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茶去

2016-03-24潘春华

茶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权势春华僧人

潘春华

吃茶去

潘春华

唐代赵州(今河北赵县)有一个观音寺,主持从谂禅师,是一位寿星,活到119岁(778—897年),人称“赵州古佛”。他在寺院禅修时,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从谂禅师请教如何参禅。从谂问其中的一个僧人,“曾到此间否?”那个人回答:“曾到。”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曾到此间否?”答:“未曾到。”从谂说:“吃茶去!”院主不解其意,遂问禅师曰:“何以来者说‘曾到’或说‘未曾到’都说‘吃茶去’?”从谂照说:“吃茶去!”

“吃茶去” 三个字,深蕴禅机,需要顿悟,在茶禅一味中,去感悟生活。难怪乎,赵朴初为陈彬藩所著《茶经新篇》题诗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真正领会“吃茶去”的深刻含意,不但可以指引僧人“心注一境”, 涤除杂念,虔诚修行,而且可以启迪常人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真信笃行,从而使人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当你几经周折,仍就业无门,难如心愿,实在枯燥无味、百无聊赖,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时——吃茶去!

当你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左磕右绊,被人误解,受到委屈,甚至遭人排挤、暗算,心灵受到创伤时——吃茶去!

当你看到与你一起参加工作,甚至后于你的同事、朋友,一个个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大有怀才不遇之感时——吃茶去!

当曾与你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恋人,忽一日弃你而去,另投他欢,不啻于晴天霹雳而凄苦凋怅时——吃茶去!

当你遭遇天灾人祸或突发事件,面临种种困境而悲伤欲绝不能自拔时——吃茶去!

当你炒股赚得盆满钵满,抑或输得一干二净,需看淡得失,平稳心态,不必为此大喜或大悲时——吃茶去!

“吃茶去!”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睿智的人生,多么洒脱的境界!

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心境。卢仝有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吃了茶,是可以习习清风生,飘飘欲仙的。茶解万般烦恼,让人忘却许多琐事。唐人皎然也说:“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可见,吃茶能涤荡昏厥,使人宁静淡泊、清心脱俗,吃于茶的苦涩之中而后品味生活的甘甜。唯茶,能渗入心灵的深处。茶是万物中的精灵,也是生活中的要素。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但不管遂意也罢,逆境也罢,穷也好,富也好,都不要看得太重,不可过于执着于身外之物,顺其自然,随缘是禅。人们往往羡慕别人的权势,却不知这权势的背后,牺牲了多少做人的尊严,放弃了多少健康的生活;人们往往羡慕别人的财富,却无从了解财富主人的“第一桶金”是否带着原罪,是否背叛了友情,放弃了爱情,疏离了亲情。再说人并不是拥有良田千顷、广厦千间就能快乐满足的,最大的快乐是没有快乐——清心寡欲是快乐的源泉。学会转移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终日钻营抑或忙碌于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名利场芸芸者,与“吃茶去”无缘。明白了这事理,何不尽快远离红尘纷扰,吃茶去!在清澈和幽香中享受一份从容和宁静!

吃茶去,保心灵一方净土;吃茶去,激发生活的智慧;吃茶去,把握人生的真谛!□

猜你喜欢

权势春华僧人
木碗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待到春华烂漫时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骄傲与谦卑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煮竹
白云深处
春华而后秋实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