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演范畴中现代哲学“天人关系”思想的建构

2016-03-24周至杰

关键词:规律性严复哲学

周至杰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州 350007)



·历史文化·

天演范畴中现代哲学“天人关系”思想的建构

周至杰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州 350007)

严复的天人思想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天人思想的批判,构建了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客观存在的“天”,认为“天”是人类产生和生存的基础;进而提出天演普遍法则是“天”的规律性的具体表现,并具体阐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在天演法则下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这些观点已经具有现代哲学的要素。

严复;天人关系;现代哲学

1895年,严复连续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及其续篇、《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其中在《原强》中首次介绍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而后出版的译著《天演论》虽为论著,实以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一书为基础,构建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加以意译而成,可以视为严复思想初成体系之始①。笔者经过梳理严复的天演思想,认为天演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构建了区别于传统现代哲学意义的“天人关系”。关于这点鲜有学者论及,本文将尝试对此加以阐释。

一、严复认为“天”是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客观存在

严复的“天人关系”思想首先对“天”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认识。他在《群学肄言·成章第十六》中对“天”之义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中国对“天”有多重理解,“中国所谓天字,乃名学所谓歧义之名,最病思理而起争端”。具体可以分为“以神理言之上帝”的上帝之义;“以形下言之苍昊”的苍昊之义;“至于无所为作而有因果之形气,虽有因果而不可得言之适偶,西文各有异字,而中国常语皆谓之天”的因果之义。而天演的“天”为第三义:“如此书天意天字,则第一义也;天演天字,则第三义也,皆绝不相谋,必不可混者也。”[1]“无所为作而有因果之形气,虽有因果而不可得言之适偶”,其认为天乃“因果之形气”。严复在“天演”的范畴内对“天”进行了具有科学性的解释。

第一,严复对“因果之形气”的“因果”一词的理解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西方自然科学的科学规律,二是佛教的因果轮回之说。这两者语出不同之处,但实际都指事物发展过程的前因和后果,体现的是一种规律性。严复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学科时论述道:“非为数学、名学,则其心不足以察不遁之理,必然之数也;非为力学、质学,则不知因果功效之相生也。”[2]16这里“力学、质学”指的是“力学者,所谓格致之学是也。质学者,所谓化学是也”[2]16,属西方近代基础自然科学。他认为西方自然科学就是探寻事物发展的“不遁之理,必然之数”“因果功效”的规律性。“力质学明,然后知因果之相待。无无因之果,无无果之因,一也;因同则果同,果钜则因钜,二也”,这里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体现了规律性。另外,严复“因果”一词还源自佛教的“轮回因果”之说②。严复介绍说“而天竺之圣人曰佛陀者,则以是为不足驾说竖义,必从而为之辞,于是有轮回因果之说焉”,在佛教用语中有轮回因果之说③。严复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夫轮回因果之说何?一言蔽之,持可言之理,引不可知之事,以解天道之难知已耳。”严复认为轮回因果之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用可以说明(已知)的道理,引导(认识)不可知的事情,用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天道难以认知的事情。“无无果之因,亦无无因之果。今之所享受者,不因于今,必因于昔;今之所为作者,不果于现在,必果于未来”,因果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据此严复认为天道正是轮回因果的一种运作方式,是可以认知,是有规律性的。严复的“因果”掺和了西方自然科学和佛理的解释,突出了可认知性和规律性,并具体用之于其对天演范畴中“天”的释义。

第二,“因果之形气”的“形气”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指可以观察、认知的具体事物。严复有文“山河大地,及一切形气思虑中物,不能自有,皆赖觉知而后有”[3]197,这里山河大地就是指具体存在的事物,皆是人可以进行“思虑”的“形气”,即具体的事物。严复将西方研究具体事物的科学称为“形气之学”,“古者为学,形气道德之家,分而为二,今者合二为一。所论者虽道德治化形上之言,而其所由之术,则格物家所用以推验证明形下者也。撮其大要,可以三言尽焉:始于实测,继而推求,终于试验。三者缺一,不名学也,而三者之中,则试验尤重。古学之逊于今,大抵坐阙是耳”[3]296。“形气道德”之家如今二者都是采用了“始于实测,继而推求,终于试验”的科学研究方法。这里严复更明确了“形气之学”就是喻指以具体事物为研究对象,探究事物发展的科学研究。

为此,严复思想中用“因果之形气”的“天”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并可为人所认识和探知的具体客观存在。并且他认为这里的“天”不再是不可认知的形而上的一部分,而是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认识的科学研究对象④,“言学者期于征实,故其言天不能舍形气;言教者期于维世,故其言理不能外化神”[3]152。如此一来,严复天人思想中的“天”已经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形而上的“天神”“太极”“道”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可供人认识的具有规律性的客观存在。

严复去除了“天人关系”中的“天”形而上论、虚幻性,成为独立于人精神之外的一种物质存在。严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天”的规律性具有普遍的统一性。严复在《原富》按语中对“天”作了这样的解释:“天者何?自然之机,必至之势也。”[4]他认为天是自然的一个机体,具有必然的趋势和规律可循。肯定了天作为一个具体客观的存在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发展变化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这种必然的规律性适用于“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发展过程。严复在其政文中进一步展开论述:“皆有其井然不纷、秩然不紊者以为理,以为自然之律令。自然律令者,不同地而皆然,不同时而皆合。”[5]58自然代表的就是“天”,表现为一种适用于任何时候和地点的普遍规律。这种普遍规律可以通过人们的不断实验研究认识,从而掌握它的科学法理,“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其所验也贵多,故博大;其收效也必恒,故悠久”[6]49,进而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的不变的普遍真理,“然而此皆后天之事,因夫自然”[7]23,所以天底下的事物都是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样严复就将“天”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统一起来。

二、严复提出“天”是人类产生和生存的基础

严复在1895年天津《直报》上发表的《原强》一文中具体论述道:“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也,存宜其种也。意谓民物于世,樊然并生,同食天地自然之利矣。然与接为构,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群与群争,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动植如此,民人亦然者。民人者,固动物之类也,达氏总有生之物,标其宗旨,论其大凡如此。至其证阐明确,犁然有当于人心,则非亲见其书者莫能信也。此所谓以天演之学言生物之道者也。”[2]23-24严复首先提出“民物于世,樊然并生,同食天地自然之利矣”,认为人与世间万物能够共同生存,是因为都汲取了“天”(大自然)的能量。人的生存同其他生物运动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一样,需要从自然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则其存也,必有其所以存,必其所得于天之分,自致一己之能,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焉。”[3]266严复在此更加详细地论述了人类生存必须要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时间、空间及所有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严复的这一思想已经意识到人类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人类的发展,即严复思想中的“物竞天择”的部分更是必须依赖于自然界。

同时,严复认为“民人者,固动物之类也”,其接受了达尔文等近代西方科学家所提出的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原人篇》,希克罗德国人《人天演》,赫胥黎《化中人位论》,三书皆明人先为猿之理。……自兹厥后,生学分类,皆人猿为一宗,号布拉默特。布拉默特者,秦言第一类也。”[3]285严复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必须从自然界汲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具有朴素的世间万物平等生存的思想,但这种平等思想的框架是在“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观点内的,具有狭隘性。严复又认为“种与种争,群与群争,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人与人之间有愚者和智者之分,有“役”与“被役”之别,这就是弱者与强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严复在介绍人种之说时提到:“其为人也,高颧而浅鼻,长目而强发。乌拉以西,大秦旧壤,白种之所产也。其为人也,紫髯而碧眼,隆准而深眶。越裳、交趾以南,东萦吕宋,西拂痕都,其间多岛国焉,则赭种之民也。而黑种最下,则亚非利加及绕赤道诸部,所谓黑奴是矣。今之满、蒙、汉人,皆黄种也。”[2]19严复认为人种有上下之分,其中黑种为最低一级,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不平等的。

三、严复关于“天”的规律性具体阐释——天演法则的提出

严复将“天”自然化、客观化、规律化、普遍化,目的是为其提出“天演”的“大通公例”。天演是“天”客观性、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天演者因果相承,质力交推,自古至今,有生长发达萎病老死之可言者也。彼所谓偶,此所谓常,彼谓无例之可言,此谓有大通之公例。”这里明确对天演中所蕴含的规律进一步阐释,认为“天演”是一种“因果相承”的规律,具体表现为“质力相推”的物质运动,而且为“大通之公例”,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段和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

严复提出了“天演”是一种“质力相推”的物质运动。“斯宾塞尔之天演界说曰:‘天演者,翕以聚质,辟以散力。方其用事也,物由纯而之杂,由流而之凝,由浑而之画,质力相糅,相剂为变者也。’”⑤“斯宾塞谓天演翕以合质,辟以出力,即同此例。翕以合质者,合则成体也,精气为物也;辟以出力者,散则成始也,游魂为变也。”[7]184严复多处引斯宾塞语,将天演的变化过程概括为“质”和“力”的物质运动变化过程,指出宇宙万物由纯到杂的变化是质力翕辟运动的结果。严复解释了“质”和“力”之间的具体关系,“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3]260,“力既定质,而质亦范力,质日异而力亦从而不同焉”[3]269,“力”是通过“质”表现出来,而无“力”,“质”亦无所见,这是西方近代经典力学的一种解释,在哲学上则体现了浓厚的机械论色彩,进而说明了“天演”不假人为,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透过严复思想中的“天演”规律的物质运动性,我们可以看到其批判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封建统治建立的天人思想,进而提出“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此观化不审似是实非之言也。天始于涅菩,今成椭轨;天枢渐徒,斗分岁增;今日逊古日之热,古晷较今晷为短,天果不变乎?”[6]53的基本看法。严复在这里介绍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天演”基本思想的科学性。

严复正是在这样一个理论基础上,并将天演之“律令”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上,成为人类生存和竞争的一个普遍法则。严复认为:“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3]266在严复思想中,世间万物都遵循天演规律物竞天择的支配,特别是“有生之类”。而人就是有生之类,与世间万物并无区别,是一种客观具体存在。“人,动物之灵者也,与不灵之禽兽鱼鳖昆虫对;动物者,生类之有知觉运动者也,与无知觉之植物对;生类者,有质之物而具支体一官理者也,与无支体官理之金石水土对。凡此皆有质可称量之物也,合之无质不可称量之声热光电诸动力,而万物之品备矣。总而言之,气质而已。故人者,具气质之体,有支体官理知觉运动,而形上之神,寓之以为灵,此其所以为生类之最贵也。虽然,人类贵矣,而其为气质之所囚拘,阴阳之所张弛,排激动荡,为所使而不自知,则与有生之类莫不同也。”[3]270所以人类自然就纳入了天演论的系统中,同在天演论的进化法则中生存,进而构建了严复思想的“天人关系”系统。

四、天演范畴内“天人关系”的现代哲学意义

客观而论,中国现代哲学是在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严复是中国现代哲学的开启者,他首先翻译了八部西方著作,通过这些译著引入了西方的哲学术语和学说;其次在介绍西方学说的过程中引用中国哲人的经典加以介绍或者印证,并通过对《老子》和《庄子》的重新解读中找到其蕴含的西方现代哲学理念⑥。经过笔者的考察,严复思想中的“天人关系”已经清晰地被勾勒出来:天是普遍性和规律性相统一的客观存在,具体表现为天演法则,是不可改变的普遍规律。所以人作为天下万物之一,同样必须遵循天演法则,并受其支配,具有客观受动性。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严复这种思想的局限性,它仅局限于天演论的范畴中。严复思想中还有一部分持不可知论,并始终认为世界有一部分为人所“不可思议”者,同时把这部分归给宗教来解决。在严复的思想中,像被誉为西方现代哲学奠基者康德一样构建这样两个部分——理念和范畴的部分,这和严复接受斯宾塞思想中知识论观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康德提出理念的超验性⑦,认为“理念”以把握全体为目标,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是与无限相关联的一种科学形而上学论;而范畴被康德称为“纯粹理智概念”[8],是与有限东西的联系或者有限关系的反映,是建立在经验对象的基础上的。斯宾塞继承了康德的这种思想,他认为科学和秩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具体的、相对的、可分类的可知范畴;同时提出在这个可知之外还有不可知的领域:它是无限的、无条件、绝对存在的意识表现,超出了现象的范围。他把宇宙分为两个部分:可知世界和不可知世界。而严复的思想受斯宾塞影响,认为“现象兼事物道器而言,乃物变最大之公名,但有可指即为现象,无间为形为神为气为理”[5]260,他理解的现象既有“气理”等具体的客观物质存在,又有“神”虚幻的唯心论,究其实质就是将现象的有限客观性和无限虚幻性混为一起的唯心主义作祟。严复的认识论也包含了经验的、可知的、可思议的现象世界和超验的、不可知、不可思议的世界两个部分。“‘教’者所以事天神,致民以不可知者也。……‘学’者所以务民义,明民以所可知者也。”[6]55严复指出,宗教解决的是人们“不可知”的问题,学术解决的是人们“可知”的问题,由此严复构建了“可知”和“不可知”的两个不同世界。我们应该肯定的是,严复在可知的世界范畴中利用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尝试颠覆传统思想的天人关系,消除了封建统治者精心建立起来的“天”的神化色彩,在天演论的范畴中抛弃了对世界抽象终极性本体、本原的追求,并且构建了具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哲学概括的“天”,把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关系”这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扩展为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人和世界多重多向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具有现代哲学意义的“天人关系”。

注释:

①前人对严复天演思想的研究已取得许多的成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注重对著作形成、修改和版本的研究,而后探究其思想;二是直接触及严复思想本身。前者有如俞政的《严复著译研究》中从《天演论》译著的形成经过入手,分析和对比了赫胥黎原著和严复意译内容的差异性,三次修改《天演论》译文的主要内容,进而考察了严复思想的变化,其重点主要集中在译著内容的考证。后者有如《厦门大学学报》1975年第2期发表了《评严复的自然观——自然观上儒法斗争研究组第七小组》一文,虽然文章成于主张阶级斗争的特殊年代,但对严复自然观得出的“是唯物的,又带有机械论的色彩”结论还是较为客观的;但是也正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该文章忽视了严复自然观面前对人的问题的重视和强调。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严复自然观和社会观、政治观结合起来研究,如王中江在《严复的科学、进化视域与自然化的“天人观”》一文中就将严复的“天演”思想与其对人类、人道和社会的理解相结合加以探究,能够对严复的“天人观”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②按照黄克武的研究,严复受佛教的影响缘自于其妻王氏,参见:黄克武《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一书。

③佛教称“六道轮回”,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因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④严复思想受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在其思想中一部分持不可知论,并始终认为世界有一部分为人所“不可思议”者,同时把这部分归给宗教来解决。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当时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高度,严复作为引进和介绍西方先进思想的第一人,在未形成独立的哲学体系的背景下是无法突破这个高度的。但严复等介绍西方思想的第一批中国人中为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他们的思想中存在着一些不可调和的悖论,正如严复在不可知论的思想世界中又创造了一个可以认知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存在正是为了宣扬西方先进思想,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⑤参见:严复.严复全集·天演论:卷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68.严复虽然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但赫胥黎认为天演论即达尔文进化论仅是生物进化法则,只适合自然领域,而不适合社会领域;严复没有接受赫胥黎的这一观点,相反接受了斯宾塞的广义进化论观点。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进化是普遍进化法则的一部分,达尔文进化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进化。

⑥王中江在《严复的科学、进化视域与自然化的“天人观”》(《文史哲》2011年第1期)中这样论述:“整体上说,现代中国哲学话语、言说方式和范式的转变,是通过三个方式展开的,一是翻译西方哲学、引入新的哲学术语和学说;二是运用新的思想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术语进行重新解释和转化;三是建立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哲学理论,提出新的哲学和范式。现代中国早期(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哲学家,主要是通过前两种方式展开其哲学活动的;后期(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哲学家则走向了哲学理论和体系的建构。在前两种方式上,严复都具有代表性。”

⑦如在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64页)中这样表述:“理念是超验的,而且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因而没有一个适合于先验理念的对象能在经验中显现。”

[1]严复.严复全集·群学肄言:卷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33.

[2]严复.严复全集·政文、序、跋等:卷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严复.严复全集·天演论:卷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4]严复.严复全集·原富按语:卷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438.

[5]严复.严复全集·穆勒名学按语:卷五[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6]严复.严复全集·救亡决论:卷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7]严复.严复全集·评点庄子:卷九[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8]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105.

(责任编辑:张璠)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s Relt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Category of Evolution and Ethics

ZHOU Zhijie

(College of Social and Histor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YAN Fu’s thought of heaven and human completed the criticis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heaven and human, has constructed the reg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of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day”, that “heaven” is man and the survival foundation; and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evolution and ethics are that “day” rules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These views are elements of modern philosophy.

YAN Fu;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odern philosophy

2016-03-09

2015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严复人学思想研究”(FJ2015C224);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会转型与严复人学思想研究”(JAS150180)

周至杰(1984—),男,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人学思想史。

B256

A

1674-0297(2016)04-0020-05

猜你喜欢

规律性严复哲学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菱的哲学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公证改革发展若干规律性认识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规律性探析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
趣味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