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3-24何慧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教育

何慧

医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何慧

感恩教育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医学生感恩教育调查现状,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

医学伦理;医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尚的人格品质,蕴含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品格具有重要作用。医学生作为普通大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与他们的职业性质是分不开的,其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所谓“医者仁心”,即只有心中充满爱,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够救死扶伤,甘于奉献。感恩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对医学生的感恩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医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采取闭卷和不记名形式,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以医学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回收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一)认知方面

调查显示,6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感恩教育,36.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虽不缺感恩之心,但是需要提高人文素质,只有1.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不需要感恩教育。但对于“学校感恩教育不足的原因是什么”,选项占比依次为:感恩活动少且形式单一(43.7%);学校及教师不够重视(35.2%);很形式化,无太多实际意义(13.6%);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科学性(7.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思想积极上进,普遍具有加强感恩教育的意识,支持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认为学校感恩教育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情感方面

调查中,67.3%的学生能够记住父母的生日,并且能够给予祝福;80.1%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对身边的人给予关爱;对于“收受红包、药品回扣”的态度,认为“那是我该得的,不拿白不拿”的学生占3%,认为“不好说,大家收我也收”占13.3%,认为“看时机,如果查不到自己就收”占3%,认为“不良风气应当坚决抵制”占80.7%。由此可见,大部分医学生具有感恩之心,能够按照医生职业行为规范做出正确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情感冷漠,选择意向有违职业道德。

(三)实践方面

在感恩行为实践方面,47.3%的学生在家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27.1%的学生能够经常陪父母逛街,而主动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为17.6%,在重要节日给以前的老师发短信的仅有13.4%。通过进一步调查对比发现,尽管大部分医学生具备感恩意识,但在实际感恩行为方面有所缺失,存在知行不合一的现象。

三、现状成因分析

(一)周围环境因素

医学生学制长、课业负担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医学生职业理想逐渐从“治病救人”演变成“不捞点好处怎么能收回成本”,违背了当初立下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医务人员收红包、吃回扣,就医乱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医务人员对待病患态度冷漠,忽视与病患的语言交流,更不用说情感沟通等。这些现象不仅会严重败坏整个医务界的声誉,也可能对医学生践行感恩行为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因素

不少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重偏低的现象。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而美国为20%、德国为26%、英国和日本为10%~15%[1]。同时,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将专业知识与医学生感恩教育结合起来的教师为数不多。专业教师也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而人文学科教师,大多文科出生,没有医学教育背景,也很难将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此外,一些公共课程,如思想政治教育等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三)医学生自身因素

医学生多为理科出身,人文基础知识相对匮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医学生倍感压力,他们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努力获得奖学金、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以便在未来就业中获得更多砝码,而对专业知识之外,包括感恩情感教育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学习不够重视,不少学生选修人文课程仅仅是为了凑足学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缺乏践行感恩行为的意识。例如,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与父母联系往往是为了让父母支付生活费,而情感交流、关心问候等沟通较少。有的学生在校园内遇见老师也不懂得问候、问好。还有些学生看待事物的眼光自私而狭隘,把学校、社会所提供的一切看作天经地义。

四、对策建议

(一)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感恩教育实效性

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宝贵的,许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在回忆母校时,总是对自己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老师念念不忘。正所谓“片言之赐,皆吾师也”[2],教师的个人魅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而树立的感恩理念会贯穿他们职业生涯的始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人文社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医学本身的特点,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医德感恩文化。同样,医学专业教师也应当将感恩教育内化于教学内容中,采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大连医科大学的“无语体师”的教育活动[3],医学新生入学伊始,进行一次庄严肃穆的追悼活动,感怀遗体捐赠者的高尚情操,使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这不仅是新生入学的感恩第一课,也为以后接受其他形式的感恩教育打下了基础。其次,作为教师,应兼顾好科研、教书育人和晋升职称等各方面工作,关注学生成长,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条件有意识地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例如,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独有的解剖室和标本室,开展关于生命与健康的感恩教育,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妊娠专业知识、播放妊娠视频的过程中,可增加感恩教育环节,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4]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搭建感恩网络教育平台,建立以感恩为主题的网站、微博等,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网上评选“感恩人物”,拍摄感恩视频等。同时,将人文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课件、素材等内容上传,供学生自主下载、学习。

(二)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知行统一

将实践育人理念贯穿于感恩教育的各个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在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的表彰和奖励。

加强医学生专业实习过程的指导。医学生专业实习不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是对运用医学人文知识能力的学习。通过实习,接触大量鲜活的病患与医学事例,强化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服务意识。接触病患时,带教老师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耐心倾听病人描述病情,并运用适当的语言缓解病人的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全面完整地采集病史。在对病患进行各类检查时,对老人、儿童和妇女要注意方式方法,减轻他们的痛苦,拉近距离,得到病患的理解。通过实习中的每项具体工作,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牢固树立为病患解除痛苦的责任感。

利用相关重大节日,如世界艾滋病日、全国助残日、防治结核病日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乡镇医院、农村卫生所等,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了解基层的医疗卫生现状和群众疾苦,使其在实践中建立成就感和责任感。

(三)创建感恩校园文化,营造感恩教育人文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特殊节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寄送感恩明信片、播放感恩影片、评选“校园十大感恩人物”等。积极鼓励公益类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相投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组织,社团成员可以在彼此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受益。利用学生社团的这一特点,组建公益团体,如爱心协会、环保协会、义工协会等,举办公益活动,通过朋辈力量实现医学生的自我教育。

完善校园文化设施,提升校园设施环境的人文气息,传播先贤医德典范和高尚的医者情操。在校园内设计具有人文气息的建筑物,在学生上课的地点张贴古今中外著名医学家的肖像、生平事迹和格言。利用先贤的医德典范以及崇高品德指引医学生进入神圣殿堂,使之耳濡目染,内化为高尚的医者情操。

例如天津医科大学的“生命意义展室”,其创始人所捐献的器官和遗体捐献者的遗嘱陈列其中,每一位新生来到这里接受入学教育,感恩生命的意义,展开对于生命伦理和人文关爱的思考。这些带有医学院校浓郁特色的校园文化设施可以给人以正能量,激励广大医学生为医学事业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五、结语

医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医学生共同努力。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仁心仁术”、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医务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1]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82.

[2]曹冬雷.感恩“无语体师”: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实践[J].医学与哲学,2009(7).

[3]金仕琼.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2005(6).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B/OL].[2014-10-14]http://baike.so.com/doc/6725544-6939720.html.

[5]祁煜.医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7.

(编辑:王苑岭)

G640

A

1673-1999(2016)09-0101-02

何慧(1983-),女,硕士,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00)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6-04-28

蚌埠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路径研究”(BYKY1413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