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农民工生存状况与社会影响*——以无锡为例

2016-03-24张红阳孙伟红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浙江台州38000迁安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北迁安064400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民国时期农民工

张红阳,孙伟红(.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浙江台州38000;.迁安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北迁安064400)



民国时期农民工生存状况与社会影响*——以无锡为例

张红阳1,孙伟红2
(1.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2.迁安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北迁安064400)

摘 要:民国时期,苏南地区出现了大量走向城市的农民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高、职业收入少、日常支出多。他们来源广泛,难以融入城市,但在客观上推动了那个年代的人口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当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意识到:首先,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因素;其次,要创新农民工服务与治理理念;最后,推动农民工本土化就业是实现农民工增收与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农民工;民国时期;社会影响

民国时期的农民工是特指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城市化激变下流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群体(不管他们是否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类似于今日中国的民工潮。[1](P2)农民作为我国当代社会中弱势群体的重要输出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历史中同样不那么如人意,“贫穷”“苦难”是对他们生活的最贴切表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民国时期选择进城务工,寻找另一种生活,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民工向城市的聚集,就没有近代苏南地区及全国范围内城市的繁荣。同时由于受帝国主义压迫,近代工业化步履维艰,无法完全接纳规模日渐庞大的农民工,造成那个年代一系列的“城市病”。研究民国时期农民工现象如同了解农民工群体变迁的初级阶段,对于我们认识当代农民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国时期无锡农民工产生的原因

近代社会(1840-1949),西方坚船利炮的轰炸,惊醒了一批中国的仁人志士,以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开端,中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安庆内军械所、金陵机器局等相继建立。1897年,杨宗濂等人在无锡创办业勤纱厂,成为近代无锡商办的第一家工厂。之后1901年茂新第一、第二面粉厂陆续建成,无锡近代社会一步步迈向工业化。进入民国时期,无锡政府对兴办工厂,发展民族工业给予极大鼓励,这种鼓励以提供钱财的方式表现尤为明显。从地理上看,无锡处于上海附近,以上海为中心,周边城市不同程度依靠上海繁荣的工商业而迅速发展。因此,无锡工业发展才能施展其无尽的活力,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苏南地区因为无锡工业发展稳居全国工业中心之位,工业的发展为大量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岗位,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他们的到来促使无锡工业化一步步走向成熟。

民国时期,无锡农民工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比较重视“回归”本土,回归家乡,没有大的困难,他们总是愿意坚守在自己的家乡。而民国时期,苏南地区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P206)在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数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人口基数急剧增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据薛暮桥调查,无锡荣巷3个村全劳力(男15~65岁、女15~60岁) 181人,总耕地面积190.3亩,每劳力可耕6亩,理论劳力需要量31.7人,理论劳力剩余量为149.3人。剩余劳力占全劳力的82.5%,[3]这些剩余劳动力则形成了失业群体,无锡这样的城市成为了周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目的地。况且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经营方式时常因为战争而突然中断,自然经济遭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创,农业的经济基础被破坏。农民不堪沉重的赋税而被迫流入城市也是无锡农民工产生的因素之一。战乱与沉重的赋税使农业遭受重创,一部分农民为了生存开始背井离乡走进大城市。

二、民国时期无锡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一)无锡农民工的劳动状况

1.劳动时间

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劳工史上,中国民工的工作时间之长是稳居第一的。民国时期,无锡发达的工业建设当然也离不开一群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存在。[4](P369)

表1 无锡工人每日工作时间统计表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无锡男工、女工日工作时间以11、12小时为主,有的行业的男工日工作时间竟然达到12小时。对于男工而言,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江南丝织、纺纱业的发展当时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的,除了殷实的资本积累和良好的管理政策等条件外,延长劳动时间也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1926年丝厂女工在向无锡各界发出的《哀告书》中控诉说:“世上工作最苦者,惟我们丝厂女工,到那冬天极冷之时,早上四点钟就要上工,如迟一些便不许进门,不准上工。到那夏天极热,晚上要7点才肯放工。厂中做了14小时,回家还要做家务”。[5]无锡农民工劳作时间非常之长,甚至接近于我们今天工作时间的2倍,而且时有工厂老板故意延长工时,却没有额外工资。迫于生计,工人们只能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2.劳动强度

民国时期,从农村走向城市谋生的农民,大都没有多少技能,也没有掌握太多的知识。薛暮桥调查的荣巷三村,在离家人口中,16~35岁的青壮年比例只占男子的10.6%,女子的21.2%。75%的户主或长男都在无锡、上海、苏州、常州等都市谋生,外出时间也不只是农闲,而是一年中有十一个月去充当店员、工人或苦力。[6](P180)以男性苦力为例,从事最多的行业就是人力车夫了。最初从事人力车夫,需要人力车一辆,受经济能力限制,他们只能向车行老板租,还要交保证金。在无锡,“每辆车保证金五斗至一石米”。[7](P101)人力车夫背负着保证金及每日租车金,不得不夜以继日拉车,除此之外还要养家糊口,因此劳动强度之大可以想象。天气恶劣时,他们的生意能好些,双手、双脚不停奔波着。而他们也是人啊,天气的摧残加之不断的体力消耗,每拉完一趟,他们瘫在那里,大口喘气,拼死拼活只为填充腹中的饥饿。恶劣的饮食条件,以及过度劳累经常会让他们体力透支,日积月累,疾病便靠近他们,尤其是对心和肺的伤害:“不论年壮力强的车夫,倘继续10年的拉车生活,没有不发生肺病和冒血而死亡。因为天天在路上奔波,心肺早已震荡的非常厉害,故肺病和冒血也是当然之事……”,[8](P96)死亡是他们最后的命运。

(二)无锡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1.物质生活

我们可以从收入与支出两个角度来了解当时无锡农民工的物质生活状况。首先,收入状况是农民工生活质量提升的基础,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工的职业格局。农民工工资水平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技术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过去的研究侧重于在道德层面上对资方进行谴责,而对技术水平对工资的影响这一点却比较忽视。一般而言,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企业会更加青睐于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劳动报酬的多少也越来越受到技能水平的影响。

表2 棉纺业小型纱厂工资标准基数表  单位:元

表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技术水平高低决定工资多寡的情况,技能等级越高获取较高工资的主动性越强。“量才给值”于是成为了当时决定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农民工就可以通过增长技能,发奋努力,实现工资的提升。就理论而言这是可行的,但普遍的情况是民国时期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工资水平。而且,当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全面垄断,通货极度膨胀,物价飞速高涨,微薄的工资收入又常常被克扣掉一部分,这就给本来已经很低的工资水平雪上加霜。[9](P42-56)

其次,支出结构便于更进一步了解当时农民工的消费内容与水平。人类要生存,衣、食、住等物质资料是必需的,从这几方面能够判断出这一类人的消费水平。20世纪初,中国贫穷落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活在农民工聚居区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更是饥寒交迫。1933年1~12月对无锡100多户农民工(包括食品工人、纺织工人等)的衣、食、住等方面所做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年每家消费224.641 元,[4](P687)各项生活费分配情况见表3。

表3 无锡农民工的支出构成

表3反映了无锡农民工的支出构成。除了食物必需外,他们用于穿衣和住房的费用极低,劳动所得的工资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能填饱肚子也许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伙食上,半年他们都见不到一点荤腥;穿衣方面,能遮体就满足。住宿更是多人拥挤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冬冷夏热,潮湿,又不透气。民国时期,无锡工业社会发展的成绩是我们无可否认的,但对这些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农民工生存的物质条件却十分低下。时为工业中心的无锡尚如此,其他地区的农民工就可想而知了。

2.精神生活

物质资料的追求是农民工生存所必需的,而精神生活对农民工的支撑作用也不可忽视。长期以来,工厂的管理者对工人们只管手脚,不管头脑。干着苦力活,吃着烂菜叶,住着恶劣的农工棚,还有维持生计的压力,往往会让他们变得心理压抑和苦闷,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没有时间去获得精神的交流与沟通。20世纪30年代,对无锡147家纺织工人所做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家用于娱乐交际的费用在各种费用里是最少的。“生活费如果看作1,各种杂费则占生活费的5.93%,而娱乐费用则占各种杂费的0.18%”,也就是说娱乐只占生活费的0.00010674%,生活的艰难让他们很少有想到精神享受,还有就是当时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低,民国时期,据调查,无锡农民工“能看白话报者”与“能写白话信者”,合计共311人,占调查人数的17.36%,[4](P733)也就是说大半的农民工是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他们追求业余爱好的可能,看书、音乐等精神食粮他们难以企及。精神空虚的他们难免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无锡农民工的来源与融入状况

苏南作为当时全国工业发展的“排头兵”,不仅吸引大量的本地区的农民工,同时也成为其他地区农民工的“众矢之的”。《保工汇刊》记载“无锡工人省籍”如下:

面粉:无锡、安徽、上海、江北、山东;

铁工:无锡、山东、江北、安徽;

纺织:无锡、苏常、上海、安徽;

织绸:无锡、苏常、浙江、上海、安徽;

印刷工:上海、宁波、浦东、广东。

该资料统计,“本地人约占百分之三十,近乡人约占百分之二十七,他省人约占百分之四十三”。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无锡农民工来源的多样化。[10]苏南本地农民工最具优势,而苏北地区以及外省的农民工的数量则相对较少。

那么,当时众多的农民工是否全面融入到城市社会中,最终成为城市的一份子呢?情况不容乐观。从乡村的人口流动情况来看,当时虽然有大量农民离村,但是回乡的村民数量也不少。在陈翰笙调查的11村中,“解放前迁入进出的共101户,其中做雇工和租田种而安家的、或解雇后失业回家的24户,占23.76%:由于经济困难外出谋生或在外无法维持生活而回乡的50户,占49.51%。”[11](P325)这就表明,在全国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历史背景下,农民工要想在城市中获得稳定的职业非常困难。而且,文中也提及,城市中的大量工作对于农民工存在技能与知识的要求,一旦农民工在这两方面无法获得突破,在城市中的适应与融入就会遭遇不可避免的挫折。因为,农民工要想真正地融入城市中并在城市中立足,必须掌握在城市中安身立命的职业技能,不能在职业稳定与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增强经济实力与社会资本,城市融入是非常困难的。

三、民国时期无锡农民工进城的社会影响

(一)积极影响

民国时期,一群为谋生计的农民工离开乡土,流入到无锡。为无锡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人口促进了近代无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无锡的城市化进程。一般认为,城市化是指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1900—1910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为996万人,1938年则增至1089万人,[12](P269)这仅是粗略统计,当然这些数字所代表的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外,很大一部分则是外地打工者的流入数量。还有根据《无锡史志》等资料的统计,1917年城区人口为101167人,1928年为171124人,1933年为171256人。短短几年时间,无锡人口一直处于增长趋势。近代无锡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无疑为无锡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的较长时段看,乡村外出人口是逐年增加的。社科院经济所在进行第二次无锡调查时,对三个调查年份的外出人口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外出人口多数是劳动力,特别是男劳动力,占常住人口劳动力的比重也比较大。这表明,在当时工业化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外出打工人数的上升促进了人口的城市化。[13](P87)

“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14](P203)城市相比较农村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比农村更先进的文化水平,比农村更开放更前卫。民国时期,到无锡谋生存的农民工大都来自偏远穷困的农村,由于受历史、政治、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故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旧思想、旧观念以及封建陋习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根深蒂固。当他们走进大都市,耳濡目染,城市给他们脑子里灌注了新鲜的血液,在这种环境里他们接触了新的事物和思想,逐渐的他们打破以往农村封建礼教束缚,以开放的胸襟接受城市文明带给他们的精神洗礼。正如列宁所说:“与居民离开农村走进城市一样,外出做非农业的零工是进步的现象,它把居民从偏僻的、落后的、被历史遗忘的穷乡僻壤拉出来,卷入现代社会的漩涡中。他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15](P527)同时,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流动群体,他们也可以把自己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传递给他人,尤其是他们在农村的亲戚好友们。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桥梁。也就是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方面在经济上的成功可以缩小与城市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通过在城市中开阔眼界,接触全新的社会观念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由于这种交流是互动的,农民工所代表的乡村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这就自然而然地推动着那个年代的经济与文化层面的城乡一体化。

(二)消极影响

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空间都有一定的承载力,城市也不例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无锡,在一定的生存空间里要负担更多的人口,必会产生各种城市问题。首先是环境的恶化。前面我们提到这些外来农民工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住所,大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棚户住宅简陋黑暗,“门高不及肩,察其外观,席草为盖粪土为墙,瓮牖绳枢。支木为床,筑土为灶。空气污浊,黑暗无光,斗士之内,聚居着七八口,少亦二三口”。环境亦极端恶劣,陋室之外,“沟渠纵横,粪污狼藉”。[16](P25)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冬天还好,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疾病乃至瘟疫流行也很难避免,他们随身携带的病菌很容易传染到其他人。可见,农民工的到来对无锡的为生活环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乞丐问题历来是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世界列邦皆有之,而我国为独多”。[17](P5472)民国时期,来到无锡的农民大都文化水平较低,自身没有多少技能,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年轻气盛的还可凭借自己一鼓蛮劲勉强度日,而年纪稍长的而又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时日不长便流落为乞丐。还有一些自来到无锡由于身无分文,没有找到一份糊口的活计,一开始便沦落为乞丐。“崇安寺大雄宝殿阶上,为乞丐之俱乐部,终日坐卧其间。约有20人,黄童黑叟,怡然自乐”。[18]这只是无锡的一个乞丐群,在一些公园,旅游景点乞丐更是云集。他们总会在人多的地方伸出他们的双手向行人乞讨。其穿着,其行为让人怜悯还是生厌?这些穷困潦倒的乞丐与繁花似锦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游客经常会因为不好拒绝乞丐的乞讨而远离景点只是远观,也有谩骂敲打乞丐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之下,完善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很难实现的,久而久之,乞丐队伍不断扩大。大量乞丐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锡旅游业的发展,类似的社会弱势群体无法得到救助的情况给无锡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四、余 论

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投入到无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举步维艰的生活,他们的“苦痛”换来了无锡工商业的繁荣,与此同时也给无锡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历史现象,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一特殊群体。

民国时期,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对城市是有贡献的,他们在城市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生命历程的成功,也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双赢”的格局。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同样遭遇了大量的生活困境,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也给城市带来了治理与发展的难题。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应清醒地意识到:首先,农民工群体作为迁入城市的外来人口,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因素,他们不仅参与城市的建设与服务,而且本身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消费力量,一个缺少农民工这样庞大外来人口的城市是缺乏吸引力与发展动力的;其次,要创新农民工服务与治理理念,一部分人谈到农民工造成的“城市病”时,会建议将这一群体限制在城市之外,但事实上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城市的管理者应该以服务者的身份自居,面对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限制的方式阻止农民工进城,而应该利用新科技、新方法使城市成为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笔者强调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吸引,但并不是支持农民工向城市的无序流动,农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理性的“经济人”,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我们试想,如果在农民工家乡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他们何必外出打工呢?本地就业可以更好地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本土化就业是实现农民工增收与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竺可桢.竺可桢文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3]薛暮桥.农村副业和农民离村[J].中国农村,1936(9).

[4]刘明逵,唐玉良.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无锡工人运动与工运桥[N].锡报,1926-05-27.

[6]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7]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无锡市建设委员会,无锡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无锡城市建设[Z].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

[8]郁慕侠.上海鳞爪[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9]何晓坚.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D].苏州:苏州大学,2010.

[10]池子华.近代苏南农民工的源与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11]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三辑)[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12]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13]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以陈翰笙的无锡调查为线索[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4]德怀特·希尔德·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宋海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5]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6]蒋伟国.民国三教九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17]徐珂.清稗乞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崇安寺之丐世界[N].锡报,1919-09-07.

[责任编辑 杨 敏]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s Social Impact

ZHANG Hong-yang1,SUN Wei-hong2
(1.Taizhou Municipal Party School,Taizhou 318000,China; 2.Qian’an NO.1 High School,Qian’an 064400,China)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many migrant workers moved to the cities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Under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at time,migrant workers worked in high intensity for long hours,but with low income.However,they had lots of daily expenses.They came from different places,and found it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life.But this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Of course,it has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city.We are now in the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and should be aware of the following:firstly,migrant workers are a positive factor in urban development;secondly,we should innovate the service and governance concept for migrant workers;finally,w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local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alleviate population pressure in city.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ocial impact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34(2016)01-0012-06

作者简介:张红阳,助教,社会学硕士,从事城乡社区、社会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9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民国时期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