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医源性贫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6-03-24刘亚丽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

刘亚丽, 许 丽

沈阳军区总医院 儿科,辽宁 沈阳 110016

·临床报道·

早产儿医源性贫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刘亚丽,许丽

沈阳军区总医院 儿科,辽宁 沈阳110016

关键词:早产儿;医源性贫血;胎龄;体质量

DOI∶10.16048/j.issn.2095-5561.2016.03.16

贫血是早产儿出生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其生命。有研究表明,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率38.1%,胎龄、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率越高[1]。胎龄28~31周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为71.43%;出生体质量<2 000 g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为65%[2-3]。尽管造成早产儿贫血原因很多,但医源性贫血是早产儿发生贫血的重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2]。本文对影响和造成早产儿发生医源性贫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早期干预,避免或降低医源性贫血发生率。

1相关因素分析

1.1患儿因素患儿早产,出生体质量低,其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需要进行的诊断性采血量越多,导致患儿失血量增加。随着患儿病情加重,易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患儿禁食、呕吐、腹泻、出汗等导致体液流失,加之喂养、补液困难造成血液浓缩,血液采集时单位容积下的红细胞采集数量的增多。因诊断、观察、治疗所需采血量7.5~15.0 ml,即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5%~10%,超生理负荷,是导致医源贫血的主要原因。

1.2护师因素早产儿血管条件有限,护师对技术操作、护理所需耗材应用要求高。穿刺操作中选择、判断不准确,且不善于总结经验,穿刺、置针、固定、拔针不够规范;操作中不能一针见血,以至于盲目穿刺,造成瘀血、血肿;物品准备不充分、选择不适宜或标本管有裂纹,血液采集量过多、不足、漏管、错管,采血后标本凝血、溶血、放置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血液的浪费、损失。护师对早产儿生理、病理基础知识缺乏,预防患儿医源性贫血意识差,思维仅限于完成单次护理操作,甚至停留在儿童、成人的标准。工作随意性强,缺乏耐心,责任心不强、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缺少标本采集前、中、后核查,检验项目不熟悉、医嘱核对不认真,交接班不到位,工作缺乏严谨性、自律性,造成不应有的失误。监护室护师由于长期处在高风险、高强度、高责任的工作环境中,超负荷工作,情绪紧张压抑,体力透支,影响工作状态,表现为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赶时间,急于求成。

1.3管理因素儿科护理专业技术要求高、人员招聘难,岗位及工作量安排不匹配,导致护师处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个别护师由于身体及技术原因不能胜任工作;人员配置不固定,对患儿病情缺乏了解;培训考核不到位、职责制度流程不健全,疏于监管。

1.4耗材规格不匹配适合早产儿使用的相应耗材少,受成人检测设备制约,血液采集数量增多。

2护理对策

2.1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教育对在岗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医源性贫血防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职业行为标准与医源性贫血发生及患儿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明确预防医源性贫血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提高护师预控的自觉性、主动性、实效性。

2.2完善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护师工作职责,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严格自律,做到慎独。早产儿护理工作责任大、任务重、风险高,只有按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去做,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液体摄入平衡,温箱温度适宜,定时、定量喂奶,使用输液泵以保证液体输入量,每日监测体质量,做好出入量统计。病情变化时及时告知医师,并记录,防止并发症发生,杜绝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的病情恶化,以降低医源性贫血发生率。护师要统筹安排工作,培养日常预防患儿医源性贫血意识,注重医护沟通,处置尽量集中,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次数;加强与检验科室沟通,尽可能减少标本管用量及血液采集量;严格查对制度、操作规程,避免由此造成的血液浪费;对凝血功能异常患儿,注意按压时间,在留置针管理、皮肤护理时更要谨慎;需输血的患儿,准确计算实际输血量以及操作中管道损耗血量,尽可能在输血前采集检验用血。

2.3加强技能培训应用婴幼儿输液模具进行血管穿刺练习,对真空采血技术、腋静脉、股静脉及颈静脉采血技术、动脉采血技术进行培训,摸索早产儿穿刺技巧,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人为血液流失、浪费。实施微量采血法,根据采血量及血管粗细,选择合适的血管,新生儿以头皮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和颈外静脉为主要采血部位[4]。有研究表明,头皮静脉采血是对新生儿生理指标影响最小且疼痛刺激最轻的微量采血方式,可以减轻患儿躁动不安的程度,便于血标本的采集;对于定时血液检测早产儿,可采用动脉留置针法,减少穿刺次数。探索极微量检验技术,如采足跟血,在患儿床旁用少量血液完成多种检验项目,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减少医源性贫血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2.4管理方面

2.4.1强化护师监管力度对护师分层次管理和培训,细化各层级护师工作内容以达到护理任务与工作能力平衡;将职责制度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使责任到人;建立奖惩机制,将护理工作质量与个人收益挂钩。

2.4.2优化职业环境根据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合理配备护师,使床护比达标,减轻护师工作负担及职业疲惫感;与相关科室做好沟通协调,理顺各项工作流程;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安全顺利开展。

2.4.3建立检验标本指南将常用的采血检验项目所用试管列表重新整理。根据检验科发放的通知、手册,整理制定用于本科室的规范,让护师明确所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包括患儿要求、标本采集试管要求、标本留取量要求、标本采集时间、标本标示要求以及标本运送要求等[5]。

2.4.4细化多项目血标本采集流程核对医嘱→打印条码→选择标本管→粘贴条码→按注入顺序在标本架上排序(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提前计算采集量→选择适当采血工具(穿刺针、注射器容量匹配)→双人配合采血操作→按顺序注入标本管→摇匀抗凝管→再次核对→及时送检。若采集量不足,视病情需要留取标本,并送检。

2.5仪器设备开发、引进适合早产儿的仪器、设备、耗材,如小内径试管、小儿血气针、适合患儿使用的输血延长管等,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讨论

3.1有关医源性贫血早产儿在出生后1~2周内采血量为总血容量的10%左右,甚至更多[6]。因此,医源性贫血是早产儿出生2周贫血的常见原因。Widness等[7]对93例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贫血输血量与采血量具有相关性,这说明早产儿医源性贫血不容忽视。

3.2规范血液检验和采集行为过度检验在美国非常普遍,他们已建立相应的指南来指导适当的检验医嘱。在我国,要强化医护人员对医源性贫血相关教育,完善工作流程来减少重复和不必要采集行为,对早产儿可能出现的医源性贫血进行早期干预,来降低其贫血发生率,改善机能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信任度。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90-596.

[2]彭华,童笑梅.医源性失血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及需要输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4):197-200.

[3]彭华,童笑梅,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5):589-592.

[4]李建敏,朱美仙.儿科采血一次成功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76.

[5]潘红梅,杨晓晴,谷卫芬,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儿科血标本溶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55-57.

[6]黄英,彭建,王家蓉,等.新生儿贫血121例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3-44.

[7]Widness JA,Madan A,Grindeanu LA,et al.Reduction in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among preterm infants: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 with an in-line blood gas and chemistry monitor[J].Pediatrics,2005,115(5):1299-1306.

Key words:Premature infant;Iatrogenic anemia;Gestational age;Body mass

通信作者:许丽,E-mail:478150611@qq.com

文章编号:2095-5561(2016)03-0183-02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志码:B

收稿日期:2016-05-03

第一作者:刘亚丽(1959-),女,北京人,副主任护师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