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在评价中发展

2016-03-24陈香莲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效益评课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主要执行的国家的统一课程,自主空间有限,课程的建设能力也能相应比较低,学校的办学质量主是以升学率、基本设施条件为评价指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的功能和任务有了新的内涵,不再只是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发展,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只是以“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水平,而是通过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的整体提高。美国著名教育评估研究专家L.D.STUFFOBOAM指出“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因此我们学校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合理评价、加强同伴互助相互议价、尝试学生介入民主评民评价等多种途径探评价的有效性、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教研组工作们议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及“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等方面为切入口,研究适合本校校情的评价制度,提高综合评价效益、推动课改实践。

【关键词】课堂效益 评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3-01c

一、开展“十个一”评奖活动、促进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评价仅依靠单元测验与学期考试,仅以学业成绩的优良来评价学生,而忽视其他能力方面的潜能,忽视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对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评价体系的要求,就显得过于片面、单薄,欠缺民主。评奖则具有目标内化、激发兴趣、评价激励的作用。因此,我校开展“十个一”评奖活动,促进多元化评价。

我们设立各种活动评奖的达标要求,是为了在潜移默化的争奖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根据计划,按规则实施,即可获得一次次的奖励,又可使自己的学习生活井井有条。

当然也不可忽视“评奖”,“颁奖”的过程与形式。如果教师只以奖来代替以往的口头表扬,只以自己的主观随意颁奖,或是颁奖的形式马虎了事,奖即无法受到学生的重视与珍惜。更无法显现其民主评价的过程。因此:“评奖”、颁奖的过程与形式至关重要。

二、加强同伴互助相互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评价,主要探索评价与反思相结合。教师的发展贵在学习和自我超越。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成功需要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勇气和精神。因此,引导师教师反思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我们在一期课改中要求教师写反思、写案例、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提升。其次,同学科的互评。学校按学科分有语、数、综合科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的过程;既有学习研究的内容,也有对教师的教学课堂行为的交流和互评。如教导主任杨柳青老师在听完陈香莲的识字她说:“陈老师的课声情并茂,课堂活跃,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兴趣高昂,如果在写字指导的环节中还能多花点时间,就更好了。”体育老师说:“语文课是静态的,如果在朗读的过程中增加一点肢体语言就更好了。”

三、尝试学生介入参与课堂教学的民主性评价

教师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科学效果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引起学生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学生是教学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教师的教学是否使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学生对教学最有发言权。

在一次调查中有学生反映。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材更新了,老师上课的方法也改变了,而每次上完课后,同学们都有不同的感受;有时候觉得老师上课时对同学的态度不是很好,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有时候老师上课的内容只局限枯燥的课本知识,板书又很简单,上课的方法也很老套,没有课外相关知识补充学习,提不起我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我建议是否可以赋予我们点评老师的权利。对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展示版上布置“我想说”专栏,同学们可以把对老师的意见,对课的意见记录下来,张贴上去。

“评课”是个好提议,是有利于加快民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好手段,因为孩子们的建议是最客观的。“听孩子们的心声,受孩子们监督,一定接受孩子们真实的点评”,则是所有老师的表态。

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感受到了来自队员真诚的渴望和真实的监督。教师实切地了解到学生渴望的好老师应具备的品质和素质。它就像一座美丽的桥,驾驭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牵引着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在评价老师时,重要的是让学生把具体意见三言两语写在客观评价栏内,用信封分装后反馈给每一位老师,达到了学生与老师的广泛交流,突出了每个教师的个性特点,改进方向,有的老师看到了同学真诚的评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总之,教学评估是进行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核心手段之一,我校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除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评价外,还要对教学质量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监控。不仅请学生评教,还要教师评教,不仅同行要进行听课评课,还要专家评课,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课堂效益评课发展
区域发展篇
立足班级特色,预设有效课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谈评课的“四度”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