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风韵若三分,二分亮色在“言”值

2016-03-25沈周霄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议论文语言

沈周霄

[摘 要]议论文说理虽说主要靠的是逻辑的力量,但呆板的说理、空洞的说教毕竟面目可憎,而优秀的议论文语言,不仅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更能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之中,让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生动化。如果说议论文的风韵共有三分的话,那么二分亮色就在其“言”值上。议论文若止于贫乏的说理,终究“行而不远”,提升议论文的“言”值,当注重语言的锤炼。

[关键词]议论文 语言 锤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14

优秀的议论文语言,不仅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更能寓理于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论题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许多杂文、议论性的演讲稿都善用修辞,使文章生动形象,让语言富有魅力。因此,可以这么说,节制而省净的修辞是提升议论文“言”值的法宝。那么,除了修辞,还有没有其他让议论文语言出彩的方法呢?笔者在本文中试着做了进一步探讨。

一、比较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这就需要对文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比较可以是相近比较,也可以是相反比较,在比较中诠释概念,阐明观点。

1.相近比较

如笔者在给学生写的下水作文《人生路上的小门》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路上的小门,不是后门,更不是歪门旁门。小门后藏着一份精神财富,其后没有藏污纳垢的空间,有的只是豁达和智慧,荣誉和尊严,机变与通和。多数人喜走平步青云的大门,他们畏惧走小门,不甘走小门,以至于一遇小门就被碰得头破血流。殊不知小门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凝聚;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蓄势;既是一次障碍,也是一份激励。”

通过对“小门”“后门”“旁门”这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阐明人生路上的“小门”是一种考验,走过小门能够在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收获。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写“智慧”,可以把核心概念“智慧”与相近概念“聪明”比较,从而表明我们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的观点;再如写“宽容”这一话题,就可以把它和相近概念“纵容”相比较,从而表明我们需要怎样的宽容。

2.相反比较

如笔者在下水作文《感谢自卑》中,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自卑是无法回避的,即便瞒过世人的眼睛,也欺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生活中,我们希望自己是个自信的人,却常常忽略了真正的自信往往建立在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之上。而这种怀疑和不满,又常是某种自卑感的表现。自卑是让人清醒的醋,香醇的滋味需要独自品尝。少了这点酸涩的回味,心中的自信往往也就演变成了自大,自大又会演变成偏狂,成为一座华丽的坟墓,如项羽如杨广。”

这段文字,巧妙地将“自卑”与“自信”这组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揭示出真正的自信往往建立在清醒的自卑之上这一道理,通过对比使语言更为严谨而深刻。

二、炼字、造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固然是好的语言,却往往非常人所及,所以,卢延让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很多好文佳句,都是锤炼得来。俄罗斯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过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他认为,打破语言原有的运作方式和心理上的习惯化,通过对词语的活用锤炼、句式的选用变换等多种方式,让语言新鲜味美,从而使读者不断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感。

1.炼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番话语,讲的就是炼字。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反之,字炼得精妙传神,也能使文章熠熠生辉,风清骨峻。“一朵荷花”与“一盏荷花”,“几朵早梅的花苞”和“几点早梅”,从炼字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地就能感觉到后者的语言更具意趣,更有魅力。

还是举笔者的下水文中的例子。在《笑对人生》一文中,有这么一段:“笑是人类感情的流露,亦是人们面对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朋友交,笑得坦诚,三五知己,一壶浊酒,湖心亭一点,粼粼水一片,得意处长歌,会心时莞尔,笑得日暮云低浑不觉,笑到斜风细雨不须归。”此处“湖心亭”用“点”而不用“座”,是为用“座”落得太实,而“点”则显得飘逸洒脱,衬出江面的开阔辽远,意境更为阔大,时空更显悠然。而水则用“粼粼”二字,既暗示微风徐徐,又写出和日暖照之态。像这类字词用好了,能一字传神,使议论文言简而意不简。

2.造句

《考试说明》中对作文发展等级“文采”一条是这么解释的:“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优秀的议论文,其语言表达必定是详略得当、句式灵活的。所谓句式灵活,就是要善于运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在整齐中求变化,在对称里显错落,文句充满韵律之美。

如《心态与境遇》一文中,笔者用罗列铺排的方式展现出现代社会存在的某种扭曲心态:“反观现代社会,富士康跳楼门,药家鑫怒杀门,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绝育黄瓜、爆炸西瓜等这一系列恶性事件,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缺乏从容所以短视,缺乏宽中。七年级下册学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和魏巍的《我的老师》后,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童年时期的朋友和老师,讲述学生和老师、朋友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八年级上学期朱自清的《背影》、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让许多学生潸然泪下,在两位作家细腻情感的推动下,可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写一写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感人瞬间。除此之外,八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错过》,九年级的《热爱生命》《享受生活》都可以点亮我们的作文课堂,稍加改编或换个角度就可以作为作文题目的出处。甚至2011年福州中考作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直接以初中语文教材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有了名家的引导和启发,只要教师善于举一反三,创新思维,就能从中找到作文题目的影子,以此形成作文系列,使作文教学能够“为有源头活水来”,开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精彩局面。

二、巧用教材,慧眼识金,挖掘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学生在没有素材的基础上,哪怕有百般武艺,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我们强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以此来积累写作素材,可学生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家两点一线之间奔波,与社会接触有限,要发现社会百态中富含情、理、美、趣的事情,还真不容易。而语文教材出自众多名家之手,在行文中有许多留白之点,更有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值得我们再次推敲玩味,可以借此让学生仿写、扩写、续写或改写,将这些留白之点或“意犹未尽之处”再次绽放,并以此来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沈从文的《端午日》写了茶峒人在端午日这天进行赛龙舟和人追赶鸭子的风俗,其中赛龙舟的场面写得详细而精彩,让人印象深刻,而人追赶鸭子的场面却一笔带过。其实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在学习了赛龙舟的场面描写方法后,笔者让学生化身为沈从文,用自己的笔尽情描写人们在端午日追赶鸭子的场面。有了前面写作方法的引领,又有书中画面的感染,哪怕学生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但依然写得精彩纷呈,出现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佳作。

有时,改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途径,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素材。比如,让学生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改写成写景抒情散文,又尝试着将陆游的《十一月风雨大作》、冰心的《纸船》改写成叙事文,集中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训练。每一次改写,力求在原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围绕一个写作要点进行练笔,既能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又能由此迁移开来,进行写作训练,以此间接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三、巧用教材,润物无声,提升写作语言

正如高明的厨师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一篇好的文章如能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主旨鲜明的基础上,再力求语言华美,绝对是锦上添花。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学生的文章内容贴近生活,文字蕴含真情,但是文章的语言平淡乏味,这种情况很难让阅卷老师给考生很高的分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力。而根据语文教材进行模仿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

单是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就有许多值得模仿的地方。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惯写口语,爱用散句,语言松散平庸,缺乏文采,教师可以将《散步》一文呈现给学生,比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让学生反复读、品,在此基础上模仿模仿,练一练笔。学生由这类语句中可以体会出采用整齐句的妙处,从而会学着在自己的文章中多多妙用整齐句,逐渐使自己的文章富有表现力,富有美感。在中考作文中善于景物描写,进行环境渲染往往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然而有的学生写景逊色,不能与文章浑然一体。这也可以以《散步》为典范,比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借助于这些语句的品读让学生体会写景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景物渲染,点亮作文语言。

四、巧用教材,学习写法,提高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各具特色,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将教材的写作特色作为平时作文教学的教材,让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或将教材作为作文讲评的载体,加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做到有的放矢,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就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作为写人叙事的典范,围绕本文的写作特色可以开发成一个微课程,从各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比如从《背影》的标题出发,“背影”是文章的线索,更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行文围绕背影从开头到结尾一共提了4次,以此出发就可以教学生拟题、扣题的技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避免写作过程中偏题,而结尾则是草草收笔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可以学习《背影》开头结尾的写法。课文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头,既使文章围绕“背影”这一中心话题展开,又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文章的结尾再次回到“背影”上来,重现了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既与开头遥相呼应,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又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怀念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学习本文截取法选材构思、组织材料详略安排得当、用环境渲染蓄势及其在描写叙事中进行抒情的写作技巧。

总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有开发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可循规蹈矩,不知变通。平时,教师应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可用资源,同时又立足于课堂和学生,找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对接点,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写作训练,巧安排,勤练习,扎扎实实地从教材中提取有用资源,落实到每一次的写作训练之中。让语文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让作文教学在与阅读教学的结合中获得质的飞跃,更让学生爱上写作,真正做到教有所用,学有所得。

(责任编辑 陈剑平)

(本文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2014级教育硕士)

猜你喜欢

议论文语言
议论文阅读专练
例文悟法 得法为文——议论文“图式”的建构与应用指导策略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我有我语言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