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中外比较分析

2016-03-24许艳芳

关键词:公允会计准则计量

许艳芳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中外比较分析

许艳芳

会计计量属性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直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内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监管力度、社会体制和企业信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我国公允价值使用,需要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公允价值创新研究及应用,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以及加强外部审计。

公允价值;比较会计;会计

一、已有研究概述

Canning于1929年最早提出公允价值基本思想,他通过对资产进行定义、计价以及确认资产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初始定义,形成了公允价值理论的雏形。据我国学者研究[1],20世纪60年代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逐渐从确认向计量发展。以E.D.Edwards和P.W.Bell为首的学者倾向于重置成本的使用,即区别存货已实现收入和现行成本,并强调非货币性资产现行成本的变动。井尻雄士根据收入确认原则,认为资产的增值不属于合法收入,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才是恰当的。只有在处置资产时使用重置成本才不会因公允价值弹性过大而影响计量的有效性。Sterlin主张完全放弃历史成本,倾向于使用市场价格。而White和Morllis均在相关文章中得出了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Chatfield提出“目前计量财务状况的重点已从原来购置成本转向现实价值,从销货时点实现收益转向一旦能做出客观计量就确认利润”。这一观点已经非常类似于当今的公允价值主流观念了。

Sterlin、Parker和Friedman通过实证分析模型证明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相较于历史成本的优越性,然而也有学者通过不同的实证模型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由此可见,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在实证界存在较大分歧。一般认为这些差异是由实证分析模型以及数据的选择不同引起的。

二、相关机构

(一)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以下简称IASB)最早在1996年发布了IASC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其中便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IASB曾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情况做了2次结果不同的梳理,分别以“是否讨论公允价值”和“是否要求应用公允价值”为标准进行划分。对公允价值是否进行必要讨论,主要是根据各项准则中的条款进行具体论述。是否应用公允价值,也主要由准则中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IASB一直致力于推进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统一。2008年严重的次贷危机之后,公允价值的使用一直处于舆论中心点。然而IASB并没有因为公允价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不足而因噎废食,而是对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使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2011年5月,IASB在长期研究和原准则的基础上,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这项准则的发布,标志着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式的统一与规范,并对2008年金融危机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修正,从此国际会计准则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美国会计准则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会计法规就规定了针对如租赁、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等特殊交易的一些细则。当时的资产获得方比较排斥以转让方的账面价值来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资产,认为应当采取交易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后来所发布的29号意见书,在其中的条款中规定:会计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应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这说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肯定。

1991年12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merican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以下简称FASB)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初始定义。通过1996年和1998年对概念的不断完善,2006年9月最新的准则颁布之后,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使用进行了一系列规范。这些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各项进行会计处理。对相关金融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和信息披露方式的具体使用进行了约束,强调了交易市场和最有利市场的概念,结束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繁多,不具有可比性的时代。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会计的一致性、相关性和可比性,拓宽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企业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长期资产减值及企业合并中,在原准则的基础上融入公允价值相关条款,形成新的准则发布,并制定统一框架。

(三)中国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该定义与IASB和FASB的定义相似,均强调公平、有序、有效的市场环境,能够发现有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痕迹。同时,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还要区分“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概念,同时避免出现胁迫交易和关联方交易引起的交易价格不公允的情况。此外,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也规定相关资产、负债项目或相似资产负债项目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时,需要使用估值技术进行会计确认。

我国公允价值的使用,起源于资产评估的需要,经历了引入—弃用—再引入3个阶段。1998年6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中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公允价值正式在我国会计政策中出现。然而在2001—2005年期间,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交易市场,操纵利润等舞弊事件频频出现,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财政部通过修订和发布会计准则条例,回避了公允价值的使用。2006年之后,由于我国交易市场状况明显好转,财政部对于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和健全,我国又重新启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次重新启用,财政部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拟定和公允价值的运用中,充分而全面地考虑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独特的企业体制和特色鲜明的金融会计环境,使公允价值的应用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2011年浦发银行的财务报表为例。由于之前年度的抵押质押所引起的债务问题,自2011年8月起,长江证券将所欠浦发银行的共计5.74亿元股票支付完成。长江证券借壳上市之后,浦发银行持有换股后的1.8亿元股权。2011年浦发银行的半年报显示,其所拥有的1.8亿股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报,初始成本5.74亿元,折算每股仅3.19元。对于这部分股权,公允价值期末列报为5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额增加了32亿元。之后,浦发银行2011年第3季度的季度报告显示,这部分股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额增加了36亿元。由于这项股权占浦发银行所拥有的股权的绝大部分,所以这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是由于长江证券股权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引起的。

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长江证券的股权,在浦发银行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与浦发银行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报表中的列示额,已经相差1倍之多,而公司却缺乏必要的对于公允价值的假设和依据。与此同时,长江证券在2010年底之前并未上市,浦发银行所持的股权也不能确定是否根据长江证券的净资产计算或者依照估值计算来确定公允价值。由此可知,不同的计量方法与估值方式导致的计量结果差异非常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了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确定及有效使用。

(四)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比较

根据以上公允价值的概念,可以发现其相关性和趋同性。各大会计准则都强调公平的交易市场,要求交易价格公正有效和参与者自觉自愿。同时,以权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等为主要方法的估值测试技术计算得出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确切来说,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种近似的交易价格,其中存在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总体看来,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各国基本国情和基本经济市场的具体情况。以中国为例,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十年来各方面飞速发展,但经济市场状况不够稳定,不可控因素较多,也没有足够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操作利润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频繁出现,难以保证公允价值的质量。因此,我国公允价值的概念,强调“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有序交易”,强调交易价格的公平公正,目标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确保达到“公允”的目的。

三、国内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差异分析

(一)市场经济环境的差异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短短几十年,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健全。由于缺乏足够健全的法律法规束缚,操纵利润、内幕交易等恶性行为频繁发生,影响恶劣。可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时间长,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健全完善,对公允价值等相关计量方式的运用相较于我国更加有效。市场经济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证券市场缺乏有效管理,使得会计信息质量难以达到要求,制约了我国各项会计政策的实施,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很难得到有效应用。

(二)监管力度的差异

我国各项经济法规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管理较为松散,给舞弊者提供了违法违规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温床。加强证券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是当前我国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前提。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给舞弊者以可乘之机。

(三)社会体制的差异

社会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也限制了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有效使用。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使用。我国的经济金融市场,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监管和控制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也就很难足够有效。

(四)企业信用的差异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也不够健全,存在很多漏洞。各类企业也鱼龙混杂,企业信用水平,资本投入和生产规模等各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市场交易中,很难避免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与信用评级较差的企业进行交易获取的交易价格,一方面要防范这类企业出现信用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避免这类企业因自身利益对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估计,这也就阻碍了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

四、对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若干建议

(一)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公允价值创新研究及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上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在这样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制下,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应用也要求顺应市场体制的变化而有所创新。在现有公允价值理论上,加强公允价值的创新,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对公允价值进行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应用,无疑可以促进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有效应用,满足各类市场参与者的需求,促进市场高效发展。

(二)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在我国现行的准则中,虽然对公允价值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计量方式和使用范围都做了一些规范,但是相对较为粗略,细节方面不够到位。加强我国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将公允价值相关理论与我国特有的市场机制相结合,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市场制度,制定出更加严谨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在现阶段是相当必要的。

(三)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

只有信息化程度高,获取信息更为便捷,才能获得充足及时的市场信息,从而获得更有效的交易价格,实现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有效运用。同时,实现财务系统信息化,才能更为高效地实现有效估值,促进各方的信息有效交流,避免信息失真,加强估值方法的可操作性和估值结果的可靠性。

(四)加强外部审计

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有效执行监督管理,主要取决于外部审计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扩大我国审计核查和信息披露范围,添加相关审计项目,革新相关测试方法,明确公允价值审计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限制公允价值的误用及滥用问题,促进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有效实施[2]。

[1]盛明泉.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张勇,冯硕.公允价值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应策略[J].审计月刊,2011(1).

(编辑:唐龙)

F231.5

A

1673-1999(2016)09-0059-03

许艳芳(1993-),女,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会计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

2016-07-15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与框架设计探析”(ACYC2015155)。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准则计量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