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种植风柜斗草的技术与效益分析

2016-03-25陈向东

乡村科技 2016年30期
关键词:斗草植株土壤

陈向东

(华安县林业局,福建 华安 363800)

林下种植风柜斗草的技术与效益分析

陈向东

(华安县林业局,福建 华安 363800)

风柜斗草是一种珍稀名贵草药,在中草药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介绍林下人工种植风柜斗草的相关技术,有效提高草药产量,改变野生资源匮乏、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同时,详细分析林下种植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林下种植模式的推广和林药产业发展。

风柜斗草;林下种植技术;效益

风柜斗草对急性肝炎具有极佳的疗效,其药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肯定,在我国特别是福建地区被广泛应用,是一种价值很高的天然中草药[1]。但是,随着资源的过度利用,野生草药正日渐减少。为了满足市场对风柜斗草的高需求,充分发挥药用价值,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全面梳理并介绍人工在林下种植风柜斗草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为草药的科学栽培和高效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对林下种植的市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分析,证明林下种植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因地制宜进行有效推广。

风柜斗草属野牡丹科植物,主要品种有楮头红、肉穗草、叶底红。本文重点介绍楮头红品种(闽南地区大部分是这个品种)。风柜斗草为一年生草本,楮头红花期8—10月,果期9—12月。风柜斗草喜生长在荫湿的环境和湿润肥沃的土壤中,常长于海拔500 m以上的密林下或溪边,多群生。人工种植时,常栽于杉木林、阔叶林或竹林等林下湿润的下缓坡地。其生长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适合的荫蔽度,强光照不利于植株生长[2]。风柜斗草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省区。

表1 2014—2016年风柜斗草的种植产量与种植效益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面积0.6 hm2,班号为000林班65(1)小班,位于华安县湖林乡湖林村,无霜期达310 d,年平均气温20.3℃,年平均降水量1 620 mm,海拔高614~763 m,东经117°36′49.616″,北纬25°8′29.809″,坡度24°,坡向东北,坡位为长坡下部,立地类型Ⅱ类,土层厚度大于80 cm,腐殖质厚度8 cm。天然针阔混交林,林龄33 a,郁闭度0.7。

采用60 cm×25 cm(宽×深)沿水平(等高线)条带翻耕,并整成10 cm高、60 cm宽的畦,畦间距为1.5 m,种植株行距5 cm×10 cm,667 m2种植3万株(种苗30 kg左右),剪去上部2/3(超过5cm部分),留头部及萌发芽进行种植。2014年1月整地,3月下旬—4月底种植。分3个年度(2014、2015、2016年)观察,于每年12月下旬进行采收,记录数据如表1所示。

2 风柜斗草的林下种植技术

2.1 选地整地

宜选择林木健壮的杉木林、阔叶林或竹林等作为种植林,山坡、山谷两侧均可,要求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层加厚、湿润。林下光照条件适度,最适宜的荫蔽度为70%左右。

种植前应全锄及条带整地,清除杂草枯枝,修剪枝条,除树根,翻耕林地的表土层和腐殖质层。在春季整地修畦,畦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控制在0.5~1.0 m、10~15 cm,长度根据地形情况和种植面积确定[3]。施足基肥,以钙镁磷肥为主,以667 m2种植地施50 kg左右的肥料为宜。平地要修建排水沟,预防水患;山地种植要安装喷灌设施,旱季浇水灌溉。

2.2 繁殖

2.2.1 播种育苗。宜在春季2—3月播种。在前一年的果收期采摘取种,选择饱满、成熟的种子,晾干备用,也可在采种后直接播种。播种前整畦耙地,浇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播种方式有2种,一种是直接在畦上均匀撒播种子,播种后细土覆盖,土层厚度以不超过0.5 cm为度;另一种是采用火烧土,将种子与火烧土充分混合后,在畦上均匀撒播,播种后细土覆盖,无须压实。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度,及时喷水。火烧土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较好,含磷钾成分,将其与种子混播可促进植株生长。播种后为促进种子出苗,应维持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适时施肥,保证养分。

2.2.2 野生苗移植。选取植株健壮的野生苗作为种苗。雨后的土壤疏松湿润,适合移植。移苗后快速栽种,不要耽搁。种苗应剪去上部2/3(超过5 cm部分),留头部及萌发芽进行种植,用土轻轻覆盖压实,防止植株破损,深度以2 cm为宜,栽种行距5 cm×(5~10)cm。移植后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4]。

2.2.3 组织培养。为提高风柜斗草的繁殖率和繁殖质量,近年来业内开始尝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组织培养的材料为风柜斗草的顶芽和茎段,培养无菌苗。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摆脱播种育苗、野生苗移植的限制,从而大量培育种苗[5]。

2.3 田间管理

2.3.1 控制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植株的生长,甚至造成过早枯萎。通常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40%左右。刚播种或种苗新移植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后续根据土壤状况及时采取喷灌或排水措施,有效控制土壤含水量。

2.3.2 施肥。仿野生种植尽量不施肥。施肥时遵循分次、少量、肥轻的原则,施肥频率适度,每年不超过2次,肥料以有机农家肥为主,少量优质无机肥料为辅,无机肥667 m2用量不应超过1 kg,可兑水喷洒。

2.3.3 除草。风柜斗草的种植地常伴有其他杂草和林木的枯枝落叶,杂草的生长会占用种植资源,过多的枯枝落叶会覆盖和损伤植株,不利于风柜斗草的生长发育。田间管理时应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可手工拔草,或用专用小锄轻除。为了保持土壤疏松,也应适当除草松土,浅松土,忌中耕,以免破坏根茎。

2.3.4 除苗移苗。在风柜斗草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清除枯、残、弱苗,保证正常苗木的生长发育。若植株过密,应将多余的优良植株移植到稀疏的地方进行栽培,也可视情况及时采收过密的苗木。

2.3.5 牲畜鸟禽防护。防止林中的牲畜、鸟禽对风柜斗草的踩踏、啄食、破坏,适当增加防护和驱赶设施。

2.4 采收加工

风柜斗草为一年生草本,新种植地可在当年底用剪刀采收一部分,剪除成熟植株,留茬1.5 cm左右,采收期选在每年12月至翌年1月为宜,待种子成熟自然脱落后再采摘,宜从较密的植株丛中采收,控制留株密度,通常1 m2保留300~400株对风柜斗草的生长最为有利,这样采收又可永续利用。

植株采集后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去除茎叶根部的泥土,平铺晒干或晾干。

3 种植效益分析

3.1 市场效益

风柜斗草的药效不断得到肯定,市场销量很大。但由于大量的采摘,野生风柜斗草的数量急速减少,且自然繁殖较慢,产量和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风柜斗草在医药市场中仍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科学的人工种植和管理将利于提高风柜斗草的产量和质量,及时填补市场缺口,对于风柜斗草在医药市场的产销具有重要意义。

3.2 经济效益

试验地于2014—2016年12月底分3次采收(见表1),0.6 hm2林地共采收干品209.4 kg,市场单价500元/ kg,总收入共计10.47万元,扣除成本6.46万元,纯收入达4.01万元。667 m2产干品23.27 kg,产值达1.163 5万元/667 m2,扣除投资成本7 175元/667 m2,收益达4 460元/667 m2,平均年收益1 487元/667 m2。与传统的杉木种植相比,以福建地区为例,26 a来667 m2产量20 m3左右,按市场单价1 200元/m3计算,26 a总收入共计2.4万元,除去成本3 500元/667 m2,年纯收入788元/667 m2。二者简单比较,种植风柜斗草667 m2可增收699元,但从表1可以看出,风柜斗草是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项目,除了种植第1年外,每年的纯收益都在3 000元以上。随着野生风柜斗草的减少,其市场价格不断升高,为人工种植带来了商机和经济效益。

种植风柜斗草可为当地农民创收,也使林业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开拓了农林增收的新渠道,为农林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

3.3 社会效益

在草药种植过程中,整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林下种植风柜斗草的方式可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使当地农民除了农作物种植外,可投入到中草药的栽培中,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市场的发展。风柜斗草的种植可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的改善对于百姓安居乐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林下种植风柜斗草可充分利用林木资源,将药业和林业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依赖、影响、促进,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两大产业的协调发展。风柜斗草的科学种植,并逐渐形成体系,将有利于树立行业的典型示范,使农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3.4 生态效益

不与林木争地,提高了林地的综合利用率,林下种植风柜斗草将土地栽种变为林下栽种,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木资源,节约农耕土地资源,拓展生产空间。林下种植风柜斗草增加了林地的植被覆盖面积,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状况,减少森林火灾。风柜斗草的栽种可增加林地氧气含量,净化空气,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维持林地的环境质量。林下种植风柜斗草可增加林地的植物物种,同时为林间昆虫、其他动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可丰富林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林间生态平衡。风柜斗草的肥料可来源于农家的牲畜家禽粪便,以及林木的枯枝落叶,实现废物利用,避免因粪便、枝叶的随处堆放影响环境美观,对风柜斗草的施肥也将提高林下土壤的肥力,为林木的生长提供更充足的养分,创造更有利的生存环境。

4 结语

风柜斗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在医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掌握科学的林下种植方法,对于风柜斗草的高效栽培、持续增产具有关键性作用。林下种植风柜斗草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草药医药价值,改变市场供不应求状况的同时,可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收创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大大推动农林产业的相互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此种方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一种生态发展模式。可以说,林下种植风柜斗草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李金雨,陈丽璇,胡维冀.风柜斗草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研究概况[J].福建农业科技,2010(6):35-37.

[2]陈豪,何丽君,林丽芳.民间草药风柜斗草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2(10):55-56.

[3]黄秀珍,邹秀红.福建泉州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J].福建中医药,2011(3):52-54.

[4]赵峰.林下种植中草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4):79-79.

[5]张绪璋,周以飞,潘大仁.肉穗草组织培养与扩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6):48-51.

S567.239

A

1674-7909(2016)30-16-3

陈向东(1972-),男,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行业林下经济。

猜你喜欢

斗草植株土壤
斗草:端午必备小游戏
土壤
斗草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春天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灵感的土壤
斗草:古老的民间游戏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