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为重素养为要

2016-03-23朱可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指向浙江

[关键词]浙江,选考卷,特点,指向,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38-08

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浙江省第一次新学考与选考考试于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正式开始(为行文方便起见,下文一律用选考卷代替学考选考卷)。由于多样的选择(七选三)和多次的机会(两次),赋予了这次考试里程碑式的意义。与以往考试略显不同的是,这次选考,没有了以往人头攒动,家长、老师翘首以盼的盛大景象,考生、家长也比较理性、淡定。这一现象确实呈现出“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在逐步淡化,这可以说是新高考带来的一个直接变化。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前言》中指出:‘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科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这次选考试卷如何体现上述的素养与能力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需要厘清的是,由于学考是过关考试,它的难度不应该太高(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的控制难度约为0.75),但选考又是选拔性考试,理论上它应该在考试范围、能力要求,以及素养体现上都要高于学考,否则,考生的综合素养很难体现,高考的21个等级也很难划分。作为第一次新高考的尝试,这份试卷到底承载着怎样的期盼蕴涵着哪些内涵?文试作简单评析,并对今后的历史教学作一展望,以求证于方家。

一、基础为重——浙江省选考历史卷评析

试卷的基本呈现形式没有超出预期:学考试题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其中选择题25题,每题2分,非选择题2题,共20分。选考试题30分,加试30分钟,其中选择题5题,每题2分。非选择题2题,共20分。总体看来,学考部分的内容比以前传统的学业水平考试难度略微提高,笔者的初步估计在0.70左右:选考题则在难度上有所提升.历史方法论的试题、较难的史料解读题都在这里呈现。但不论是学考还是选考卷,基础为重的特色还是比较明显。

重视基础已是老生常谈,但在高中历史复习中,重视哪些基础,如何重视基础,却是见仁见智。许多考生甚至部分教师,就是把史实、概念作为基础的内涵,这不仅没有有效地掌握历史学习的真谛,而且还人为地增加了学习的负担,造成学习的无趣感,这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避免的。本次学考选考卷中,则较好地体现了历史的基础内涵,特此评析如下:

1.基本的历史时序意识

时序意识即时序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保证。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历史的时序意识,繁杂的历史事件就会缺乏有序的归因,众多的史实概念也就无法准确的定位,当然更不可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当前历史教材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体例,造成史实的跳跃性呈现,学生的历史时序感混乱,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朝代界限不清、阶段特征不明、学习只会死记硬背。而2015年浙江历史选考卷则在这方面有较好地引领,如第9题:

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白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答案D

陈启源的继昌隆缫丝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标志性企业,估计学生对此都有准确定位。因此,一般不会选A。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还是非常明显的: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强资本输出以及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的产物:短暂的春天则是一战前后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及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影响的结果,它们都有特定的时序,不能随意表述,學生如果不能准确界定,就很容易出现误判。同样,第29题(加试题):

下图(1820-1913年英法德日美五大主要经济体规模图,图略)所示信息,可以反映出: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渐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根据图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考生可以直接找出英国的经济规模被美、德超过的事实,因此,①项成立。没有工业革命的推动,列强尤其是美、德不可能获得这么大的发展。作为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很好地利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国家实力突飞猛进,因此,项也无可非议。我们知道绩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切战争的根源,而其经济的不平衡性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国际上所处的经济地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的资产阶级改革很不彻底、殖民地的占有率又大大落后于英国。这样,我们就能深刻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矛盾?一战为什么会爆发?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关键在于③项的判断,这就需要对“世界市场”的时序进行准确定位。我们一般把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作为世界市场萌芽、孕育时期,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作为世界市场的成熟时期。很明显,项把孕育和成熟同时放在一起就是想设置一个陷阱,考查考生的时序感和精确度。

2.基本的历史学科思想

历史的学科思想是指能运用历史的知识和历史的思维,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推论,得出自己感悟的过程。众所周知,“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门启迪人类智慧的学科,历史有其深刻的学科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伟教授在《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一文中作过如下表述:“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概括性和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泛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笔者认为文中所提的敏锐性、连贯性和概括性、独特性等特性都属于历史基本的学科思想。

(1)史料判读的敏锐性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没有史料的支撑,所有的历史结论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在历史学习中充分利用史料这一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中敏锐地得出有效信息。

第1题凋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实事求是地说,稍微解读一下这段史料,C、D选项是马上可以排除的。但关键是A、B到底选哪一项。关于这两个选项,考生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从材料中来解读,似乎应该是分封制。但题干的最后设问的是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答案就应该是宗法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周天子是按照血缘来分配国家权力的,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政治组织合二为一。

同样,第27题(加试题)的史料要求更高:

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卜日多君为政之世,二日一君为政之世,三日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

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

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答案D

解答该题,首先要读懂上述史料,该段史料对学生的古文要求较高。然而,读懂的关键还在于能否敏锐地感觉到史料中的关键词:“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典型的进化论思维,19世纪末——维新思潮是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潮。如此一判读,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找出答案:维新思想家希望能用西方的进化论和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自己的改良主张找到理论的依据。

(2)历史史实的关联性

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把许多史实割裂开来记忆,而忽视了历史史实之间的关联性,自然致使学习无趣。而发现历史史实之间关联性,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会增加学习的乐趣与理性的能力。恩格斯曾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由一幅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第7题: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该题的题干引用了陈旭麓先生的名言,本身就已经告诉考生,近代思潮的产生不是孤立呈现的,思潮与思潮之间的涨落是相互联系甚至互相影响的。“三民主义”为孙中山先生构划的宏伟蓝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严复先生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而成的《天演论》中的名句,体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影响深远。对这两种思潮,学生一般没有异议。该题如果有难度,就体现在②③两项的排列上。但我们只要了解期间的关联性,应该是不难判断的。林则徐、魏源最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器物,来强大自己,对付列强。但他们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师夷长技以自强”粗看上去与前者很像,也是器物層面上的学习。但他们属于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真正付诸实践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洋务运动中贯穿始终,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影响极为深远。第28题(加试题)也体现了这一思路:

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借鉴西学,洋为中用

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

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历史人物之间也可以有许多的关联:生活在相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受到时代的熏陶,而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人物,也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该题以中国近代化事业为切入口,将两位杰出人物有机联系起来。作为这种四选三的复合选,关键在于排除一项不属于他们共同点的选项即可。他们都有留学经历,必然受到西学的影响,项成立。詹天佑以督办京张铁路而闻名于世,但考生估计对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后,一心致力于中国铁路建设的事迹可能不甚了解,如果了解,项必然可选。估计不会漏选,作为影响巨大的近代中国的伟人,都具有这样的品质。关键在项。该项对孙中山而言无可非议,但对詹天佑,教材中对他的政治活动几乎不涉及,可以排除。但行文至此,笔者也有一个小小的困惑教材中未涉及,是否就意味着詹天佑不赞成民主呢?詹天佑虽然不能像孙中山一样在民主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但如果他赞成民主并有所行动,你就不能否定他两者齐头并进。

(3)历史思维的多元性

历史思维的多元性是指学习者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跳出狭隘的、片面的思维框架,对历史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对历史学习者来说,制约其思维发展的主要绊脚石就是人云亦云、迷信教材与权威,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综合考量、理性思考。“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这是一个无可非议的史实,值得肯定。但如果我们的思维只满足于对这一壮举的渲染,就显得不够多元和理性。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了:‘郑和下西洋”同时也是中国航海史的一大绝唱。由于航海的目的在于宣扬国威,郑和下西洋是以国库亏空为代价的,劳民伤财的举动必然会带来无以为继的尴尬。但明朝统治者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防止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统治者销毁了一切同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水文资料,更加严格地实行了“禁海令”,短暂的辉煌带来的却是更快的坠落,这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深刻哲理。这种思维的多元性有助于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第26题(加试题)。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研究西周史的学者看到过烽火戏诸侯,也没有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者见过他本人,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的记载来叙述以往的史实。这表明:

A.史学家需要认真的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B.史学家必须经过田野考古,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C.历史研究对象的间接性造成史实表述的不确定性

D.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需要专门技术的支持

答案.A

史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浙江省的历史高考题几乎都涉及史学方法。今年在选考题上延续了这一风格,这是很好的导向。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后人根本不可能亲身去参与、感受。那么,历史的研究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呢?该题就是要厘清这一思路。答案很明显是A,其余三项或过于绝对,或有失偏颇,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多元思维的意义。同样,第33题(加试题)第2问,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学科思想:

材料2.关于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以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神。20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仅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

——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

(2)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2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这种开放性的设问,在近几年的浙江卷也多次出现。该问提供了一个事物的两个角度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前者的史实依据是儒生从此醉心于功名利禄,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导致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后者的立论则在于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既有助于形成重学风气,还有利于追求公平公正。如果该题再增加一个小问:如果你有其他的观点,也可说明理由,就更加完美了。因为,学生可能认为科举制的评价应该包含上述两个观点,前两者可能都有失偏颇。

3.基本的历史史实定位

落实基础的最后落脚点才是史实概念的准确定位——没有史实概念的清晰呈现,所有的分析、推论都会失去依据。简单地说,你要明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发展的情况,你就必须让学生明了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以及工厂的基本概念,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重商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垄断主义的基本内涵,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理解,真正落实。

第17题.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

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

D.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

答案D

要解答该题,首先要明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概念。我们知道,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有限的民主,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都不能享受其民主。把握这一概念,就能一目了然地判断出A、B、C三项都属于干扰项。由于前面70分属于学考要求,因此,这份试卷中对概念、史实的考查占有一定的比例,下面再试举几题:

第3题右图(图略)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强调个性表现

B.追求抒情写意

C.融多种艺术为一体

D.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答案D

第11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B

前者涉及对中国古代文人画这一概念的理解,而后者涉及的概念则更多如十八集团军(八路军)、首次大捷(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属于太原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了解这些概念要得出正确结论是很困难的。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二、素养为要——高中历史教学思路新探

新的高考模式带来了考试形态、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诸多变化,那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历史教学是否应该随机应变呢?很明显,在选课走班成为常态、高二年级就可以参加选考(选考的时间学生有权自主决定)的大背景下(作为第一次选考,2015年10月浙江省约有24万科次的考生参加学考,但也有3万多科次的考生参加选考,约占总数的3%左右,估计到2016年4月,参加选考的考生人数会大幅度提高),如果我们只会墨守成规,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科素养的呈现、学科思想的渗透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1.改变模式,一步到位

传统的高三历史教学一直采用多轮次的复习方法:如一轮小专题复习、二轮通史复习、有些学校还采用三轮热点复习。但这套新鲜出炉的选考卷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由于难度要求与分值的限定,选考的试题不大可能出大跨度、大分值、高难度的大题——不要求深度和难度,这就使两轮复习法变得意义不大。加上参加选考的学生的时间选择和人员安排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多轮次复习就更加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一步到位的教学新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一步到位教学法,就是在组织安排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根据具体的校情和学生的学情,科学地重组教材,在梳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习得、习会,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1)教材的重组一步到位

选考的学生要掌握必修1、2、3中的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部分,还要准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本书的内容。这些教材中的内容有许多是可以重组的。但前提是重组的力度不能太大,否则,学生一下难以适从,会适得其反。《辛亥革命》是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的内容,但必修二的专题二第1课涉及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简单过程:必修三专题四第4课主要讲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选修四第四单元第1课又讲述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如此多的重复内容,如果要按部就班的讲述,既浪费时间与精力,又人为地割裂了历史。我们可把这些内容按照历史的逻辑和理性的顺序重组、梳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偉大成果。这样,在不改变《辛亥革命》这一教学主题的前提下,利用两三个课时,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拓展教学内容,这对学生的学习利大于弊。当然,这样的处理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学生缺乏教材、教师的备课量增大,但如果能提高教学效率,充实历史素养,这些问题还是可以克服的。

(2)概念的解读一步到位

历史是由许多的史实概念组成的,概念不清,必然会造成史实不明,也就必然会出现答题混乱的情况。因此,史实概念的一步到位,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举一反三地掌握历史知识。《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根据这则史料,我们可以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关键概念.史料主要描绘了哪一个历史概念?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与此相关的还有哪一个历史概念值得关注?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能够清晰的判断,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商业革命使商品的种类增多,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中心开始转移,经营的方式发生变化。商业革命必然会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价格革命。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们可以用一张表格来拓展:

学生如果能够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内涵,就能清晰掌握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有效运用史料、精心设计问题,一步到位予以解读,不留死角。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判断。但由于教学进度的紧张,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重视概念解读,囫囵吞枣、一带而过,这是应该避免的。

(3)结论的理解一步到位

历史是后人对以前发生事情的一种主观感受,它必然会有众多的评价和看法,这些评价和看法就形成了许多的历史结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历史结论是相当抽象的,许多学生只能机械记忆,这就形成了当前“读史使人痛苦”的局面。甚至有些教师囿于自己的功底和教学时间,对许多结论也往往不求甚解,这对历史教学是明显不利的。《宋明理学》一课中结论众多,正因为如此,广大师生往往视之为畏途。现仅举一例:“心学的产生意味着儒学重建任务的完成”,对于这个结论一步到位的解读,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学和心学的不同修习途径与效果:朱熹已被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已经在宋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什么理学的产生不能称之为儒学重建任务的完成呢?心学和理学相比到底有哪些改进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为方便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另外一个历史结论:“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如此深远,为什么宗教改革前还要加上“更”呢?我们如果通过一步到位的解读,学生就会有新的认识理学和文艺复兴一样,都属于精英阶层在思想领域的探索,其社会影响力虽然很大,但还不足以影响社会各阶层。如理学强调的是个人时时刻刻的修炼,它对个人的素养要求特别高,让普通大众难以适从。而心学认为心中有良知,则满街都是圣人,心中有理,就不必另外寻求路径,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当然,心学的确立解决了程朱理学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使理学思想进一步完善,所以能有此结论。宗教改革看似信仰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他们倡导“因信称义”,否定教会的权威,强调信仰的自由,也就很好地宣传了人文主义。从各阶层都重视的信仰层面渗透人文主义,其社会影响力当然是文艺复兴所不能比拟的。

2.适当拓展,强调应用

如前所述,鉴于两考合一的考试方式和选考内容只占30%的分值分布,新选考试卷不会过分追求试卷的难度与深度,而且跨度也不会太大。但由于选考卷又具有选拔考试的功能,而且要从中划分21个等第(要声明的是:前面选考内容70分如果不合格,后面的选考成绩只能算0分。因此,这种意义上说,选考试卷应该是100分计算的,因此,试题的命制者更有可能关注试题的应用性功能——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从知识上升到认识,如第8题:

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致远”舰

B.“定远”舰

C.“靖远”舰

D.“经远”舰

答案.A

该题的思维含量不高,但它考查了学生对当前考古新发现的重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又如第21题:

1919年,英国科学家率领日全食观测队在非洲和巴西拍摄的恒星照片,证实了“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的科学预言。这一预言提出的依据是:

A.开普勒天体力学

B.牛顿经典力学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普朗克量子理论

答案3C

该题把考查的艰深概念,还原在一个真实的科学情境中,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这些概念,这种能力的要求,比让学生记住几个科学定理当然要有效得多。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会拓展。笔者在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中的历史科复习》一文中曾提出“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两个命题,现在看来仍然是非常适用的。

“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这是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素材,让学生感同身受,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总结出对现在的借鉴作用,这也是“读史使人明智”的内涵之一。在讲述《工业革命》这一主题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学生活动举行一次“近代中国从国外引进的哪些内容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评选,结果电灯、电话以及名著《玩偶世家》名列前三。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这三项成果的发明者(作者)分别是谁?你为什么会选他们?除以上三项外,如果让你再推荐一项“近代中国从国外引进的对当时的人们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你会推举什么?请你说说你的理由。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悟历史,对历史会有更亲切的感受。

(2)“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

从现实问题中找出历史的规律性认识,从中得到深刻的历史认同感。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交换意见。这是跨越66年来的首次握手,意义非凡。围绕这一历史性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历史的反思: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回顾两党的历史,是否體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的历史规律.766年来两岸关系是怎样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的?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一旦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就能打开思路,形成感悟,这应该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所在。

3.重视素养,渗透思想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本人曾在《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一文中提出“求真”——真实地表述历史:“求证”理性地辨析历史:“求智”——形成历史的智慧与感悟这三个核心素养。现在有专家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了更精细化的定位,包括: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评判以及历史认同感。这些素养实际上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已经被大家所关注,在这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也不时有所呈现,以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33题为例:下图(略)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勃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图,回答问题。(1)请你从这幅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这一问考查的是典型的史料实证意识,考生可以从人物相貌、服饰、场景等具体的信息来证明这个观点是成立的。这种求证的过程如同解答数学题一样,非常考验考生的逻辑思维。(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这一问的思路更加开放,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多元意识,更是体现了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能力。考生可以结合此时丝绸之路已经开通叔朝与匈奴的交往密切,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则在公元1世纪左右通过西域传入中国这些史实展开评价。(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这是典型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考查,我们都知道“孤证不立”的道理,要进一步佐证这一观点还需要参阅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古资料以及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这样的素养熏陶,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历史的思维和感悟。

历史素养的内涵非常宽泛,历史素养的论述今后也必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精准的史实定位、精心的知识梳理、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精到的理性感悟都应该属于历史素养的范畴。限于篇幅,这里只强调一点——理性的历史感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梁启超与李鸿章势同水火,他曾经激烈地指责李鸿章“误国卖国”。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梁启超先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形成理性的感悟。在李鸿章逝世之后,梁先生亲自为其写传,有褒有贬,力求公允。他在《李鸿章传》中这样写道:‘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故“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提李鸿章”。他理性地总结了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同时,他又精辟而又形象地概括李鸿章毕竟只是晚清“庸众中的杰士”,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所以,梁启超认为李“有才氣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这样的理性感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典范,也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积淀。

浙江省的高考改革为大家关注,学考和选考的考试形式更是众所瞩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应该只关注其外在的内容,更应该把握考试改革所带来的一些理念和思路上的变化。值此第一次选考尘埃落定之时,特撰此小文,希望引起大家对考试改革的关注和历史教学方法与效率的改进,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作者简介]朱可,中学特级教师,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中学历史(含社会)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高考研究。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指向浙江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