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的网络资源应用

2016-03-24胡凼

关键词:思政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胡凼

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的网络资源应用

胡凼

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先学后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交互性和公共性,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量大可选的优势改变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翻转课堂;高校思政课;网络资源应用;自主学习;素质能力

当前,教育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化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我国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和教育观念等产生了全方位深远的影响,也对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随着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翻转课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内涵,对能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翻转课堂的内涵与其功能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ClassModel)简称颠倒课堂、反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以教学环境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前提,在明确教学任务后,任课老师向学生提供以视频资料为主要教学资源的学习课件,学生通过对老师提前准备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而获得教学信息,师生在课堂上一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检验释疑、观点碰撞和交流互动而达到教学内容的内化和升华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概括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课前预知教学信息、课堂检验内化教学内容”[1]。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视频和相关练习,了解和掌握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再在课堂的有效组织下实现知识迁移和技能应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展其自主性空间。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是课堂讨论、交流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具有“课前传授+课堂内化”的优势。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已有学习目标,他们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得的一个重要渠道,更是他们的一种求知手段,是他们学习、交友,与社会接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在观念更新、学生主体地位和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改进[2]。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内外模式,将如何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的“灌”转变为学生的“取”。“作为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需求的移动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和大规模开展的现实的可能性。”[3]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拥有可以随时上网冲浪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智能移动电子设备学习教学视频,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资源的整合和互通。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响应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志趣性和交互性等时代特点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教条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思维僵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求真、发扬个性的作用[4]。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枯燥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颠倒的。在翻转课堂上,一般会让学生在上课前事先学习视频,学生自主地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学习内容、学习节奏等,教师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争论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富有成效的教和学。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自由讨论、焦点辩论、分组合作、主题演讲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他们通过讨论问题达成共识,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将观点与实际相联系,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5]。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针对性指导,达到“提高出勤率,提升抬头率”的效用,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优化与和谐发展。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上课经常睡觉、玩手机、看电影,“与学生没有交流,课堂气氛沉闷”以及“纸上谈兵”等现象。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多元化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从单调的讲授中解脱出来,还学生真正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其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交流互动学习活动。

二、网络资源在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具有处理数字化、传输高速化、信息海量化以及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6]。处于信息社会中,教学设备中已经有了多媒体,而教学资源中,我们不仅能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资源,也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中,包括了PPT、Word、Excel、Flash等,通过使用迅雷、Flashhunter来搜索想要的网络教学资源[7]。网络使得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可能和趋势。

(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灌输模式,使学生不再盲目地被动学习。由此将引发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分配、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革,从而实现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的“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经验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因此,教师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和培养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高校思政课受学生欢迎和喜爱,需要增加其翻转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首先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既符合翻转课堂需要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材料,直接使用或将其制作成PPT文件、卡通动漫、Word文档,甚至做成微视频移动课程。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搜集、剪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内容、钱学森的五年归国路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选等视频资料,使大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这些伟大或平凡的人所树立的远大理想和人生坎坷,为自己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理想打下思想基础。在学生辩论和教师解读中深化大学生对树立崇高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不再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讲授基础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协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上。在互联网平台上,高校思政课由“教好带动学好”向“好学带动学好”转变。

(二)以师生交流互动为主要形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初期,教师提前搜集、整理、编辑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音频、视频等资源,甚至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视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共同探索前进,要求学生搜集并归纳相关学习材料,学会在组织和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建立新知识和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联系、思考及与师生协商探讨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事先准备好足够的视频图片等教学材料,让学生浏览课程内容、把握教学环节、适时更新学习目标。翻转课堂教学在课程安排上要做到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效整合,使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与学中,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教学中,有学生把在网络上找到的和老师提供的“论十大关系”“大国崛起”中关于苏联工业化成就、“穷棒子社”、“复兴之路”第三集等视频,根据课程内容剪辑并配音成一个图文并茂、整洁美观、完整的新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汇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拓展。学生在学习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不受空间、时间、人数的限制,师生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畅所欲言、交流学习心得。

(三)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实时共享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细化知识单元容量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流资料,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发表所思所想,与同仁切磋研讨形成共识;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中的共同问题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进行集体备课,拿出措施,为学生答疑解惑[8]。节省人力物力,集思广益,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高校思政课资源共享与创新。建设高校思政课资源库,分工收集、编辑与翻转课堂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材料,制作高校思政课网络课程、PPT课件、移动课程、微视频等,编写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配合高校思政课主干课程群、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带动高校思政课教学队伍共同开发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优质示范课程,创建符合翻转课堂特征的云平台和云资源。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和发展道路的教学中,可以组织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如搜集、汇总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中国成长经历、苏东剧变以及战后70周年纪念活动等方面的相关材料,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借鉴牛津、剑桥、哈佛、北大、清华等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利用其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MOOC等制作成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库。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说课等形式,发挥传帮带和优势互补的作用,搭建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9]。

[1]张德成.高校翻转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重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

[2]章延杰,邓小清.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3]查代春.3G背景下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崔萃.“翻转”与“传统”融合的高职课改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5(6).

[5]叶青,李明.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1).

[6]何清文,黄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前沿,2008(10).

[7]周红春,梁静.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6).

[8]蔡开炳.谈谈多媒体、网络与政治课教学[J].时代教育,2012(12).

[9]张敏.“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5).

(编辑:刘姝)

G641

A

1673-1999(2016)12-0113-02

胡凼(1975-),男,硕士,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

2016-10-26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室”(SZZGJH1-1-2016-3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