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专题分析在思想品德中考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2016-03-25张菡
张菡
[摘 要]在中考复习中,从基础到专题再回归教材是常用的三轮复习法。而专题复习是提升考试成绩、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一环。以教科版九年级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为例,针对专题分析在中考复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专题分析 中考复习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78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很重要。审题答题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阅读理解能力,又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是文科基础和理科思维的结合。于是在中考复习中,第一步往往是基础知识过关,要求学生把握好教材基础内容,理顺每一课的具体知识点,整理出每一课的知识框架。第二步,则是打乱教材本身顺序,将同一专题或单元的内容归在一起,寻找该专题或单元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材料阅读题的练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第三步,则是重回教材,通过少量题目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解决上面两个阶段遇到的基础知识上的困惑。最后,则是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尽量默写或抄写每一个专题或单元的知识框架,带着这种知识框架轻松走进考场。
2015年,德阳市将教科版九年级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纳入考试范围。为了巩固对这一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带着学生按如下思路再一次进行了复习。
第十七课《战争与和平》,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追求和平,“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么关于对和平的追求,如今世界的现状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和平?人类为追求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教材上明确指出,二战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绝大多数人民享受到了和平的环境。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存在。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现状。那么“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就成了一个具体知识点。至于第二点“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教材则是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个角度来解释的。于是学习知识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时,有一个小问题: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少年儿童”。至于第三大问题“人类为追求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概括起来就是:“联合国、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还有志愿人员等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这些知识点都是教材上的话,学生找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有一个线索,记忆起来更方便。十七课就是按“现状——为什么(危害)——怎么做”这条线来阐述的。
第十八课要从标题《东西南北》入手,先解释清楚标题的意思。东西问题是指世界和平问题,它在二战结束后产生,苏联解体之后提得比较少。南北问题是指位于南面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位于北面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问题,即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谋求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于是很自然地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论断。而十七课已经将和平问题论述过了,十八课就主要讲发展问题。
十八课与十七课同样的结构:追求世界共同发展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当今世界在发展问题上的现状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贫困和贫富差距拉大会带来哪些影响或后果?而人类又为解决这个问题去实现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教材首先指出,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而且世界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这就是现象本身。接着教材阐述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在解释第四个问题时指出,许多国家政府、国际合作机构、金融组织、民间组织在不同的领域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贫穷国家、贫困地区的发展。从主体上来说,联合国、各国政府都为消除贫困做出了努力。为了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各国努力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谋求国际经济合作,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这一重要知识点。其利弊分析以及合作时的注意事项,可作为经济全球化或者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具体知识点加以呈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和每年的时事政治都紧密相连,需要重视。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也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文化的现状和表现形式,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会有交流碰撞,那么“为什么需要交流沟通”是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三,“在交流沟通时怎样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和魅力?”“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交流沟通?”“怎样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沟通?”即“怎样做”的相关问题。
当我们把前三课分析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三课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或意义、影响是什么?怎么做?而且这三课分别涉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那么中国在世界上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于是第二十课顺理成章地就要讲到《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和正在发挥什么作用”,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介绍。接下来就是“青少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可以做哪些贡献和努力”。归纳起来,第二十课讲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现状以及国家、公民或者青少年要怎样为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这一个单元结构严密,当我们详细分析之后,用建构的方式记住本单元的框架,再去做一些材料分析题就更容易了。
有这样一道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透露,目前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第一项目标有望按期实现,但离最终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困难重重。
材料二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但人均GDP仅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105位。温家宝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说,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
材料三 中国呼吁六方会谈成员与朝鲜展开“紧急磋商”,给朝鲜炮击韩国岛屿导致的紧张局势降温。12月,在亚丁湾中部海域护航的中国导弹护卫舰成功逼退索马里海盗,保证了商船安全。
问:小梅看了以上材料深感国际国内形势有喜有忧。小梅喜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
这个题目,笔者是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的。
首先,从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确答案是否完整。小梅喜的至少有几个方面?忧的又有几个方面?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就会发现,国际和国内形势有喜有忧,答案至少四个方面。
其次,分析材料。材料一说的主体是谁?联合国。这个主体在做什么事情?联合国在开一个关于消除贫困人口的会议。跟第六单元政治、经济、文化的哪一方面有关系?由于贫困是发展的反面,所以这是关于经济发展的话题。目标有望按期实现,表明联合国在为消除贫困而努力,这是我们喜的地方;而“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则表明贫困和落后现象还将继续存在,这是我们忧的地方。于是材料一主要针对国际经济形势。材料二,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这是国内喜的地方。第二部分讲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足,即人均比较靠后,这表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是忧的方面。还讲到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材料二主要讲国内形势。材料三,讲到了国际政治和安全局势,一方面中国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国际上确实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的实现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再次,组织答案。综合以上分析,所有材料涉及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这是教材第十七、十八课框架的第一部分的内容。若是学生非常熟悉框架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容易就能完成此题。
这种专题复习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笔者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反复实践,完善这种方法,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