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2015-05-22贾鹏飞
贾鹏飞
摘 要:恩斯特·布洛赫从主体性的人出发,通过走进希望、唤醒希望、尊重希望、引导希望这一系列的思考,旨在恢复被遮蔽的人的希望之维、超越之维;面对相似的时代精神困境,通过借鉴其希望哲学,可以从信仰的发生、唤醒、夯实、升华四个维度思考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出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众化; 布洛赫; 希望哲学
中图分类号: D641;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55-04
恩斯特·布洛赫是德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所构建的希望哲学从主体性的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恢复人的希望之维、超越之维,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具体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给人们指明了一条解放的正确路径,是唯一科学的信仰。然而,当下个体的人处于“无根”的生活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还未能安置好人们的精神世界,借鉴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可以为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布洛赫与希望哲学
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希望哲学中,布洛赫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状态——“否”。从生存结构看,人是有限的,有限意味着存在与非存在的结合,非存在在布洛赫那里意味着“无”,而存在意味着“有”,人是处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因此,人意味着“否”,这种“否”即是布洛赫所言的“尚未”。因此,他的希望哲学以“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作为理论基础,“尚未存在的存在论”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尚未意识”,它从主观层面揭示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赋予我们以希望;另一方面,是“尚未形成”,这是“尚未意识”的现实所指,“尚未形成”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可能性与开放性,指出了建立在“尚未意识”与实践相辩证的基础之上的关于尚未形成的未来的可预见性,从而从客观层面赋予我们以希望。
二、希望哲学的信仰维度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以“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作为本体论,从本能的“饥饿”、“当下瞬间的黑暗”、“新奇与惊讶”中发现人的乌托邦精神(希望),他同时强调天赋人权的批判性继承,强调人的尊严,同时更是用实践统一其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的希望——过程哲学,旨在引导希望的人通向具体的乌托邦。
1.走近希望:人的匮乏性存在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不满于现实世界的黑暗与压抑而不断地趋向光明与本真,这是因为人有着由渴望引发的改变世界的永恒的驱动力,是这种驱动力引发了人的希望,渴望从何而来,答案是:需求的匮乏。在希望哲学中,布洛赫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保存的冲动,然而自我难以保存,匮乏常在,皆因饥饿这一人类恒久的基础冲动。同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他认为“不可把任何基本冲动的规定加以绝对化,而且不能使这种规定背离当时人类的经济存在”[1]。对其饥饿的进一步理解可以得知,匮乏常在,因此作为“否”的匮乏驱使着人类摆脱贫困,寻求圆满,而人即是“否一般”的匮乏存在,这种“否”处于”无”和”有”之间,实际对应的正是其希望哲学核心的”尚未”,人尚未存在,因此才满怀希望进行战斗找寻存在,但是不是满足了饥饿这一匮乏,希望就会自然生发,布洛赫显然是不同意这点的。
2.唤醒希望:内在的直观
布洛赫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而人的异化更为严重的时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布洛赫看到了人的主体性维度和超越性维度的丧失,即人相对于过去历史的安排的妥协和人相对于外部世界的面对现实的妥协。如何唤醒主体性的希望,布洛赫开出的药方是:通过内在的直观直面自我,从而恢复人的优先存在权与超越之维,走向与自我真实相遇的具体的乌托邦。
内在的道路如何实现,布洛赫认为,我们永远处于当下的黑暗,因为我们所经验的都是已经过去的事实,对于当下却一无所知。“不是最遥远的东西而是最近的东西才笼罩在漆黑一片中,因为最近的东西即是最内在的东西。在这种最近的东西中蕴藏着此在之谜的症结。”[2]确实,希望就蕴含在这当下瞬间黑暗的惊讶之中,相对于过往的事实,当下的黑暗意味着”新”。对当下黑暗的惊讶也意味着”新”,惊讶既带来与我们过去所经验的完全不同的东西,又给我们身心以强烈的震撼,使我们摒弃现象的虚无,走向彻底的内在。当然,内在的道路不能只停留在哲学的思辨,在现实性上,它的根据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展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良知式的道德观念。
3.尊重希望:天赋人权的批判性继承
罗莎·卢森堡曾将社会主义的公式定义为:没有无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无民主的社会主义。布洛赫同样认同这一点,在他的法哲学著作《天赋人权与人的尊严》一书中,布洛赫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性地继承了西方的天赋人权遗产,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里,不仅有受苦受难者的党性(社会乌托邦),也有关于被贬低和被侮辱者的天赋人权——作为为人的尊严而战斗的党性,马克思主义从经典天赋人权中掌握这样的决定性遗产”[3]。即,具体的乌托邦关乎人的幸福,而天赋人权则关乎人的尊严,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揭露并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终止艰辛和苦难的社会境况,同时也要关注人的尊严,终止被贬低、受屈辱的社会境况。
天赋人权的本真遗产是“直路的意向”,直路的意向包含在一个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社会里。在布洛赫那里,自由既是“摆脱压迫、走向自身,走向没有异化的我们”的革命的开头,也是达到“人与自身同一性”的结束。社会主义的平等不是仅满足于形式法律的平等,更要实现物质领域里的平等。但这不是机械的平均主义,它也要懂得人的同一性要求,诉诸“一种无限制的齐唱复调音乐”[4]。布洛赫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应当批判地继承天赋人权的合理内核,并让公民在团结一致的目标范围内,继续积极地发扬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批判权利,保障人权,从而赋予人不同于资本主义被奴役、被压迫、被侮辱的真实的尊严。
4.引导希望:统一于实践的情感与理性
布洛赫通过尚未意识的发现和乌托邦功能的解读唤醒了人的乌托邦精神,确立了属人的希望,然而,希望自己不会说话,就算它重新奠定了人的主体性和超越性之维,也毕竟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情绪意向。布洛赫当然不会止步于此,“希望没有理性不会开花,理性没有希望不会说话”。因此,希望需要成为知识,并诉诸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已知的希望”和“辩证地和唯物主义地理解的希望”,既对现实的境况分析透彻,深入实践,指导实践,又蕴含着关于未来的趋势的总体性的认知,赋予实践以方向。其根本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行动与世界现实的一致。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他们的希望来源于上帝的救赎和幸福的承诺的确信,而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希望的唯一安身立命之处是实践”[5]。一句话,只有将希望加以理性解释,才能为实践照亮前途;只有不断改造异化世界的实践,才是希望的真正家园。
三、希望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启示
信仰首先是个体的事情,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基本前提。因此,以主体性的人为出发点,关注个体的情感、利益与理想并统一于社会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1.信仰的发生:物质的满足与利益观教育
布洛赫认为人由于“饥饿”而处于“否一般”的生存状态,这种“饥饿”作为人类的基本冲动首先表现在生理层面。简单点说,就是人活着,行动着,需要吃饭,需要喝水,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离开了肉体性的存在,有意识的能思维的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特征也不再重要。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给当下社会每一个忙碌的个体提供坚实的信仰支撑,首先要做的就是稳步高效地提高社会生产力。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6]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如何在富国的同时也富民,全面提升居民收入,则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的。
再者,布洛赫也意识到,生理层面饥饿的满足并不能直接引发人们的希望,而是需要外力加以引导和教育的。当下中国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说早已摆脱饥饿的匮乏,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却依然按照资本逻辑行事,无关信仰,只关注经济利益得失。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人们的利益观出现了问题。所谓利益,就是好处益处,由于人享有存在的优先权,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利益都是对于作为主体性的人而言的。从人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的立场出发,利益可以分为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这应该是关于利益的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好处益处,这是物质利益的获取,然而,面对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人们利益观念中精神的空间不断被挤压,以致精神逐渐窒息、精神的家园也一片荒芜,满脑子只有物质,满脑子也只剩下物质。总结起来,在当下诸多人的利益观中,是将利益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至于精神,则跟利益无丝毫关系。所以,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出现了所谓的悖论。为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广泛的利益观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大学生的利益观教育,使人们从单纯的物质利益的计算拓展到思想精神利益的考量,从单向度的依靠物质到双向度的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2.信仰的唤醒:日常生活信仰的构建
在布洛赫那里,希望的唤醒主要依靠直面自我的内在道路。抛开纯粹的哲学思辨,内在道路的依据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良知式的道德观念。从日常生活的视域出发,对于我们唤醒个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更具实效性。
在内在道路上,我们如何唤起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答案是着眼于日常生活,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解释、规范、引导个体日常生活,实现个体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互通。作为个体的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形成一定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具体可以用“日常生活信仰“来表述。作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理想追求,它不仅植根于现实,有着对象化的现实存在物,而且也着眼未来,希冀生活得更美好,具有理想的追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做的是对日常生活信仰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进行阐释发挥,从而使个体可以敏锐直观地获得自身潜在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切身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因这一发现而顿觉惊讶,而在布洛赫看来,正是惊讶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毕竟只是表征人信仰追求的某一方面的本质,而个体的人也是需要从“个体本位”到“类本位”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引领着个体日常生活信仰。因此,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指明灯,又需要着眼于个体的现实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信仰”。“日常生活信仰”应当是一个体系,它实际是个体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块阶石,以往我们的信仰教育太高太大了,所以才需要“日常生活信仰”这样一个既接地气又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相联系的体系。具体说来,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物质与精神统一平衡的生活追求,人活着既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否则与动物无异;第二,坚持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每个人尽最大努力获取自己的所需,但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考虑到社会所需;第三,既要学会自我释压,又要保持感恩生活,在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中体会共同理想的崇高。
3.信仰的夯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当下中国,“仇富”、“仇官”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存在。弱势群体并非本能的仇富、仇官,只是他们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生存机会并非平等。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许诺美好的社会愿景,许诺人的尊严和价值受到尊重,而现实却大相径庭,理论与现实的势差也是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难以深入人心的一大瓶颈。为此,需要切实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尊重和保障人权。
2013年中国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国家人权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在生存权、社会保障权、住房权、受教育权等人权的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人权状况已经很好。比如说住房权。从立法的角度看,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宪法“总纲”中第14条第4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7]。这三条可以引申出我国公民的“住房权”这一合法权利,尽管我国出台了《住房保障法》,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直接涉及人的尊严与人权,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的住房权却没有体现其中,这或许应该引起立法部门的重视。
为此,尽最大努力发展人权事业,尊重和保障个体人权成为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层面,提升社会总财富的同时更应重视收入差距问题,尤其是提高社会中下层人员的收入;在政治层面,尊重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同时更要侧重其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行使,使人民的呼声和诉求能够有效地表达;此外,相关政策的制定需更加彻底完善,因为“如果政策彻底,能够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大众即使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也是可以认同马克思主义的”[8]。唯有如此,才会让每个人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既生活得幸福,也生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4.信仰的升华: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个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的人,个体的信仰也并非如克尔凯郭尔所说的是一种孤独的精神之旅,而是最终升华为集体信仰并转化为行动的实践之旅。马克思主义信仰给人带来的不是观念上的超越,而是实践上的超越,它最终通过实践基础上的个体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实现个体信仰的升华,如何实现承载个体理想的“日常生活信仰”与承载共同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统一?答案是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中国梦是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习总书记将中国梦的内涵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大梦”,而人民幸福则与每个人密切相连,是中国梦的“小梦”。作为终极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很难被作为原发点的信仰个体和信仰团体所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就需要信仰二级张力结构中的一般超越目标的设置。所谓信仰二级张力结构,具体可以简单表述为原发点?葑一般超越目标?葑终极超越目标。中国梦既强调民族的大梦,又时刻关注个体的小梦,始终辩证地统一个体理想与共同理想,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中国梦既立足于当下,关注现实,又合理设置一般超越的目标,眺望未来,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不难发现,中国梦正是信仰二级张力结构中的一般超越目标。中国梦的“小梦”联系着个体的“日常生活信仰”,具有世俗性现实性的特征,中国的“大梦”联系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超越性终极性的追求。中国梦既避免了信仰的世俗化,又避免了信仰的终极化,从小梦到大梦,从大梦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信仰的升华,归根结底只有诉诸实践,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投身于个体理想的实践只能获得有限的价值和超越,而投身于解放人类事业的实践则可以获得最为崇高和最有价值的人生超越。在当下,投身共同筑梦的时代使命,以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工作圆小梦筑大梦,则是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体验和个体信仰升华的必由之路。唯有在建设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扎根,而唯有在实践当中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境界,个体的信仰才能升华,人生的意义方能凸显,而人也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参考文献
[1][2] [德]E·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M].梦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60、356.
[3][4][5] 金寿铁.真理与现实——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30、434-435、149.
[6] 2014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Z].人民网,2014-03-05.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n/2014/0305/c376646-24535026.
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Z].人民网,2004-03-15.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0/2391834.html.
[8] 刘向军.制定和实施彻底的政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6.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