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印尼大使点赞《文化交流》

2016-03-25孙国维

文化交流 2016年1期
关键词:龙大吴越文化交流

●本刊北京特约撰稿人 孙国维



聆听印尼大使点赞《文化交流》

●本刊北京特约撰稿人 孙国维

印尼驻华大使在使馆向新华社记者赠予印尼国服与影集。右为钱嗣杰,中为本文作者。Indonesian ambassador Imron Cotan presents Xinhua News Agency reporters Qian Siji (r) and Sun Guowei (c) with the national garment of Indonesia and photo albums in Beijing in 2012.

我的良师益友《文化交流》如今走进了它的第30个年头,我为它点赞,为它祝福,为它庆贺。因为它是传播吴越文化的窗口,是万千读者的知音,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30年来,它让我钟情,让我倾倒,伴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的书房、我的卧室、我的厅堂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在我的生活和言谈中总有它提供的信息和话题,因为我是浙江绍兴人,从小受到吴越文化的熏陶,对于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眷恋。尤其因为工作的需要使我不得不离乡背井,来到遥远的北国;到新华社工作后,甚至远涉重洋,去到拉丁美洲那些陌生的国土,十余年奔走在异国他乡。故乡的游子能读到来自浙江的《文化交流》,那是多么亲切、多么温馨、多么舒畅。

这份用中英文编排的杂志能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像我这样的游子。他们和我一样,每逢佳节或闲暇会经常想起杭城西子湖的苏堤和白堤、楼外楼的西湖醋鱼;绍兴的大禹陵和兰亭、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和臭豆腐;嘉兴的粽子;还有奉化的水蜜桃和余姚的杨梅……

《文化交流》办得好,因为它有明确的办刊方向:“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它以弘扬吴越文化为己任,而吴越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举世仰望。“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项目,《文化交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因为浙江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而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青瓷文化和茶文化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一带一路”传输到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国的。

中外记者采访新华社当年参加万隆会议的记者中的幸存者钱嗣杰。Qian Sijie, a reporter of Xinhua News Agency, was taken off Kashmir Princess last minute and sent to sail to Jakarta by ship. His colleagues aboard the plane were killed when it exploded midair on 11 April 1955. In the picture is Qian in an interview.

作为《文化交流》的忠实读者,我一直想多为家乡尽点力。一是积极为《文化交流》写稿,从新世纪开始,我持续向家乡的读者介绍拉丁美洲等地,先后发表了有关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以及南极洲的专稿,总数达数十篇之多。二是做义务宣传员,通过现身说法,向亲朋好友推介《文化交流》是一本图文并茂、精美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刊物;我每月收到的杂志,经常被借阅一空。有的借阅不过瘾,就自己订阅。三是动员他人投稿。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朱迅的爸爸朱荣根是我的记者同行,他在上世纪50年代与我同年从南方来到北京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京新华分社社长。他和夫人赵瑞云在我的鼓动下特地为《文化交流》撰写了包括樱花、料理、沐浴、和服和四处漫游等趣味性内容的杂记。我也为新婚燕尔的朱迅和王志撰写了小两口幸福生活的片段;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郑立新由我引荐,在上海结识了杂志社编辑张科先生,也为《文化交流》撰写了不少有关中俄两国文化交往的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我为《文化交流》同印尼驻华使馆牵线搭桥建立友好关系的一段佳话。在庆祝亚非万隆会议60周年前夕,我为《文化交流》撰写了一篇题为《在万隆会议摄录周总理的外交风采》的特写,通过对我的同仁、新华社老一辈摄影记者钱嗣杰老人的采访,追述了当年亚非万隆会议的险恶背景和精彩场面。该文刊出后引起了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的注意,他通过《文化交流》编辑部,辗转找到了钱老和我,并盛情邀请我们到使馆做客。易慕龙大使说:“如今,亚非万隆会议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万隆精神依旧推动着亚非国家新型合作关系向前发展。令人震惊的是在会前发生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数名中国代表团的记者不幸罹难。前不久,我阅读《文化交流》获悉钱嗣杰先生是该事件的幸存者,而且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使馆好不容易找到了你们两位。”易慕龙大使亲自款待我们,还送了印尼国服和介绍该国风土人情的影集,并热情邀请我们到万隆旅行,以便亲身领略这个万岛之国的变迁。

对于钱老来说这不啻是一次旧地重游。后来,钱老因年迈而未能成行,由我代为完成此次行旅。在使馆文化参赞郁妮女士的全程陪同下,我游历这个美丽的国度,还在万隆旧地凭吊了新华英烈。回想这次经历真是机缘巧合,要不是《文化交流》杂志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哪会引起印尼大使的注意,哪会有此机遇?会见时,易慕龙大使认真地翻阅《文化交流》杂志,我立即拍下了这一镜头。易大使对《文化交流》杂志十分赞赏,评价为“内容精彩,品位高雅,是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精品”。大使还说:“封面的仕女图十分漂亮,我很想有机会结识这位画家。”后来他去杭州时,在杂志社的牵线下,果真见到了著名画家潘鸿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良缘。

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左)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与著名画家潘鸿海相见畅叙,潘鸿海把他新出版的画册赠送给易大使。Mr. Imron Cotan, Indonesia's ambassador to China, meets Pan Honghai at Hangzho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in May 2012. Pan presents the ambassador with an album of his artworks just published.

2012年5月21日,钱塘江畔繁花如锦。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其间,易慕龙大使与著名画家潘鸿海相见畅叙。多年来,潘鸿海先生为《文化交流》杂志专供了不少封面画作。易大使对潘鸿海画家所作的封面画情有独钟,非常喜爱,一直想与画家见面。这次易大使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画家潘鸿海向易大使赠送了他最新出版的画册,并向大使介绍自己早期在印尼采风与举办画展的图照。他们在贵宾客厅里倾心交谈。易大使当晚设宴招待潘鸿海画家,并邀请画家一起观看了洋溢着印尼风情的“印度尼西亚文化之夜”演出。

一刊风行30年,文华灼灼,尽得风流。我期望《文化交流》在新征途上有世界眼光,树中国高度,接浙江地气,展精彩画卷,再创煌煌新篇!

猜你喜欢

龙大吴越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吴越春秋》“折易”新解
龙虾池
村长请吃饭
吴越“双绝”的千年相逢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