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2016-03-24王晶晶刘振艳彭迅一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发展路径知识产权

王晶晶 刘振艳 彭迅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和能源负担加重,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然而,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内各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基础,走出了不同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共性经验,为同行业其他企业选择知识产权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电设备制造业;知识产权;发展路径;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

近年来,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然而,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低端锁定风险: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等。对此,学者们一致认为要通过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来推动产业发展。王宇露(2011)运用自主创新能力理论,提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要素:技术认知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整合创新能力,剖析导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谢祥、汝鹏等(2012)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方法归结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三类。并指出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已不能满足需要,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开发更多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走出困境,做大做强。白雪洁、李媛(2012)认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中,以技术引进为主,关键零部件存在进口依赖,品牌少、标准缺失。这些研究均表明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和知识产权,因而,研究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路径不仅可以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也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

一、知识产权主要战略环节

研究知识产权问题,要把知识产权提高到战略高度,从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所谓知识产权创造,是指经过知识产权投入并依法取得知识产权成果的过程。它隐含了两个阶段:一是智力创造性劳动产生智力成果的过程,即知识产权投入过程。可以用人力资本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及创新平台建设等进行描述。二是依法获取权利的过程,即知识产权产出过程。主要表现为专利的申请。

知识产权管理,是指为了更好地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和保护而采取的一系列支持和激励措施。包括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管理。

知识产权运用是在技术创新产业链的前端创造技术发明等专利成果,在产业链的中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专利转化成商业品牌等。

知识产权保护是利用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发明创造者的利益。任何一项新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没有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很可能被其他企业低成本快速模仿,因此,在新产品研制伊始就要考虑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能性。

二、金风科技:“依托国家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大型风电机组及零部件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销售,是国内风电龙头企业,连续几年占国产风机销售量的90%左右。2004年金风总资产2.84亿元,净资产1.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同2004年相比,2005年公司收入增长了100%。截至到2006年底,金风科技累计销售风机1676台,累计风机装机总量667350kw,占当年内资制造商的83.36%,占全国风机装机总量的25.68%,市场份额居第一。

那么,金风科技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经研究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金风科技走了一条“依托国家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因此,本文将金风科技作为国内风电行业的标杆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具体做法,为其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借鉴。

在知识产权创造上,金风科技不断投入研发,取得了好成绩。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风电机型从750千瓦,已发展到6兆瓦。而具有低风速、低温、高温、潮间带和近海风电机组等高科技产品已悉数推出,已并网的风电机组运行情况良好,深受客户认可。截止到2015年12月,金风科技共申请专利293项,其中发明专利148项,占专利申请总数的50.51%,专利知识产权含量较高。金风拥有软件著作权40余项,国内注册商标37件,国际注册商标68件。在专有技术上,公司与Vensys签署了1.2MW、1.5MW、2.5MW风电机组联合设计和开发及技术分享合同,公司在中国市场拥有合同产品的知识产权。

在知识产权管理上,金风科技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重视研发机构的建设,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863”计划MW级风机研制项目。2006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以兆瓦级机组为主导的生产、研发基地。二、通过专业化协作完成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目前国产化率90%以上的风电机组产品,80%以上都由金风科技通过专业化协作生产。三、目前已建成一支风电设备制造业队伍,为风电设备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四、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公司实行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配套零部件实行三方监控,即金风科技质保体系、配套零部件供应商自身质保体系与独立第三方质量监控体系。五、引进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传统生产制造模式,缩短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周期。

在知识产权运用上,金风科技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一是通过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600kW风力机组国产化研制),获得“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并将该成果产业化,此外,金风科技还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研发项目。二是坚持自主研发,推进产品创新,同时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以风电行业经验和系统集成优势为依托,利用全球风电行业的研发、信息和人力资源,结合中国市场本地化制造资源和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风电系统解决方案。三是致力于技术服务与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工作,从2004年起,技术服务与技术成果销售收入每年保持40%增长。

在知识保护上,金风科技不仅寻求专利和商标方面的保护,还积极响应由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等联合发出的知识产权倡议活动,已成为新疆地区两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之一。

三、南高齿:“合作”与“创新”相辅相成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年,1976年改扩建为专业化齿轮生产厂家,并更名为南京齿轮箱厂。2001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逐步壮大为中国齿轮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12亿元,2004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在技术、设备、产品性能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南高齿是一家具有30多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可以作为江苏省发展较好的一类典型企业进行研究。

在知识产权创造上,南高齿将创新作为永恒主题,公司研发的硬齿轮面双圆弧齿轮,在同等技术参数下,承载能力比渐开线硬齿面齿轮提高1至2倍。中硬齿轮面点线啮合齿轮,提高了3至4倍。这些科研成果的应用,使公司产品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开发了能与国外先进国家最新产品相比的模块化PR系列、通用齿轮箱系列及风电齿轮箱系列。此外,在专利的申请上,截止到2015年12月,南高齿共申请专利95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64项,外观设计3项。可以看出南高齿发明专利数量不多,仅占专利总数的29.5%。在商标和品牌方面,“NGC”已成为国际知名商标和品牌,影响力广泛。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联合开发生产风电机所需的配套专用齿轮箱,1.5MW风机用主齿轮箱的开发过程由双方共同参与,新技术的知识产权由双方共享。

在知识产权管理上,首先,南高齿重视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过程管理零缺陷制度,并在国内率先采用ISO1328和ISO06336国际标准,先后92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被科技部列为国家863计划和CIMS应用示范企业。第二,南高齿重视企业研发队伍建设,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公司现有工程技术人员500余名,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技师20名,教授级高工26人,高级技工9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第三,南高齿重视外部合作,在国内,与金风科技、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与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知名公司建立科研、产品设计、新品开发的技术合作关系。在国际化发展中,南高齿在设备、管理等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先后与美国GE、德国西马克、日立等企业合作,并聘请日本专家在公司推行5S管理。尤其与GE的联合开发成为其提升竞争力的一大契机,GE配备技术人员,共享有关技术平台,为南高齿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培训。

在知识产权运用上,南高齿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南高齿实施的“1500kw以上风电机组主传动齿轮箱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产业化”。此外,其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风电机组主传动齿轮箱,解决了风电齿轮箱多功率分流等10项关键技术,项目实施期间,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授权专利7项,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31亿元,净利润1.46亿元,出口创汇1152万美元。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南高齿以专利保护和商标保护为核心,重视专利保护,申请了28项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外观设计专利。此外,还注册“NGC”商标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四、南京江标集团:“技术引进”为主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南京江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塔架制造。公司拥有标准件制造厂、铁塔制造厂等分公司。公司固定资产5亿,年产值6亿。现有员工1300人,其中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20人。南京江标集团属于非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发展中端,代表了另一类发展水平一般的企业类型。

在知识产权创造上,截止到2015年12月,南京江标集团申请了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外观设计2项。可以看出江标集团专利申请数量少。在商标注册方面,“江标”商标成为南京市著名商标。

在知识产权管理上,江标集团重视产品质量,主要产品分别通过国家考核。热浸镀锌紧固件取得500KV输电工程生产资质证,铁塔和钢管杆塔类产品取得220KV及以下单柱钢管杆生产资质证和500KV及以下四柱钢管塔生产资质证,高等级公路护栏螺栓取得交通部准用证,铁路螺旋道钉取得国家生产许可证,防盗产品拥有国家多项专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国内外电力、公路、铁路建设等工程广泛采用。外部合作方面,企业业务技术主要来自印度的Suzlon公司,并在印度也设立了自己的塔架基地。

在知识产权运用上,已获得省政府的高科技产业化资金支持,独家买断了国外风机叶片设计技术,聘请了外籍专家现场指导。经过1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可批量生产1.5MW的38米和40.2米预弯叶片。2010年2MW、3MW叶片相续生产,设计产量为年产1000片,生产总值为8亿元。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江标集团也采用了专利保护和商标保护的方式,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外观设计专利,并注册了“江标”商标。

五、结论

通过三家企业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虽然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但在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仍有共通之处值得借鉴。首先:三家企业都将知识产权提高到战略高度,知识产权战略环节完整。不仅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大力投入,在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制度和做法。其次,三家企业在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都比较重视与外部单位的合作。金风科技与Vensys在风电机组方面的联合设计、开发及技术分享;南高齿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南京江标集团的业务技术主要来自印度的Suzlon公司,并在印度设立了自己的塔架基地。第三,三家企业的发展无疑都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熟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还要掌握风电设备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因此,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就变得必要。总之,江苏省其他风电设备企业可结合自身的规模、资源、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等实际情况,求同存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宇露.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J].能源技术经济,2011(3).

[2]谢祥,汝鹏,等.基于技术创新模式的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3]白雪洁,李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避免低端锁定——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2(3).

[4]袁艳平,李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发展路径探索——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考古,2013(3).

[5]罗贵斌,殷娜,等.自贸区背景下福建高校知识产权发展路径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4).

作者简介:

王晶晶,女,汉族,湖北襄阳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刘振艳,女,汉族,江苏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彭迅一,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本文获得“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项目名称:江苏省风电设备制造业知识产权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012)”的资助。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发展路径知识产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