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赫和列宁物质概念之比较
2016-03-24夏玉汉
夏玉汉,朱 煜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布洛赫和列宁物质概念之比较
夏玉汉,朱煜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质观虽作为列宁和布洛赫共同的思想资源,但他们在物质概念的解读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布洛赫通过“尚未存在”的逻辑预设,把物质理解为“过程物质”,把自然物质看作是自然主体,最终走向了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列宁则站在实践的基础上肯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从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界定物质概念,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走向。列宁物质概念和布洛赫的物质概念的比较研究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正确评价布洛赫的哲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列宁;布洛赫;物质概念;比较
物质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列宁在批判19世纪自然科学家所谓“物质消失了”的唯心主义观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物质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定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把物质界定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这一经典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逻辑基础。布洛赫则在吸收马克思的物质观和卢卡奇的自然存在的基础上,认为物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哲学概念,物质应该从“尚未”的角度出发把物质自身设想到足够“大”。物质是作为客观现实的可能性之中的存在,就此而言物质既是思辨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创造的产物,也是包含在自身形态中的母腹和永未完成的地平线。”在这一概念基础上,他提出了“能生的自然”和“自然主体”思想,为他的希望哲学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显然,二者虽然都承接马克思的物质观,但却走上了不同的哲学道路。本文试图从物质概念的逻辑起点、物质概念的实质、自然物质的认识和理论分向上比较二者的物质概念,以便能对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正确评价布洛赫的物质观有所裨益。
一、物质概念的逻辑起点——逻辑存在与客观实在
布洛赫的物质概念是逻辑推理和想象的产物,具有理想化色彩。布洛赫为了论证他的“希望哲学”的合理性,他在逻辑上预设了“尚未存在的本体论”。在布洛赫看来,“尚未存在”就是现在还不存在但是将来必定存在的“乌托邦”。人类抱有的“期待”和“希望”,并不完全都是空穴来风和海市蜃楼,而是立足于“尚未存在”的辩证发展逻辑。为了论证他的“尚未存在的本体论”,也是为了支撑他的“具体的乌托邦”,布洛赫放大了西方哲学中的“物质”概念。经过他不断地挖掘、扩张和重组,物质成为人类希望的朋友而不是对手,并且被赋予了类似主体一样的能动性。布洛赫追溯哲学史,在吸收了亚里士多德、托马斯、笛卡尔、谢林、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全新的物质概念。他认为,物质的本质不在于其客观性和作为对象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可能性、开放性、过程性的存在。而这一存在,只有当它与具有乌托邦本质的人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展现物质的本性。“尚未存在”就是有待实现的物质的“隐德来希”。[2]沿着这一逻辑预设,布洛赫赋予物质的主体性资格。自然界的物质成为“自然主体”,自然与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统一。列宁的物质概念则不同于这一思路,他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物质特有属性出现思维的结果。列宁在吸收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质观和批判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的物质观的双重角度上提出了物质的概念。在列宁看来,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基础之上的,是对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高度抽象。这种抽象是辩证思维对世界客观反映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简单复制。因此,列宁扬弃了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把物质看作是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人的思维与反映升华与抽象的哲学范畴。布洛赫和列宁把物质概念建构的基点置于“逻辑存在”和“客观实在”之上,以至于他们的物质概念有实质性的差别。可见,布洛赫物质概念是把客体主体化理解,希冀达到物质主体和人的主体的和解的目的。
二、物质概念的实质——“过程物质”和“客观物质”
物质概念隐现于自然哲学的历史嬗变之中,布洛赫批判地总结了物质概念发展的思想史。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蕴含着物质概念的真正起源,而从质料到形式、潜能到现实的“过程物质”则是亚里士多德对物质概念思想发展史的重大贡献。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把物质界定为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之间的“可能性之中的存在”隐现着物质作为“过程物质”的本性。金寿铁认为“过程物质”的本性体现在物质的二维关系之中:一是物质与辩证法的关系;二是物质与乌托邦的关系。[3]也就是说,一方面,物质作为一种否定自身的可能性的过程存在,总是作为“万物的母腹”向物质世界敞开;另一方面,从物质与乌托邦的关系上讲,作为自然主体的物质总是在与乌托邦生物——人的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中展现自身,这两种关系是内在于物质概念自身的。因此,过程物质是作为自然主体的物质自身的辩证和自然主体与乌托邦生物相互关系的辩证的统一。在这里,布洛赫真正打破了以往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模式下的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从物质自身包含的无限可能性的角度赋予物质的主体地位,确立物质与作为主体的人的平等地位。因而,布洛赫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并不是“驯兽师”和“野兽”的绝对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奔向未来“人类之家”的“主体”与“主体”的辩证实践关系。也就是说,物质作为“过程物质”使自身成为自然主体,自然主体与主体性的人即乌托邦生物相互作用,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物质内生性、个性化的本质力量即奔向尚未存在的力量推动着物质成为人化自然中的真正的物质。这种“物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物质概念的范畴,而是具有包含指向无限可能的“活”的物质生产与变化。
列宁的思路则不同于布洛赫赋予物质概念的主体性的思维建构,而是在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界定物质概念的。首先,列宁把物质概念作为哲学范畴来讨论,避免了物质概念陷入物理学或化学式概念的禁锢。然而,他又并非脱离物理学、化学中物质概念的幻想,而是对其进行哲学思维的抽象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对于物质概念是其所是的本质回答,也是基于理性地对世界的构成的根本性的回答。其次,物质是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的意识而单独存在的,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总能够被人感知的。就认识论的论域而言,物质概念既是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体。最后,就人的主体性与世界的客观性而言,人的思维的能动性与物质的反应特性为主客统一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从对象到对象化的反映论出发,直指物质与思维的同一性。这三个方面精密结合、逻辑严谨、简明扼要地表述了物质这一概念。可见,列宁的物质概念是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说明的。最终,列宁把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世界的物质性,并将其作为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由此观之,布洛赫与列宁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布洛赫把物质作为“过程物质”强调了物质内在于自身的向“尚未存在”发展的倾向性。自然主体与主体性的人相互作用使物质的内在倾向与人的需要和期望相结合。在新奇性的诱导下,人的期待意识成为与可能性相联系就是客观存在的希望。而列宁把物质作为“客观实在”,从物质的这一特性抽象出物质的概念。而具有反应特性的物质能够被意识所反映,从而实现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辩证统一。布洛赫和列宁从不同的逻辑路径揭露了物质概念的实质,这也是使他们的哲学走上不同道路的起点。
三、自然物质——“自然主体”和“对象性客体”
由于布洛赫和列宁用不同的思路来解读物质概念,因此他们对自然物质的认识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布洛赫赋予自然物质主体性,物质向尚未存在展开,并与主体性的人相互作用,走向了自我创生的世界。列宁则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作为理解物质概念的钥匙,打开了以实践活动为形式而通向物质统一性的世界之门。
布洛赫把物质作为过程物质来看待,并通过逻辑预设把物质建构成自然主体的物质,其中介和桥梁就是乌托邦生物——人。物质这种自然主体作为一种可能性的存在,这种可能性根源于物质的本性——尚未存在。“尚未”这个词主要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现在还不存在或者当前还没有实现的东西,二是指在现实中所蕴涵着的有待实现的全部可能性方面。布洛赫说:“新的哲学或者说希望的形而上学要探讨的是尚未存在的东西,针对的是将来的和可能的东西。”[4]也就是说,布洛赫不仅要重构物质概念,而且要建构新的形而上学(或曰哲学)的对象和话语。在这种新的哲学系统(希望哲学)中,物质世界被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开放性的系统,辩证的物质总体从来都不是处于封闭的和存在于过去状态中的,而是指向处在“尚未”完成过程之中的未来的可能性存在的人和世界。布洛赫还用“S不是P”的形式逻辑的样式来表示他的尚未范畴。也就是说,尚未是一种可能性,一种倾向性,这些性质是根植于物质内部的。因此,这种尚未存在的本性使物质成为自然主体。当然,这种自然主体不同于人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在于人的能动性,而自然主体在于通过人的主体的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可能性。布洛赫认为自然物质是一种自然主体,是一种能生的自然。“能生的自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生的自然是外在于人的假定概念,唯有从希望的统一原理出发,将自然史归结为人类史,才能把握住物质的历史和过程。二是能生的自然是人与自然的协同相关:唯有按照共同调节的自然本质,将自然与历史、自然主体与作为主体的人加以整合,才能让人的主体本质与自然主体包含可能性在这一辩证关系中实现或发展,才能实现在因果联系上改造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繁荣发展。也就是说,能生的自然释放着自然主体的能量,并在与乌托邦生物的相互关系中实现了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列宁则不同于布洛赫自然物质的主体性建构与推断的理解方式,他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把世界描绘成物质自生的反应特性和能被人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列宁在《唯批》一书中明确指出“物质概念,除了表示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之外,不表示任何其它西”。[5]也就是说,这种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特性,不依赖于意识。物质之所以被人所认识是由于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这根源于物质自身的反应特性。也就是说,物质自身的反应是客观的,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反映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人所认识的对象世界无外乎人类所感知到的客观实在。布洛赫的“自然主体”与列宁的“对象性客体”虽然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主客关系阐发,然而在各自的实践方式上却有着重大差异。布洛赫认为,建立在“尚未”本体论基础上的辩证物质总是作为自然主体与人的主体发生着双重的可能性改变的关系。这种协同性的关系所产生出来的革命性变革就促成了“希望实践”。而列宁则直接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置于实践的基础上,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讲也是物质性的活动。相比较而言,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本质上不过是传统哲学思维的翻版,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哲学变革,甚至偏离马克思物质概念的本意,但其致思路径和产生“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风向让人耳目一新。列宁对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的解读保留了物质的客观实存性,也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基础和实践基础。
四、理论分向——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布洛赫和列宁对物质概念的不同解读使得他们在哲学理论分向上存在很大差异。布洛赫走上了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阐释的道路,而列宁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布洛赫通过逻辑预设和逻辑推导建构了物质概念,赋予了物质主体地位。物质不再是客观的、被动的和僵死的,而是能动的、辩证的和开放的,向着尚未存在永恒运动着。当物质与乌托邦生物相互作用之时,物质之弓的力量就得到展现。物质不再是被人奴役的客观存在,而是自我生成自我运动的自然主体。自然主体和人的主体的相互作用才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才能达到马克思所谓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统一”。也就是说,布洛赫有意识地打破了人与自然所谓“主奴关系”的实践方式,而是怀着一颗敬畏自然之心以逻辑演绎和观念与信仰的转换方式“分泌出”人道主义要素。[6]然而,由于过分强调和说明物质概念中的能动性因素,他不得不借助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督教会式的信仰功用,以至于他的哲学中含有许多神秘主义的的成分。列宁的物质概念则不在于说明其内部的主体性,而在于强调物质自身的客观实在性。列宁把意识作为物质的对立物,人们通过意识的反映来认识物质世界。也就是说,列宁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存性、先在性和人的能带动性的统一。列宁认为,世界是具有统一性的,其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作为主体的人在继承客观的物质基础上,对世界进行能动性的反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列宁注重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理解、解释和改造世界。
布洛赫从物质自身所包含的可能性、过程性、开放性来理解物质,其目的是让人在冷峻的现实面前通过激发人具有的能动的和创造的乌托邦意识,为人类点燃希望之光。而列宁则站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实践来认识与改造世界。显然,布洛赫与列宁在物质概念上有不同的理解,也使他们走向不同的哲学道路。布洛赫过度强调了人的能动性方面,主张从人的能动性方面激发乌托邦意识,从而实现宗教与革命结合。然而这一路径即把物质当作是具有主体性的地平线物质包含许多神秘的,甚至是宗教的逻辑预设和思维辩证,以至于陷入了神秘主义。显然,布洛赫的物质概念具有古典形而上学的特征,未能实现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的突破性的理解。而列宁则在现实的基础上打破宗教和神话,主张用革命理论武装人的头脑,进行革命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130.
[2] 欧阳谦.“尚未存在”和“希望哲学”[J].世界哲学,2013 (1):112-122,161.
[3] 金寿铁.马克思主义自然过程哲学的新出发点——论布洛赫的“自然主体”思想[J].哲学研究,2012(02):22-27.
[4]Ernst Bloch.On Karl Marx[M].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1971:112.
[5]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06:267.
[6] ErnstBloch,T·binger Einleitungzur.Philosophie,Frankfurta[M].1996,S.145.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社会归属感视角下陕南移民生存状态和生活期盼研究”(2015ZH003)
[作者简介]夏玉汉(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朱煜(197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