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阻力及其消解路径

2016-03-23王洁谢鸿昆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阻力马克思主义

王洁++谢鸿昆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因素的阻滞: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双重阻击; “书斋的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现实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严重挫伤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度等。消解这些阻力因素,需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不能任由其扰乱人民大众的思想;需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和通俗性,打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论隔阂;需要纠正人民群众的认识偏差,厘清社会现实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原因; 阻力; 消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6.01.021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 的命题后,国内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截至目前共公开发表和出版4000余篇文献,几乎涵盖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所有问题,而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成为学界探讨的核心问题。但与学界如火如荼的探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这可能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和抽象性有关,难以让人民群众短时期内理解和掌握。但更主要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根深蒂固的阻碍因素,导致马克思主义无法被人民群众“消化”。笔者将在探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基础上,考察阻碍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相融合的主要因素,并重点提出消解这些阻力的举措。

一、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在过程意义上,它指理论工作者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大众从认识到接受理解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二是在结果意义上,它指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已成为普通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理论。这两个层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和旨向,而我们目前尚处于向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为什么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呢?

(一)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首要前提,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但理论的科学性不是确保其生命力持久的充要条件,历史上因缺乏实践性而丧失影响力的理论学说不一而足。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思辨哲学,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实现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身体力行始终活跃在工人运动的第一线。所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重要特征。一百七十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经历波折但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科学的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才能对现实产生指导作用,从而将理论变成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 而且,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大众认可和接受,才能扎根于群众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理论工作者和普通民众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疑是重要的思想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的深度变动,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际关系的加剧紧张,人民群众面对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不知所措,人的思想普遍陷入迷茫和混乱状态,亟须有力的理论工具作为其认识和指导日常生活行为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思想武器,而且它所蕴含的许多真知灼见也能够指引我们的日常活动,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人的“异化”状态的分析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物质主义的泛滥,对资本追逐利润的无情揭露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经常加班和高劳动强度背后的经济利益,而辩证法能够帮助人们理性认识和处理日常问题,等等。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与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人民对先进理论的诉求。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人民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为民族复兴提供价值支撑。人民有信仰,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人心不齐、一盘散沙是旧中国任人宰割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更应该倍加珍惜当前的历史机遇,凝聚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信仰追求,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另一方面,能够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群众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社会主制度,同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内才能成为现实。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人民的认可和拥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目的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就等于质疑党的领导地位。长期以来,敌对势力试图借否定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行性,进而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捍卫党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从而为我们党的合法性提供群众基础,因为只有人民群众真正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坚定地跟着我们党走。但是现在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不屑一顾,需要的时候敷衍应付;也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半信半疑,将其视为调侃娱乐的对象;还有一些人则对马克思主义不懂装懂,为吸引他人眼球,喜欢对其横加指责。这些现象的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无疑是极大的挑战,所以,能否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存亡。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阻力因素

我们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已经接近十年的时间,但现实取得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理论界的预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仍然存在难以克服的阻力因素,它们阻滞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交互融合。

(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双重阻击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外社会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诉求、生活方式等日趋多元和复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开始在国内泛滥。这些错误观点从根本上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大公无私等理念相违背,它们的泛起不仅腐蚀人民群众的奋斗意志,而且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利他精神感到不切实际,从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同时,因为苏东剧变而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也构成了重大冲击。表现在: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认为人类社会不再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将资本主义视为历史的终点,直接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历史虚无主义则直接否定我们党过去取得的历史成就,强调革命产生的破坏性而忽视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进步。[3]当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占据人们的头脑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为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因为相比于马克思主义,前者更能迎合人们的感官享受和物质追求。

(二)“书斋的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为什么相比其他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较低?有三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多数的人民群众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我们一再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但因为担心过度的通俗化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从而可能陷入庸俗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人们群众中晦涩难懂的印象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为了凸显自己的理论功底和遣词造句的能力,特别喜欢用同行都很难读懂的叙述方式行文写作,刻意在马克思主义与普通群众之间制造距离。这导致马克思主义成为很多人望而生畏却又胡乱臆断的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无法给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和读懂马克思主义,后者以辩证法为代表的理论精华也就无法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导致一些人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政府和官员的事情,与己无关。三是怀疑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设想的可行性。一些人基于目前人民较低的精神境界和有限的资源状况,认为共产主义所设想的按需分配是乌托邦,从而质疑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科学性。

(三)现实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严重挫伤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

我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但仍存在一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矛盾,表现在:居住方面,高房价与低工资的尖锐对立,使许多民众望房兴叹;医疗方面,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医疗保险较低的实际报销比例之间的对立,使一些人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因病返贫的困境;干群关系方面,一些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公仆意识严重缺乏,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干群关系紧张,高压反腐虽使人民群众对政府拍手称快,但腐败仍然以隐蔽的形式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被物质利益所支配,冷漠的人际关系使人们质疑社会的进步;生态方面,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愈发恶劣,土壤、大气、饮用水等影响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要素的污染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分配方面,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富阶层之间矛盾尖锐,人们感受到了分配不公。“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使人民大众对于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产生怀疑和动摇。”[4]人民群众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咎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度较低。

(四)当前社会主义所处的国际环境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护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在没有解放全人类之前,不可能真正解放自己,对置身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在全世界没有整体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它们不得不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具体而言有三点: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暂时“领先”,使得一些人向往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活,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走出国门旅游、探亲或留学等,发达国家清新的空气、高素质的公民、先进的教育方式、优质的医疗服务、较高的工资等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二是苏东剧变后,在世界范围内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的国家数量锐减,社会主义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急剧下降,人们怀疑这条被多数国家放弃的道路是否可行。三是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民生活水平、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国际信誉等方面落后于世界整体水平,使得一些人将社会主义与专制落后相等同。这些国际因素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声誉构成了挑战,影响它在普通大众中的地位。

三、消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障碍的举措

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上述分析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中确实存在层层阻力,所以,如何有效化解这些阻力成为本文的重要议题。

(一)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不能任由其扰乱人民大众的思想

当低级庸俗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流行时,任何崇高的理论都会成为“嘲笑的对象”。所以,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崇感官快感的各种思潮应以道德规范引导为主,必要时辅之以法律手段。对于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则要进行彻底的批判和反驳。针对新自由主义、历史终结论和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的救市措施表明新自由主义已经失利;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代表其他尚未尝试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值得期待。所以,福山的论点是荒谬的;历史虚无主义则企图借否定我们光荣的革命历史和党的历史而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和通俗性,打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论隔阂

客观地讲,将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化为具体生动,由哲学的语言化为通俗的表达,并非易事,这需要理论工作者能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内涵。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马克思主义本真思想的误读。但我们不应该望而却步,而要敢于“试错”,在此过程中,既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的建议批评,从而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应该首先改变自身的文风,反对以行文的晦涩难懂为荣,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如果相关的期刊和出版社能够更加重视作品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反对将晦涩等同于学术性,无疑会在客观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文风的改变。总之,只有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才可能让人民群众亲近马克思主义。此外,在传播媒介上,既要充分利用好报刊、图书、影视等传统媒介,也要占据互联网平台的话语权,[5]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

(三)纠正人民群众的认识偏差

针对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宣泄对现实不满的“替罪羊”,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化解:一是加快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种治国的理论思想不管如何先进,如果无法给人民大众带来切身改变,就很难获得群众基础。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以此提高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度。二是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为在人民群众心中,党员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活代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深刻地影响着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如果党员作风正派,与群众联系紧密,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则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三是帮助人们厘清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任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与社会实践总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换言之,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所极力反对的,所以,真正应该改变的是实践的方式,而不是其指导理论。四是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但主要是由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等基本国情决定的,不在于其指导思想落后。而且,必须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系列成就归根结底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漫长和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政府部门、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等相关主体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7: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王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引领

社会思潮[J].人民论坛,2014,(16).

[4]于文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的历程、问题与路径[J].学习论坛,

2012,(8).

[5]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

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7).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猜你喜欢

大众化阻力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Explore wild skating on nature
猪猴跳伞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阻力伞在短跑训练中的运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