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解答分析
2016-03-25汪海涛
汪海涛
[摘 要]高中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是不少学生高考路上的拦路虎,其着重考查的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解答阅读理解题目的关键点就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只要拿到了这把“钥匙”,学生就能顺利渡过高考难关。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理解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23
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步骤和技巧:读材料;带着问题找文章原话;理解问题要求。
一、读材料
这里所说的“读材料”是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略地阅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全面了解全文的概况后,需要对文章中的要点进行记录,对重要的结论及关键性的人名、地名进行标注。
阅读理解题目的文字叙述是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及记忆力的。其中考查的文章多数内容广泛,题材复杂多样。教育工作者按题目的难易程度,给阅读理解题目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两种: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表层理解就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理解。深层理解就是根据文章中的客观事实,在经过学生的思考判断后而形成的逻辑推理、概括。
平时对于阅读理解的训练都是为高考提前做准备的练习,所以在阅读材料时必须要速读,在速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题材。如果在没有阅读全文的前提下就进行答题,将直接影响作答的正确率。最好是将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对于文章能有个整体的理解和感知。接着,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将文章每段的主旨进行总结。平时在做练习时还需要对文章进行标段,归纳其中心思想。这对于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对策。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采用顺读法,先读短文后再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则是采用相反顺序的倒读法,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两种阅读方法相比较,倒读法的优势更明显,在阅读时目的明确,更容易帮助学生集中思考,抓住文章与解题的关键信息,进而避免走弯路,节省了阅读时间。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
二、找原话
带着问题,再返回文章本身,寻找答案,找到文章中的原话叙述。学生可以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进行标记,再进行重点理解和分析。找寻文中原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第一遍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进而分析句子的组成结构,确定句子中词语的词性。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在文章中直接找寻到正确答案。
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必须用文中的原话进行作答时,也可以直接使用文章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利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回答,是最有保障的答题方法。如果题目规定学生必须自己总结回答,那么学生就需要在理解原话的基础上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将文中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找寻到编写出正确答案。
三、看要求
需要学生再次审视所要求回答的问题的要求,将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标记下来。这些地方将会成为学生的得分关键点,不少学生正是没有找到这些关键点,才出现失分情况。
1.认准关键词句。首先要找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其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进行研究,发现其中隐含的意义。学生需要在阅读文章时,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即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这样的有效信息,是为后续的作答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基础保障。
2.排除生词的障碍。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不免出现部分生词的困扰。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在遇到生词时进行上下文的联系,大胆地进行词义的推测和猜测,进而判断出大致的生词含义及在文章中的潜在意义,再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尽可能地编写出正确答案。
3.善于利用原文。原文中有明确答案的,需要学生善于结合原文材料,果断作答。遇到不重要的生词,直接忽略;遇到重要的生词,可以依据固有的经验进行猜测,分析词性来进行作答。原文永远是正确答案的来源根本,任何答案的作答都需要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率。
解题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毫无章法。可以采用顺读法或倒读法,绝对不可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文中找寻答案。这样的方法,不仅不利于找寻正确答案,还会极大地拖慢学生做题的速度,严重阻碍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层阅读和理解。反倒是倒读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判断,有效保障作答的正确率。
语文阅读理解是一项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题目,其本质并不难。学生之所以觉得这类题目是考试中的拦路虎,多半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只要找寻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此类型的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