体重。

母猪产前要将乳房、外阴部清洗干净,然后使用0.1%的高锰酸钾水进行擦洗消毒。有的猪场在母猪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或头孢类药物用来预防母猪的产后疾病。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产房要安排24h值班制度。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环境温度要适宜,严防温度过高或过低。若出现难产的母猪,一般表现为母猪长时间剧烈阵痛,仍产不出仔猪,母猪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需要人工助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催产素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参考剂量每次为10-20单位,一般注射催产素后20-30min即可产出仔猪,若30min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掏出仔猪。操作人员应指甲剪短磨光,用肥皂水清洗手臂,涂抹润滑剂。母猪后驱部用高锰酸钾水清洗,助产人员五指并拢,随着母猪努责的间歇期,缓慢进入母猪的产道感知仔猪的位置和状态,随着母猪努责顺势慢慢拉出仔猪,操作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对母猪产道的刺激和损伤,助产操作结束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如果母猪产道狭窄,或者产道粘连,仔猪仍然存活时,可酌情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剖腹产。有的猪场在母猪产后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力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可参考应用。

2 产后的饲养管理

母猪产后可喂给豆饼麸皮盐水汤,补充营养、水分和能量。1周内逐渐增加饲喂量,1周后恢复正常饲喂。饲喂的同时要观察母猪乳房的变化和仔猪粪便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饲喂方式和饲喂量。待喂时要尽可能的让母猪多吃,以便摄人更多的营养,饲喂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经常消毒,并给予合理的通风,保证最佳舍温的同时,使空气新鲜。

目前,养猪业普遍存在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产乳不足,体损失严重,断奶后发情异常等情况。其主要因素是哺乳期采食量不足,一般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计算方法为,母猪每日自身的维持需要饲料2kg加上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量0.5kg,也就是如果一头母猪产仔十只,其饲喂量要逐渐达到至少7kg才能满足总体的营养需要。如果母猪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狠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猜你喜欢

产道泌乳助产
分析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美国孕妇选择在家分娩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牛羊产道疾病应用外用甲硝唑配合治疗的效果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结合实践谈论关于母猪产道疾病的防治
外用甲硝唑对牛、羊产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