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2016-03-24吕更宽范洪力福建中药大学福建福州35008厦门市海沧医院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根型艾灸颈椎病

吕更宽,范洪力(.福建中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08;.厦门市海沧医院)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吕更宽1,范洪力2
(1.福建中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8;2.厦门市海沧医院)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理论;中医治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1]。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30-50岁者,近年来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3-4]。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较复杂,病程长、易复发,手术治疗多针对椎体移位或严重的脊髓压迫[5],费用高、风险大,因此临床首选保守治疗,而中医在保守治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本综述就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的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阐述。

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从其临床表现看,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古医籍所载的“颈痹”、“项痹”、“颈筋急”、“颈肩痛”、“项强”等多有相似之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上载有“痹痛症”,“病足小指废,膊痛、脚痛、睢痛、腰痛、挟脊痛、项痛、手痛”,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颈椎病的文献资料。《内经》亦有相关的描述,《灵枢・经脉》云“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其病因有内外及不内外之分。外者为风寒湿邪入侵:《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感受风寒湿邪,则项强。”颈部受到风寒湿邪的影响,使颈椎局部的气血经脉运行不畅,筋骨失养,椎间盘退变,颈椎局部关节结构失稳,进而刺激神经根引发本病[6]。内者一为劳损,《金匮要略方论》中指出:“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行……皆因劳得之”。二为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医学原理》云:“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筋肉,以至经隧凝滞而作麻者”。不内外者为伤后筋骨损伤:《理伤续断秘方》言及损伤可致“筋骨差爻,举动不能”。外伤后,瘀血内停致“骨错缝,筋出槽”,即颈部外伤后遗留关节错位,筋骨失稳,引发颈椎病[7]。

2 中医治法概述

中医治法无外乎内治与外治两类,内治即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取中草药内服治疗;外治包括针刺、推拿、针刀、穴位注射、艾灸等。

2.1中药内服法对本病的辨证应用历代多有研究。汉末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太阳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虚劳篇》:“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近代医家在古方指导下经过临床经验总结,也拟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方剂。叶秀兰等[8]认为,本病与“筋痹”之筋挛节痛、屈而不伸的病机特点相似,早期风寒湿邪滞留经筋,流注经络、血脉,在中、后期,正不胜邪,气虚血瘀,治以益气化瘀、舒经通络,应用施杞教授筋痹方(由生黄芪、党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柴胡、桃仁、乳香、五灵脂、红花、秦艽、羌活、地龙、制香附、川牛膝、炙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总有效率为92.0%。孙士飞[9]采用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0.0%。曹寅生[10]认为,瘀血痹阻经脉为本病主要病机,故选用由大量活血化瘀药及虫类药组成的丹桂五虫散(由丹参、桂枝、炮穿山甲、土鳖虫、蜈蚣、全蝎、地龙等组成,制成散剂)治疗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4.30%。

2.2中药外用法熊淑英等[11]将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蜡泥(组成:制川乌、细辛、吴茱萸、艾叶、威灵仙、透骨草、独活、羌活、防风、伸筋草、川芎、苏木、红花),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总有效率为95.8%。赵冀伟[12]采用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之功的奇正青鹏膏剂作为按摩介质,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5例,总有效率为100%。刘贵来等[13]认为,艾叶外熏治疗可以消除颈部的炎症、水肿,促进局部无菌性炎性物质的代谢,缓解局部组织的痉挛、解除疼痛、麻木等主要症状,其临床研究结果中,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症状优良率为93.3%。

2.3针刺疗法针刺治疗可疏通经络、补益肝肾、行气活血、祛瘀止痛,针对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量研究证实了针刺治疗的有效性[14-17]。选穴的不同对疗效影响甚大,赵明广[18]研究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虽病变部位在颈椎,但夹脊穴结合上肢远端特定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具有更好的疗效。赵明广在研究中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输穴结合夹脊穴组、夹脊穴组、普通针刺组,结果显示,输穴结合夹脊穴组的总有效率最高[18]。郭钦源[19]以痛点、胀痛点,或呈条索状等阳性反应点为选穴的重点,以颈部阿是穴结合中医辨证辨病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总有效率达91.25%。穴位的深刺或浅刺亦影响疗效。陈冰[20]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常规针刺组、常规取穴加大椎深刺组和常规取穴加大椎浅刺组,以深刺大椎组的有效率最高。针法的选择也是临床治疗的重点。王欢欢等[21]认为,龙虎交战针法补泻兼施,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移疼的作用,适用于颈项疼痛、背痛、腰腿痛、肘膝关节痛、全身游走性疼痛等痛证。

2.4推拿疗法推拿治疗本病的机制在于其能改善颈部神经根的受压与粘连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根局部的炎症和水肿,缓解颈肌痉挛和改善颈椎生理曲度[22]。董桦等[23]研究发现,疏经通督推拿手法能纠正颈椎关节的紊乱,改变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位置,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该研究将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和对照组29例(口服西乐葆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陈彦文等[24]以弹拨臂丛神经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解除神经根、神经干及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缓解肩手疼痛麻木等症状。刘明磊等[25]运用循经指针推拿(即分别沿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或穴位上施以一指禅法、按压法、滚法、拔伸法等不同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地激发经气、促通经络、解除疼痛,较常规推拿疗效更佳。

2.5艾灸疗法唐照亮等[26]观察艾灸大鼠“肾俞”穴发现,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作用与改善血液流变性,纠正血瘀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中枢神经递质水平,稳定内环境等多方面作用有关。陈日新等研究发现,人体在病理状态下,腧穴热敏化的发生率平均为70%左右[27]。灸感可反映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状况,在指导灸法取穴及反映、测知灸疗效果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8]。李冠豪等[29]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灸组和传统艾灸组,热敏灸组在颈背部及上肢区域寻找热敏穴,实施灸疗;传统艾灸组施温和灸夹脊穴、风池、肩外腧等穴位,结果显示热敏灸组的显愈率明显高于传统艾灸组。王春等[30]也认为,热敏灸能高效率诱发循经感传、开通经络,治疗疾病。该项研究中,取风池、大椎、曲池等穴以热敏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例,总有效率达96.4%[30]。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出现频率约为95%),可使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提高。谢炎烽等[31]将160例患者分为热敏灸组(54例)、传统悬灸组(53例)和针刺组(53例),热敏灸组在患者颈项部(如颈夹脊、百会、大椎、至阳)、前臂(手三里)及小腿外侧附近(阳陵泉)的经穴部位寻找热敏点施灸;传统悬灸组、针刺组均取夹脊穴、风池、肩外俞等;两组分别行温和灸与针刺治疗,结果显示,热敏灸组的疗效最好。

3 结论

传统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不明显,患者的疼痛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32]。目前,中医药治疗已被认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行之有效、最常用的方法[33]。尤其是艾灸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该方法操作简单、取材便利、耗材廉价,效果显著、治疗过程舒适,且具有无创性,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有独特的优势。相信通过继续优化选穴,改进操作方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上艾灸疗法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1]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M].北京: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2010.1-13.

[2]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麻木观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 (4):1-3.

[3]贾连顺.颈椎神经根性痛的再认识[J].脊柱外科杂,2008,6 (4):254-256.

[4]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4,35(1):62-64.

[5]Jiang SD, Jiang LS, Dai LY.Degenerative cervical spondylolisthesis∶a systematic review[J]. Int Orthop,2011,35(6)∶869-875.

[6]鄂远.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证候分型及中医治疗方案构建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陈麒仲.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8]叶秀兰,李晓锋,李军.筋痹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5):58-60.

[9]孙士飞.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

[10]曹寅生.丹桂五虫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1):50-52.

[11]熊淑英,况君,魏苗青,等.中药蜡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6): 638-640.

[12]赵冀伟.青鹏膏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11,18(22):37-38.

[13]刘贵来,杨璐.中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4-5.

[14]张铁英,孙琳.辨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36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5):18-19.

[15]刘公望,王秀云,孟向文.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8(1):25-28.

[16]贺亚辉.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72-73.

[17]任艳君.针刺经外奇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13-14.

[18]赵明广.输穴结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9]郭钦源.针刺颈部阿是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8):708-709.

[20]陈冰.深刺大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21]王欢欢,雷伟,陈俊军,等.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3):10-11.

[22]汤昌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58-59.

[23]董桦,王金贵.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8):39.

[24]陈彦文,徐洪海.弹拨臂丛神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2,32(4):44-45.

[25]刘明磊,刘明辉.循经指针推拿联合常规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8):83-85.

[26]唐照亮,宋小鸽,王宁新,等.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24-28.

[27]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

[28]姜智翔,郭吉龙,卢旭,等.灸感浅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10(12):628-629.

[29]李冠豪,曹淑.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7):170-172.

[30]王春,曾欢高,周明,等.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J].江西中医药,2010,41(9):63.

[31]谢炎烽,阮永队,宁晓军,等.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5):379-382.

[32]牛雪飞,苏辉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87-88.

[33]史桂荣,史栋梁,王子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153-154.

(中医中药栏目编辑:张健)

R269

A

1004-6879(2016)06-0489-03

(2016-03-05)

猜你喜欢

根型艾灸颈椎病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