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初期至七大召开前夕中共地缘战略的演变
2016-03-23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期
在抗战初期和中期,中共的地缘战略主要由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第一,从发展方向来看,华北和华中是重点,而其他地区是辅助。第二,从不同类型地区的分工来看,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处于主要地位,沦陷区工作和国统区工作处于配合地位。其时,中共的地缘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华北,由于国民党势力的衰微,中共成为与日军分庭抗礼的强劲对手在华中,中共在长江以北多个区域占有局部优势,中国国内政治格局逐渐呈现日本、国民党、中共三元对峙、角逐的态势。
进入1944年后国民党军在豫湘桂战场出现大溃败,中共对于国共和抗战走向作出了新的判断和评估:国共力量对比开始朝向对中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抗战要取得胜利,可能要更多地需要依靠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由此,在地緣战略布局上,中共开始作出调整第一,设置相关机构,从组织上加强对沦陷区城市工作的领导。第二,根据正面战场发展形势,分兵进军国民党正面战场大溃败后被日军侵占的地区。第三,根据华中形势变化及前景,指示新四军把发展重点转向江南。第四,要求各地加紧发展沿海的战略支点并加强情报工,作准备配合美军可能在中国东南沿海实施的登陆作战。
到1945年初,中共的地缘战略布局呈现出新的态势。首先,华中地位明显上升,特别是京(南前沪杭地区成为中共的重点发展区域。其次,从不同类型地区的分工来说,沦陷区工作的地位显著提升,而且平津地区、京沪地区等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成为重点。从总体来看,中共的地缘战略布局明显地出现出了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由内陆转向沿海、由农村地区转向城市地区的发展趋势。到七大召开前夕,中共的发展正在面临新的历史性境况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