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的物流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6-03-24方刚李飞凤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人才

方刚,李飞凤

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的物流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方刚,李飞凤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物流产业呈现出快速集聚发展的特点。职业院校承担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走向了集团化办学道路。阐述我国物流人才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物流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物流;人才培养

一、“互联网+”与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通过跨界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行业的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边际效率递增、商业运营模式创新,而形成的新经济形态。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战略。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数据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跨界融合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意义。

(二)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是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经济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实践产物。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互联网+”强调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将其运用到职业教育集团领域,必将有力促进集团内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市场驱动、高职引领、产教融合、互利共赢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可能[1]。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物流人才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现代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快递行业近几年来呈现出野蛮增长的态势。除了马云创建的菜鸟网络之外,诸如及时配、点对点、众包等模式层出不穷。可见,“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物流科技促进了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新旧更替。在庞大的物流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每天都发生着高频度的交换和流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物流领域的角逐从“最后一公里”走向“最后一百米”。时下,我国物流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度比较低,在网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还存在着信息和物流盲区。随着“互联网+”向各个行业领域不断渗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物流产业,包括“互联网+”物流创新企业,都必须跟进时代、顺势而为,才能满足时代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物流产业起步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物流人才需求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据资料显示,中国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以30倍的速度增长,产业链所需的相关服务人才将达到600万人以上。截至2015年,我国对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达到每年7万人左右,物流技术和实操人才需求量为每年6万人以上。依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职业院校培养输送的物流专业人才体量远远落后于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尚未达到企业实际需求的三分之一。

(三)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从当下物流企业的人才现状看,在现代的物流企业员工中,敢于打破常规、提出质疑、勇于创新的人才不多。这给传统的职业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物流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跨界融合型”高级骨干物流人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引发的行业细分,使得冷链、医药、危化品物流等逐渐从物流行业剥离出来,成长为新的物流业态。从事这些新业态工种,需要具有扎实的物流基础知识和配套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财务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因此,“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及时跟进市场人才需求,调整物流人才培养方向,拓展新的专业类型,切实推进“产教协同”,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物流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物流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产业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

从市场实际需求来看,规模小、实力弱、效益低的物流企业与“互联网+”的信息化融合度较低,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简单,缺乏科学长久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规划,物流人才紧缺,内部治理与外界经济发展脱节,市场物流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2.物流产业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

一是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陈旧。企业吸纳的物流人才,半路转行的多,理论和实践基础薄弱,专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少。二是高级骨干物流人才短缺。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已进入迭代和换挡期,企业转型发展和升级进位需要大量高级骨干专业人才。三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足。在“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应及时跟上时代发展需求,减少仓储和配送比例,降低物流成本。“一岗多能”的人才需求对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解决措施。这就需要教师对角色定位进行转变,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将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每次活动时向幼儿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且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记录,以此来了解、分析幼儿活动参与的实际情况,同时不断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物流产业人才发展市场不规范

一是政府部门职能发挥不足。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基本定位是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好、监督好市场规则,是促进市场规范运作的基本保障。当前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未制定出贴近市场实际的行业标准,导致物流产业人才发展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准入门槛和人才技能鉴定标准,影响了职业教育集团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二是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我国物流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规模不大,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观念转变不够,人才培养意识不强,经费投入有限,难以及时跟上时代发展需求。三是缺乏互联互动。培训市场混乱,培训管理体制不成熟,资格鉴定不规范,企业内培少,缺乏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互联互动,造成市场整体混乱。

(二)职业教育集团物流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物流人才教育培养理念陈旧

“互联网+”强调的是跨界融合、互联互通。而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强调的是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也只是让学生动手来验证课堂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整合“互联网+”、物流集成系统技术、信息仓储技术等,缺乏融合互通思维。大部分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2.物流教学内容同质化情况普遍

一是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趋同。同类高职院校尤其是职业教育集团,其院校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人才产品脱离市场需求。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普遍,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脱离了经济区域的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产品与行业需求脱节,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物流人才培养手段和方法单一

四、“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的物流人才培养实施建议

(一)物流人才市场发展的实施建议

1.科学规划,积极营造物流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科学制定人才发展方案。在“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企业应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制定企业物流人才引进和培训方案,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对接市场人才需求,推进物流产业创新与结构重组,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打造骨干物流人才团队。依托政府主导作用,借力“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推进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通过在职培训和派遣深造等方式,积极打造骨干物流人才团队。

2.多元合作,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依托平台,建立基地。依托“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联合职业院校、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推行多元投入合作模式,把职业教育集团牵头院校建设成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4]。二是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多元投入、权属明晰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依托地方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构建职业教育集团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库,完善集团内物流人才培养及企业员工培训体系[5]。三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实施在校培养与在职培训“双培工程”,加大高级骨干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员工操作技能,提升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综合能力。

3.加强引导,切实规范物流人才发展市场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政府牵头,联合职业教育集团、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对接国际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物流行业准入标准。加强政府市场监管,推行行业自律,净化行业发展环境,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二是扩大人才市场规模。制定地方物流产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时吸纳职业教育集团内优秀毕业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配套资金支持,做好先期人才储备,逐步扩大物流专业人才市场。三是加强互通互联。由政府主导,整合集团内各方资源,建立健全物流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平台,推行集团内资源共享、互联互通。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资金支持和行业资源协助的方式,实现合作各方互通互联、互利共赢[6]。

(二)职业教育集团物流人才发展的实施建议

1.立足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转促”,转变职业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集团内职业院校为基地,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提高物流人才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促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一是设置个性化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标准,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专业特征,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紧跟时代要求,及时调整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二是建立“翻转课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注重理实结合。职业教育集团内各参与方主体,实行“人才互聘,学分互认”的学分转换机制,建立学分银行。三是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开发学生的实操能力,积极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准确把握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树立现代物流理念。统筹物流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现代物流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物流思维,强调理实结合,学以致用,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加强人文教育。强化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准确把握重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人才需求市场导向,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人才质量的平衡点。深化校政、校企、校校等多元合作,推进实施师资互聘,资源共享,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切实提升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

“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是企业人才需求跟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物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企业和职业院校面临着创新发展与结构重组的挑战。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市场需求为驱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积极为物流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转促”[7]。

[1]陈斯卫.职教集团平台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4(12).

[2]杨云飞.“互联网+”时代:物流人才培养方式如何变革[J].现代物流报,2016(1).

[3]徐国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J].职教论坛,2013(7).

[4]王冠.集团化办学: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4(6).

[5]张琳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多元主体运行的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6]刘彦霞.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现状及反思[J].职教通讯,2014(8).

[7]陈会玲,刘向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优化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3(7).

(编辑:刘姝)

G647

A

1673-1999(2016)12-0110-03

方刚(1979-),男,硕士,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01)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物流;李飞凤(1978-),女,硕士,淮南联合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2016-10-20

2016年淮南联合大学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研究:以淮南职教集团为例”(SK2016A083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互联网+物流人才
人才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