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优质课程建设实践

2016-03-24孙丽宋广凤许晓娟贾启华高丹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应用型人才

孙丽+++宋广凤+++许晓娟+++贾启华+++高丹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从化工原理优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强化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化工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化工原理 优质课程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 (HBJS14012) 资助;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 (HBSX13003) 资助;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规划课题 (GJXH2013-191)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3-02

化工原理作为高校化学、化工等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是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际的重要桥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足领域多,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而且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化工产业大发展,高等教育化工专业也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增加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快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在化工原理课程建设方面,借鉴其他高等学校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我院的办学实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化工原理优质课程建设实践中,确立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法,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化工原理优质课程建设进行了实践和总结。

一、化工原理优质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基本原则

我院化工原理课程于2013年获批为院级优质课程,在过去的两年里,化工原理优质课程建设明确了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最终把化工原理课程建设成为对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高标准、典范性课程。

二、构建具有“应用性”特点的化工原理优质课程体系

以往普通高等院校化工原理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部分。理论教学深而繁,实验教学多以教师演示为主,课程体系难以实现人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我院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建设本着以“基础够用为度、重视应用性知识、强化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要原则,从教学改革和学生工程思想培养方面入手,建立了“以理论教学核心,突出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周密安排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能力。整个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的第4-7学期,拉长战线,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及就业紧密衔接。

其课程体系涵盖内容及学期安排如下: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沿着专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引进青年教师的同时,以“两个支撑”和“两个融合”为建设理念,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重点。所谓“两个支撑”和“两个融合”即以校企合作为支撑,实现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队伍相融合;以校内教学为支撑,实现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相融合。在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队伍相融合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跟随实习专业进入企业现场参观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来院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讲授工厂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等知识,即锻炼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在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即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又锻炼了教师的实验、实践能力。此外,我们更是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由高职称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设计指导;将青年教师送出去参加课程学习、观摩及相关高校考察、交流。通过进修学习,教学锻炼,科研训练、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年轻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保证课程体系和知识理论完整性的前提下,针对我院化工、资源等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课程大纲、课程学时、单元操作以及不同的实验、实习内容。采用天津大学姚玉英等人编写的化工原理教材,以第六版《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作为教师参考教材,从中借鉴国外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并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精简国内的和融合国外的理论教学内容,实现国内教学与国际接轨,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多种方式教学,如直观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探讨式及案例式教学方式[1]。

引入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最新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生活实例,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企业实际生产环节的众多设备及部件和教学模型,建立教学实物、模型展示平台,供教学所用。理论教学中增加实用性、认知性的知识,突出工程观点和工程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此外,还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其他高校教授和全国化工设计大赛指导教师来我院为化工专业学生作专题讲座,使学生与企业人员和高校教师面对面,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实际,学科前沿,化工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采取多种教学模式,除了板书、多媒体等大众化的教学手段以外,更注重形象性教学,即通过设备及零部件的模型、实物,模拟动画,录像等为学生形象讲解,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就能清晰的认识到生产实际工艺及所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通过校企合作,掌握工厂生产一线资料,将实际工程案例运用到课堂,与以学生为主的互动、讨论相结合,即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这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即改变了课堂的枯燥氛围,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endprint

五、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工程训练

“实验实践能力”是工科专业的特色和能力体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化工原理在化工类学科的教育体系中起着由理论到工程实际的桥梁作用[2]。其实践教学又是将化工原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动脉,所以我们将实践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即,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工厂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专业仿真实验等。学生通过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对单元操作有了感性认识,起到预习的作用。然后进行化工原理实验,实验教学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验证化工原理理论,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我院购买了天津大学开发的实验设备14台套,平均每两人一组进行实验,编写了符合我院化工专业特色的实验教材。随后,学生进入工厂实地认识实习,了解真正的生产工艺,单元操作及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工厂实习可以使学生对化工生产中常见设备和工艺流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初步了解,为今后专业课程的讲授奠定了基础[3]。学生对设备实物有所了解之后,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独立完成设备或单元操作设计,并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设备及流程图,掌握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有助于学生提早进入“工程角色”[4]。最后学生通过计算机专业仿真实验上机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典型的间歇反应、连续反应、精馏系统、吸收系统、离心泵操作、停开车操作系统等基本工艺及其操作要领,为后续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工原理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涵盖了知识、能力、素质等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

六、结论

化工原理优质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应本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示范性,从课程本身的特色出发,衔接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出具有超强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着力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化工原理优质课程建设实践已在我院化工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至今已经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其中有30%的毕业生就业于京津冀地区化工及相关企业,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反映良好,各企业对我院化工毕业生均有较高评价,并有很多企业纷纷表示愿意接收我院化工专业学生就业,我院化工专业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孙丽,于国杰,杜国强,张宪阵.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工程思想培养[J].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2011.

[2]倪献智.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观点和方法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7,3:79-82.

[3]钟声,吴鲲魁,王国岩.优化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J].科技信息,2008:214-215.

[4]袁光辉.在化工原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5:30.

作者简介:

孙丽(1981年10月-),女,硕士,北京交通海滨学院化学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实习实践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应用型人才
中职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探究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微课促进高校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