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以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
2016-03-24张占梅周富春
张占梅, 陈 哲, 周富春
(1.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重庆400074;2.重庆雅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重庆 40001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以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
张占梅1,陈哲2,周富春1
(1.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重庆400074;2.重庆雅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重庆 400013)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有必要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找出了制约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改革培养方案,率先尝试“6.5+1.5”的培养新模式。经过多年实践,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人才培养;环境科学;社会需求;模式创新
首先,环境科学作为一门“问题导向性”新兴学科,是伴随环境问题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立足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预防[1-2]。随着原有环境问题的变化以及新的环境问题的出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环境科学是综合交叉型学科,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要重视其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还应给予社会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等社会科学范畴能力的锻炼。最后,环境科学是社会应用型学科,环境科学最终的落脚点是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这就要求环境科学人才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要致力于以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虽然各高校在专业建设和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尝试和创新,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依然存在脱节现象[3-5],重庆交通大学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了找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关键环节和问题,进而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近年来,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研究。
一、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自2004年我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以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一直不理想,为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找出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陆续对国内三十余家同类高校、设计院、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环保公司等进行了调研,调研结论如下:
(一)环境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缺口大
首先,在当前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治理仍将以“末端治理”为主,因此社会对环境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等一线运行操作人员仍有较大的需求。随着国家新环保法、“水十条”“大气十条”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环保标准及要求逐步提高,大量改建和扩建项目上马,必将带来环境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以重庆为例,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长寿化工园区、万州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以及30多个市级工业园区相继投入建设,造纸、化工、制药等高污染行业将面临较重的环境治理任务,必定需要相应的环境类专业人才。
其次,环保产业迅速发展,大量以环境咨询、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开发、污染治理的专业环保公司异军突起,急需大量从事规划、设计、咨询评价、设备加工、工程施工、环境监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环境专业毕业生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最后,2013年底以来,国家着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的改变,从传统的EP、EPC建设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PPP、BOT、TOT模式,这就对投资运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事环保领域商务投资人员仅仅具备商务知识和经验远远不够,还需要环境专业的知识背景,这间接为环境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
(二)高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据统计,2013年全国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高校有190余所,而大部分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比其他一些工科专业,总体较差。其主要原因有: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际需求有偏差[6-7]
调查显示,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五个因素中,用人单位最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两个因素,而高校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多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偏重理论教学内容,对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培养不够。由于高校缺乏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导致应届毕业生的能力与当前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有不小差距,企业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进行入职培训和在岗训练,增大其人才培养成本。
2.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
环境专业人才应致力于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所以要求从业人员务必了解现实情况。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环境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快,对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如果不结合实际需求,尤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见习、课程设计、实验)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课时不足,投入资源少,势必造成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8-9]。以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为例,这些课程和实际工程紧密相关,如果实验室不能配备相应的实物模型,或者无法去工程项目现场让学生实验和观摩,即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也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再加上现在高校授课教师多以刚毕业的博士等青年教师为主,教师本身缺乏实际工程经验,更无法结合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也无法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
3.应届毕业生职业规划与企业期望有偏差
由于本科毕业生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他们对新岗位工作充满期待,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往往规划在1~3年有较大的职业晋升;而一般用人单位给予应届毕业生初次晋升的考察期往往是3~5年。因此,在短期内得不到期望的职业发展时,他们往往选择跳槽或转行。另外,有些本科毕业生职业定位过高,不愿从事基于环境专业背景的生产、维护、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线工作,而选择从事别的行业,这就给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负面影响,会对专业建设带来恶性循环。
二、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巨大的社会需求迫切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思路和专业发展定位等方面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基于上述出发点,我校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如下调整。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环境科学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实训、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开放培养体系,为重庆以及西南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环境类专业人才。
探索教学组织新形式,创新机制。基于课堂教学、实践辅助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常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能力模块培训"和"科研兴趣训练"的小组教学组织新形式,强化基于专业特长和兴趣的能力培养导向;加强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分析,联合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探索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双向"交流制度和机制,确保教学内容充分反映环科领域的新发展、新趋势。
提升实践教学比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搭建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多渠道、多层次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强化与企业(行业)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双向互动的实训教学基地,切实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实际、行业发展的专业素养。
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式人才培养之路。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贯通、课内与课外学习交融、校内与校外培养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
服务区域定位。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教育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
[16] Hermina Sutami, “Fungsi dan Kedudukan Bahasa Mandarin di Indonesia”, Paradigma, Vol. 2, No. 2 (2012), pp. 215-216.
(三)培养方案设计
按照“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对培养方案进行以下创新:
1.构建 “6.5+1.5”人才培养新模式
“6.5+1.5”是指6.5学期在校理论学习1.5学期集中实践,即前四学期集中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五至七学期的前半学期按照专业能力模块进行专业定向培养,中间穿插见习或参观实习,尤其是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及管理、交通环境学、生态水利学等课程,使学生不仅了解最新的本专业及邻近专业实际应用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现状,而且还能接受科学精神与工程素养相融合的教育。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至第八学期,集中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或联合培养单位开展生产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四个实践环节。其中,要求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根据学生选定的专业能力模块分组,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队,确保学生和指导老师能够同步成长。此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尽量结合实际进行选题设计,确保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进入职场的预习,让即将走入岗位的学生对新岗位工作“不陌生、不惧怕、不放弃”,从而缩短学生适应新岗位的周期。
2.设计多个专业能力模块,强化定向培养
为了强化学生的就业导向,设定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控制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污染控制工程施工、环境产品销售和服务等多个专业能力模块,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协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和专业领域,有利于学生对口就业。
3.部分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凸显专业亮点
4.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强化能力培养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33%。一是课内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上机、实验、观摩、见习等,其中第一至四学期重点培养计算机、化学、外语、CAD绘图、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第五至七学期重点培养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及环境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二是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此外新增了生产实习(4周)、综合课程设计(4周)。
三、实施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环境科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比例达75%;师生比例为1:8;具有国外留学或访问或培训经历的有6人。教师的学缘结构好,主要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等院校,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了稳固的校内外实践和实习基地
建立了先进的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实验室,不仅能满足正常的本科实验教学需要,而且为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创业创新项目、实验兴趣小组、创新竞赛等提供了开放性的实践平台。
环境科学专业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建立了重庆恩普环保公司、四川希望环保重庆分公司、重庆远达环保公司、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重庆永博环境污染治理公司、重庆同望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天志环保公司等七个实习基地,确定了大渡口污水处理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同兴垃圾焚烧厂、重庆发电厂等四家参观实习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保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及班级指导员制
环境科学专业从2008年起推行导师负责制的“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截至2013年底,通过各种渠道和项目设置学生科研课题51项,参与人数达112人,对提高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素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环境科学专业实行专业班级指导员制,即对实验区的每一个班级委派一名专业指导员,四年全程专业指导,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
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措施,如加强学生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关于环境科学专业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建议,资环系教学质量考核细则等,这些探索与尝试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成果
从2008年以来,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强化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已初步形成,环境科学专业被学校批准为校级人才培养实验区,2010年获得校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2.5%。此外,双语课程在2009年被批准为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充分说明我校的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结语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如师资如何培养,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如何体现专业特色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办学提供借鉴。
[1]徐琳瑜,杨志峰,裴元生,等.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与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环境教育,2013(12):81-82.
[2]唐俊红,章巧秋,殷好勇,等.环境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48-149.
[3]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63-67.
[4]赵亮.应用型人才培养处方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5]肖曙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内部化及制度改进[J].教育与经济,2010(1):41-45.
[6]阎国华,邹放鸣.大学与社会的共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适度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2013,15(2):200-204.
[7]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1.
[8]雷丽丽.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以E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王英平,李天.以提高人才竞争力为核心, 促进毕业生就业:基于农科本科人才就业与社会需求调查的教学改革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2):294-298.
(责任编辑:张杰)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Research of Talented Training Mode Guided by Social Needs Tak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Speciality
ZHANG Zhanmei1, CHEN Zhe2, ZHOU Fuchun1
(1.School of River and Ocean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2.Chongqing Yaxun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hongqing 400013, China )
For the contradiction of disjun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needs and the talents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necessary to explore a new mode guided by the social needs of talents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bilit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specialty found out the key problems of talents train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and some corresponding reforms for the cultivation scheme were developed. A new model “6.5 + 1.5” was cultivated.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were achieved after many years of practice and reform.
talent train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social need; model innovation
2016-03-26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市政工程专业为例”(YJG15301);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002009)
张占梅(1979—),女,河南周口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G642.4
A
1674-0297(2016)05-01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