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潜力
2016-03-24崔静平白善军
崔静平,白善军
(南通鑫稻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8)
果桑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潜力
崔静平,白善军
(南通鑫稻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8)
果桑是叶果兼用的重要经济林木之一,桑果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从果桑品种资源与品种选育、设施栽培技术、营养品质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果桑在开发利用边际土地、建立观光采摘园等方面的利用前景。
果桑;品种资源;品种;营养;开发利用
桑树(MorusalbaL.)是我国的古老树种,是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传统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主,结果晚,桑葚小而且少,难以作为水果开发利用。果桑是指专门以生产桑果为目标的一类桑树品种,桑果即为桑葚,是一种聚合果,由多个小瘦果组成。
桑果也称桑葚,是桑树的果实。自古以来,干桑葚作为中药材应用至今,而近年来,新鲜桑果以其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和多种保健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一种新兴的水果品种。除鲜食外,桑果已被加工开发成桑果汁、桑果酒、桑葚蜜饯、桑葚膏、桑葚果冻、桑葚果酱、桑葚红色素等多种产品,桑葚产业初具规模,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上对果桑品种的需求日益强烈。
1 果桑品种资源与育种
1.1果桑资源研究
20世纪50年代,收集到的果桑地方品种达400份以上。目前全国已收集保存有近3000份桑树种质资源,其中果桑种质资源超过70份[1],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山东、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区。各种果桑的品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如雅安3号、绿枢子、江米果桑等的品种口感好,紫城2号、琼46、长青皮等品种的产量较高,打洛1号、琼46等品种的抗病性强,有些品种的药用价值较高[2]。
日本学者田中真较早对桑葚的生产及利用作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品种的选择、最佳的收获方式、果汁的酸甜度以及果品的加工利用等内容[3]。随后,国内对桑葚资源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河北省鉴定出多个果桑品种,如大白鹅、枣红椹子等[4];山东省鉴定出8个桑葚品种,如大白椹、绿根子、珍珠白、大马牙、小点红等[5]。吴添金[6]对果桑品系的性状比较与采后变化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产量高、颜色好、对菌核病抗性强的品系72C-02。陕西发掘出了陕桑761、陕桑408等适于陕西及黄河流域栽植的果叶兼用品种[7]。云南的长果桑和广东桑具有很高的果用桑开发价值[8]。
1.2果桑品种选育
传统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目的培育而成,不结桑果或果粒很少且小,难以规模开发。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育成的品种寥寥无几,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是由广东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粤椹大10”[9](品种审定前又称‘大10’),品种单一。
唐翠明等[10]提出应重视果桑专用品种如药用果桑、酿酒用果桑、鲜食果桑的选育,现代农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是“加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品种专用化”。品种专用化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加工目的选择适宜的专用品种作为原料,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桑葚由于具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和药理药效,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专用型果桑品种的选育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2 果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果桑除露地栽培外,对大棚设施栽培果桑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11~14]。主要包括:①品种的选择,应选择易于打破休眠的品种的嫁接苗,大10、46C019和红果2号较为适宜设施栽培。②大棚覆膜的时间,以日均温5~10℃,桑芽露青为宜。覆膜过早,自然休眠尚未顺利通过,发芽开花不整齐,影响产量;覆膜过晚,起不到提早上市的目的。大棚覆膜前先盖地膜。③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病(尤其是菌核病)。④摘心疏叶及桑果采收后的剪伐技术,以便塑造良好株型。
3 果桑开发利用潜力
3.1桑果的营养品质与产品开发
成熟的桑葚明亮晶莹、酸甜可口,风味极佳,营养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7种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须的l6种氨基酸和钙、铁、磷、硒等微量元素,其中硒的含量是葡萄的12.4倍,是“天然的富硒之王”[15]。
桑葚中含有多种天然药理活性成分,但不同的活性成分在不同种质资源中的含量差异很大。广东省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对果桑资源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进行了测定,如31份种质资源成熟桑果干样中白黎芦醇(具有抗肿瘤、抗血栓作用)的含量最低为3.3mg/kg,最高为60.0mg/kg,二者相差18.2倍。42份果桑资源的鲜榨果汁中花青素(具有提高视力的作用)的含量最低为127.55mg/L,最高达2725.46mg/L,二者相差21.4倍[9]。因此,要从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材料中选育出药用型品种,该类品种最关键是至少要有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含量特高,并且有一定的产果量,而鲜果风味则可不必考虑。
桑葚营养价值丰富,酸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桑葚中含有白藜芦醇,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桑葚中含有的花青素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能降血糖、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发生。1993年国家卫生部把桑葚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一[16],它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优质原料。随着人们对桑葚营养价值、保健作用和药用功能认识的深化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应在传统鲜食桑葚的基础上利用桑葚研制加工产品,例如桑葚汁、桑葚酒、桑葚醋等系列产品。因此,栽培果桑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
3.2桑果产业化开发前景
桑果成熟期早,采收期20~30d,填补了水果淡季市场果品不足的空缺。果桑的果叶兼用,同时枝、皮、根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果桑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桑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各种营养保健品和饮料,备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开发前景良好。发展果桑生产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富国健民、重铸蚕桑产区辉煌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3.2.1开发利用边际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果桑适生范围广,不用占用良田耕地,荒山秃岭、滩涂、沟坡都可种植,观光园的面积可大可小,距市可近可远,既能保持水土,又可调节气候,还能美化山川大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果桑可改善果品结构,丰富当地的水果市场,让人人都能享受人间圣果。目前桑葚市场远远没有普及,很多地方是吃不上桑葚的,发展果桑不失为一项民生工程。
桑树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目前,国内外桑树抗盐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资源耐盐性比较、盐胁迫对桑树光合、抗氧化酶、营养吸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抗盐基因的研究以及缓解盐害途径等方面[17]。国外应用离体腋芽培养法已筛选出的C776、S1、SV1、S1635、C763[18]和G2、G3、G4、S34、S13[19]等基因型或品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推进,耐盐桑树(果桑)因其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南通沿海滩涂为盐渍性土壤,土壤含盐量较高,且灌溉水含盐量也相对较高,淡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匀,盐碱地脱盐改良难度大。引进种植包括果桑在内的耐盐植物是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盐碱地、促进土壤脱盐改良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也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南通沿海滩涂盐碱地改良和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需要。
3.2.2建立果桑观光采摘园
果桑是集观叶、观果、品果于一身的耐盐、耐涝的经济林木。在果品淡季,满眼郁郁葱葱的桑园,肥厚硕大、翠洁欲滴的桑叶就足以让人陶醉。夏初,适逢五一黄金节,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紫红桑葚挂满了挺拔修长的枝条,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地藏于翠叶之下,与绿叶相伴辉映,形成了如诗如画的风景。穿越于果桑园,手提小篮,采摘着油润亮泽的桑葚,那种感觉是无比惬意的。此时人们忘记了工作,忘记了烦恼,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宁静与和谐,愉悦观光中锻炼了身体。采摘的体验不同于健身房和旅游,可让人们实实在在地享受休闲与快乐。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桑树品种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2.
[2]胡在进.果桑资源的研究开发与综合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02~104.
[3]田中真.桑的综合利用:桑葚的生产和利用[J].日本蚕丝新闻,1988,(9):l4.
[4]刘长青.河北省果桑品种资源调查初报[J].河北林学院学报,1986,(1):119~121.
[5]攀孔章.山东的果桑资源[J].作物品种资源,1988,(3):13~14.
[6]吴添金.果桑品系之性状比较与采果分析[J].蚕蜂年报,1992,(6):33.
[7]王淑侠,韩明斋.推荐几个果用桑品种[J].陕西蚕业,1994,(4):35.
[8]储一宁.云南果用桑资源与开发[J].云南农业科技,1996,(3):43~44.
[9]刘学铭,徐玉娟,陈卫东,等.广东蚕业所桑葚利用开发研究近况及几点启示[J].北方蚕业,2005,(3):78~80.
[10]唐翠明,罗国庆,吴福泉,等.关于果桑品种选育的思考[J].果树学报,2007,24(6):826~829.
[11]高秀花,王森.利用大棚栽培果桑的技术[J].落叶果树,2007,(4):33~35.
[12]田秀铭.果桑温室栽培丰产技术措施[J].北方蚕业,2007,28(4):60~60.
[13]楼仲鹏,吴其龙,朱敏华.果桑大棚设施栽培接术[J].现代园艺,2008,(6):20~21.
[14]梁玉文,岳海英,冯学梅,等.设施果桑优良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1,(2):57~58.
[15]四敬霞.果桑:第三代水果中的新贵[J].中国林业,2009,(3):40~40.
[16]薜忠民,梁景蛾,郭永良.桑果生产与绿色食品[J].北方蚕业,2006,27(1):4~7.
[17]于翠,胡兴明,邓文,等.桑树耐盐性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12,43(2):6~9.
[18]Raghunath M K,Chakraborti S P,Vijayan K.Invitroscreening of mulberry (Morusspp.) for salt tolerance through axillary bud culture[J].Indian Journal of Forestry,2000,23:415~417.
[19]Tewary P K,Sharma A,Raghunath M K,etal.Invitroresponse of promising mulberry (Morussp.) genotypes for tolerance to salt and osmotic stresses[J].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0,30:17~21.
2016-01-10
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HL2014048)。
崔静平(1991-),女,主要从事农林技术研究与推广,cuisy198@163.com。
S66
A
1673-1409(2016)21-0012-03
[引著格式]崔静平,白善军.果桑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潜力[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