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人,知足知不足

2016-03-24李婉玲

茶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茶类火热茶艺

茶人,知足知不足

最近在朋友圈,我看到了这样几条微信:2016拱墅区“集慢杯”茶艺师技能大赛火热报名中;著名茶人叶汉钟前往2017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大赛赛项承办申报学校考察评审;“童一家”2016年第三期高级茶艺师培训班、2016年第二期韩国茶道初级班开始报名;温州某茶庄的负责人发出了茶道教师密集班招生邀请函;张士康先生发布了第三届中华茶奥会茶艺比赛六大类比赛用茶的SOS微信。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茶艺比赛正在日渐火热起来。每年各省、市、区、县的茶艺比赛大大小小达数百场。有关注度越来越高的中华茶奥会,也有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还有面向高职院校的中华茶艺技能大赛,以及茶空间设计大赛等。此外六大茶类乃至某一茶类的某一品种的茶,每年也会举办相关的茶艺赛事。

9月下旬,中国一场技能大赛就吸引了26个省市,约15万选手参赛。经过各省、市、区层层选拔,再三培训,最后400余名选手代表各省区参赛。不少省份的相关领导亲自带队参赛。在比赛期间,即便是凌晨3点,还有不少选手在修缮茶席,熨烫茶布,摆放插花,打印背景图画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人直接在考场打起了地铺。

这不禁让我感叹:我们的茶艺培训、茶艺比赛何时变得如此火热,选手为何如此重视茶艺比赛,而茶艺的火热给茶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对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认为,“茶为国饮”任重道远。茶艺藏“道文化”于其中,呈“器文化”于体表,是茶文化中极具特征性、极富感染力的部分,茶艺比赛的兴起,有助于讲好茶文化故事。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茶艺的火不仅能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茶艺技能,还能提升喝茶人的品味。

作为资深的茶艺比赛评委,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于良子指出,中国的茶艺比赛在2006年兴起,2013年左右成熟。他认为,2013年以来,茶艺比赛不再是产茶区的自娱自乐,而是涵盖各个年龄层,各个民族,各省、自治区、市的广泛性竞赛项目。

对于职业茶艺师,茶艺比赛是其获得技师、高级技师的敲门砖。看似“功利”的背后,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智修则看到了茶艺师的回流。“他们参加完国赛,取得了高级证书,有的是技师证书或高级技师证书,但部分选手又回归课堂学习。许多在国赛中取得不俗成绩的学生,反而更加谦虚,继续孜孜研学。”比赛过后,很多选手走向了职业茶人的发展道路,而等待他们的是十多年乃至终身的进修之路。

和其他比赛有输有赢,有成有败相比,中国的茶艺比赛似乎是一场没有失败的比赛。在比赛里,每个选手都收获了眼界,知足知不足。□

本期执行编辑 李婉玲

猜你喜欢

茶类火热茶艺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请注意,这些新规8月“火热上线”
茶艺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品山品水品毛尖 信阳茶艺纵古今
茶类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茶类产品央卫视广告投放分析
“火热”的水世界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