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策略
2016-03-24邓新梅
邓新梅
新媒体背景下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策略
邓新梅
论述了阅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增强阅读文化意识对提高文化素质与道德水平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时代意义,剖析了读书风气日衰和产生“阅读危机”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策略。
新媒体;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策略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改善社会风气、增强人们文化素质与促进道德修养提高等有重要影响[1]。在电子读物日渐普及与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快速传播的背景下,网络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广为流行的新阅读方式。由于其独具的便捷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娱乐性等特点,只要手持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就能阅读,给人们带来了与传统纸质阅读不同且前所未有的阅读文本,在方便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给负能量传播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空间[2]。网络传播中涉及不少娱乐消遣的图片和声像视频等内容,对部分人群是颇具吸引力的,甚至因此形成了随处可见的所谓“低头族”。网络阅读相对于传统纸质阅读而言,无论何时何地都可方便地进行浏览阅读,受某些不健康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习惯于纸质文本阅读的“深度阅读”读书风气正在日渐衰退,并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与生活方式,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心的“阅读文化危机”。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弘扬健康的阅读文化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3]。事实上,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有必要对阅读文化的内涵与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一、阅读文化及其内涵
(一)阅读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概念涉及面非常广,从不同角度出发,会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一般认为文化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阅读文化则是一个群体在某个历史时期共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行为特征,如社会阅读氛围、阅读喜好习惯、阅读价值取向与阅读观念等,可反映出一个阅读群体共有的精神属性;其阅读兴趣倾向、阅读行为习惯等,可反映出一个阅读群体的行为属性。由此可见,阅读文化涵盖了两层含义:首先,人们阅读的内容是文化;其次,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仔细分析阅读文化的概念可知,阅读文化表现出以下的显著特征:一是阅读文化的时空性。任何文化都必须经过一个历史时期,并在一定地域环境空间形成,阅读文化也不例外。阅读文化也有一个从发生、发展、成熟到衰亡的过程,在阅读文化进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会因时代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阅读文化的地域性是很明显的,因受不同地域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自然会形成不同地域独特的阅读文化模式。二是阅读文化的关联性。一个社会的阅读文化与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文化等是紧密相关的,并且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阅读文化只是社会文化的现象之一,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而独立存在。很明显,阅读文化同样也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三是阅读文化的群体性。它是指一个群体共同形成和共同享有的阅读理念和阅读行为特征,因此阅读文化是依附于社会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阅读文化,并且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积累、传承和推广的。
(二)阅读文化的内涵
由上述阅读文化概念可知,阅读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4],从现实应用角度看,其涵盖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观念、阅读实践和阅读环境等3个方面。在三者关系中,观念是人的灵魂,阅读观念对阅读实践和阅读环境起着导向作用,阅读实践和阅读环境是受人们阅读观念支配与调控的。树立先进的阅读观念有利于提高人们阅读活动的阅读层次、质量与效益,提升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并影响人们的阅读倾向与阅读兴趣以及阅读心态与阅读意识。阅读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阅读活动总体积累形成的整体认识,带有明显的阅读价值取向性。阅读实践是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人们具体的自觉阅读行为,本质上就是借助阅读行为使信息得以传播和文化得以交流,使人们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阅读能力越强,信息传播越广,文化交流更具深度,所体现的社会意义也越大。制约阅读活动进行的所有外界因素总和称为阅读环境。阅读环境是直接影响人们阅读活动效果的,是实现阅读实践的重要条件,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阅读行为的良好情绪,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愉悦人的心情,静谧温馨与空气清新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宽敞的阅览室与舒适的阅读空间可以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环境影响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如在网络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丰富数字资源与良好周到的开放服务以及强大的搜索引擎,为人们的发展性阅读和文献资料检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种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活动,所获得的阅读效果会更好,其阅读的附加值也会更高。此外,阅读环境也包括阅读活动相关的软环境,如规章制度等,完善的阅读制度有利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阅读效果。
二、阅读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2014年“倡导全民阅读”又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实现中国梦要从阅读开始。梦想给人们带来希望、光明和前进的力量,有梦想人们才会历经磨难却坚定不移,面对挫折却不断前行,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前仆后继,奋斗不息,而阅读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展现了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艰辛历程,催人奋进,因为中国梦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希冀和理想。圆中国梦需要来自阅读的智慧和力量,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人们的智慧和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学习的最基本方式就是阅读,因此需要借助阅读打牢国家的文化根基。对高校而言,更应当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书香型和谐校园,通过阅读活动造就心灵高地,提升精神气质,并且不断创新阅读空间,汇聚阅读形成的强大合力使梦想成真。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不断向前的推动力,因此阅读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阅读活动方兴未艾,触摩纸质图书让人们感受到香书质感的滋润,翻阅电子图书让人们感受到时代脉搏的速度,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日益深远,正在汇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向建设书香型社会努力。
三、建设校园阅读文化的策略思考
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书香型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阅读的鉴赏能力、排解舒缓心理压力与陶冶情操增强素质有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阅读在人类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传承机制,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5]。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也给借助网络传播文化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网络文化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方面快速便捷,网络阅读也是阅读文化的组成部分,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能因为网络阅读中出现了某些如“快餐性阅读”“功利性阅读”“休闲性阅读”等观念或者现象就否定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加强对校园阅读理念的引导。由此可见,需要认真探讨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策略。
(一)统筹规划校园阅读文化建设
为将阅读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应从战略高度考虑,将阅读文化建设纳入校园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明确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建设实施方案中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步骤、评价方法,并建立指导校园阅读的长效机制。由于图书馆在阅读文化建设中拥有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独特阅读资源优势,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阅读文化建设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指导作用,目前多数高校都是由图书馆具体负责实施的。良好的阅读氛围既便于将校园阅读活动开展起来,也便于从制度上鼓励师生多读书,使读好书的读书风气与日俱增,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并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读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应进一步激发师生读书的热情。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1972年就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并在1995年宣布将“世界读书日”定为每年4月23日,向全世界推广阅读,让图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推广阅读方面,英国是做得比较好的,由于政府重视,他们将阅读日提早到每年3月6日举行,并在网上举办作家讲座等与阅读有关的各种节目。在中国,早在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与国家科委等9个部委就联合发出通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并将其视为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可见,开展阅读活动是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统筹的发展战略规划,阅读文化的建设是很难持续进行的。因此,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必须有顶层设计,将阅读文化建设纳入统筹规划之中。
(二)大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阅读氛围积淀而形成的,营造校园良好阅读氛围的关键在于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首先,发挥领导层的阅读表率作用。199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掀起“阅读挑战行动”时,亲自发表了以“为美国的教育,行动起来!”为题的演说。在中国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领导干部做读书学习的表率。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老师更应努力为学生们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热爱阅读,加强人文修养,处处为人师表。其次,重视文化景观建设。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书香环境,如在校园恰当位置悬挂文化名人的励志名言与画像,介绍当今大师级人物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等,充分体现文化气息。高校图书馆更应发挥其在阅读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如室内环境装饰、温馨提示、服务是否周到、环境是否幽静雅致等都关系到图书馆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人们阅读的效果。再次,强化图书馆建设。如加强阅读环境与阅读资源建设、提高图书馆藏质量与优化馆藏阅读资源结构等。事实上,图书馆是阅读资源中心,阅读效果与书籍内容优劣紧密相关,阅读品位低的作品无助于阅读者提升意志品质、了解社会与激发正能量以及鼓舞人们的斗志。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有甄别书籍优劣的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向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兴趣,激发阅读热情,提高阅读鉴赏能力,逐步达到使阅读活动参加者能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重塑自己,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阅读氛围。
(三)切实加强对阅读活动的宣传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阅读功利化与休闲化、纸质书籍深阅读被网络浅阅读替代以及阅读量减少等现象,有必要强化对阅读活动效果的宣传,借助传媒传播社会正能量。阅读文化氛围营造应当充分发挥传媒的传播作用,如广播、校园网、自编刊物、报纸、手机短信等都是传播校园阅读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对人们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阅读活动开展有重要影响。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传媒平台交流,不断扩大校园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四、结语
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是一个关乎中国梦实现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强化阅读活动的传播,既关注阅读潮流的变化趋势,又突出文化底蕴的教育特色,才能为构建校园阅读文化提供内力支撑。新媒体时代给校园阅读注入了新鲜血液,只要进一步净化校园网络阅读环境,规范包括网络平台在内的各种阅读平台,就能在全民进入社交网络的新时代背景下,使可选择的阅读空间更广,阅读更贴近现实生活;也使人们更能感受到丰富的阅读资源库所发出的书香气息,领会到崇尚学习与阅读是建设书香校园文化的基石。
[1]王月娥,郑英杰.试论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J].图书馆,2013(3).
[2]周宗辉.新媒体时代下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2).
[3]王龙,张志雄.阅读文化建设三题[J].中文信息,2014(11).
[4]王静美,朱明德.中俄公民阅读文化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5]周宪.重建阅读文化[J].学术月刊,2007(5).
(编辑:文汝)
G122
A
1673-1999(2016)09-0092-03
邓新梅(1969-),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图书馆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信息资源化及其管理技术。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