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沙地文化资源,构建生态作文教学

2016-03-23蒋海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作文教学生态

蒋海燕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沙地文化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生成作文的优质资源。教师可将沙地文化课程资源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赏、体验、品味中获得沙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展示生命的原生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沙地文化 课程资源 生态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8

家乡启东由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裹沙而积,沙地文化蕴含深刻。江海交融的自然风光、弥足珍贵的人文景观、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独具风韵的乡音俚语,古老而年轻的历史文化……所有这些都物化在沙地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沙地文化的各种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巧妙地将沙地文化引入作文教学中。

一、欣赏沙地风景名胜,用美感激活文思

启东沙地自然风光独特,陆上沃野成片,有嘉木美树;海上风平浪静,虾跳鱼跃。吕四,江苏最大的渔镇,吕洞宾四至斯地的美妙传说,给它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兴隆沙鸟类自然保护区,江滩、珍禽、碧空、白云,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精美画卷。“圆陀观日”“大禹石像”“金滩拾贝”“渔港神韵”“鹤城访古”“垦牧之光”“果蔬飘香”等一系列景点展示了沙地的无限风情。而这一切都会给学生的习作以无穷的灵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这样操作:指导学生网上观赏图片、收集资料,了解家乡沙地美景;挑选自己向往的风景,利用假日和爸爸妈妈实地观赏;在游览过程中,及时拍下照片,记下心得;用多种作文形式展示沙地之游,可以是散文随笔,移步换景,借景抒情;可以是ppt沙地风景回放,图文并茂,身临其境;可以是精美小诗,短小精悍,新奇灵动;还可以写成实用的沙地风景导游词,为来启东的游客讲解。以下是学生的作文片段:

“各位游客,大家好!万里长江的入海口,有一个不为世人熟知的候鸟王国,那就是兴隆沙鸟类自然保护区,欢迎您来这儿游玩。这里是长江巨人和东海龙王握手言欢的地方,一泻千里的江水夹带大量泥沙在这里淤积,于是造就了这四面环水的江心沙洲。

江心沙洲有很多,你知道为什么鸟儿唯独青睐这儿吗?原来这儿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以及长江水体调节,昼夜温差小,年平均气温在14.9°以上,比启东内陆和崇明岛的气温都要高得多。这是吸引候鸟来这里栖息的原因之一。同时,长江口是海水与江水的交汇处,是水生物的回游通道,又是许多经济鱼类产卵和繁衍的水域。每天潮汐带来大量鸟类爱吃的食饵,小鱼、小虾、小蟹、贝类等是鸟类的‘山珍海味。沙脊沼泽地带,植物种群繁茂丛生。除大片芦苇滩外,这里还盛产两种叫海三棱蔗草和扁杆蔗草的植物,当地人俗称为丝草。这种草的根部结一小块物,形似荸荠,味道脆甜,它和芦苇秆一起构成了鸟类的素食结构。另外,这块宝地至今尚未有人迁居,是一块典型的世外桃源,于是成了鸟类的理想栖息场所。”

教师带领学生亲近沙地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品读历史古迹的韵味,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开阔了创作视野,激活了创作思路,启发了创作灵感。学生提笔行文时,能够文思如泉涌,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沙地美景的热爱之情。

二、了解沙地民俗文化,用体验引发灵感

沙地的民俗文化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用脚踏水车车水,用枷脱粒,推着“咭嘎咭嘎”响的牛角独轮车满地跑;牵磨叽嘎后煮成的玉米粞饭,用非常爽口的咸瓜配拌老麦饭;“哐当哐当”编织的“芦扉花布”;元宵之夜“斋田头”,高举火把呼喊“敛财敛财,大家发财”的祈福习俗……这一切无不生动地演绎着沙地独特迷人的文化风俗。在作文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练笔,学生定能妙笔生花。

1.看图作文。沙地民俗风情,有的因时间久远,已凝固在那个时代,学生无法亲身感受。但通过具体的画面,学生还是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沙地著名漫画家郁异人编绘创作的沙地民俗风情画赫赫有名,他将传统的漫画艺术形式和沙地底蕴深厚的民俗事象艺术地结合起来,再现了沙地人的农事生产、日常生活、民风民俗,内容十分丰富,绘画技巧相当高超,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俗环境之中。这一幅幅画就是重要的作文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作文材料的源泉,更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蒸糕(如图)是沙地人置办年货准备过春节的传统风俗。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了解蒸糕的时间是在寒冬腊月,地点是在自己家里,土灶、烧火、方桌、匾、蒸笼,屋里的一切摆设都洋溢着沙土气息。画中的父亲、哥哥穿着小圆口鞋子、大胸襟衣裳、大档裤子,这些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沙地服饰。通过画,学生可以想象蒸糕的整个流程:浸米打粉——蒸糕捏糕——切糕冷却——浸在水缸。通过想象,化静为动,学生在脑中上演沙地人蒸糕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最后谋篇布局,让沙地情思流淌在字里行间。采用这四步,可以让“掸檐尘”“廿四夜送灶”“正月半兔子灯”“吃麦蚕”“灶膛里炖罐”等沙地风情画变成一篇篇沙地风俗妙文。

2.想象作文。启东民间故事作为沙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情,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乡间去采访,通过文字、录音等多种形式记录收集的故事。在作文教学指导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故事的改编和扩充。学生收集的资料五花八门,如《吕洞宾与缸爿饼》《骆宾王与盐啗汤》《乌女婿作诗》《杨圣岩的传说》无不体现了沙地民间文学的幽默风趣、智慧美丽。学生以搜集的资料为本,以想象为源,创造出一篇篇精彩的想象作文,让人叹为观止。

3.体验作文。内容丰富的沙地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学生对沙地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沙地生活就越精彩。无论是去染坊看沙地人制作蓝印花布,还是到奶奶家亲手制作沙炒蚕豆;无论是夏日炎炎蹲在田头吃菜瓜、芦稷;还是在秋风瑟瑟时看沙地人弹被絮、做芦扉……真切体验沙地生活,习作灵感如汩汩清泉冒出。

比如沙地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吃盐啗汤,脚股郎里酥汪汪”。沙地人偏爱吃盐啗汤,就像山东人钟情大葱、四川人爱吃辣椒一样,早已成为一种饮食文化。双休日,教师可让学生走进农村,体验沙地生活,亲手制作盐啗,并以此作文。《做啗汤乐无穷》,从收菜、洗菜、切菜、摊晒、装坛、脚踏、棒填、蒙上土布、封上泥巴一一道来,洋洋洒洒,轻松成文,学生在感受劳动的快乐时,将沙地饮食文化铭刻于心。《说说啗汤的种类》,从大头菜盐啗说到芥菜盐啗、雪里青盐啗,从干盐啗谈到水踏盐啗、手揉青盐啗……琳琅满目,让人大开眼界。《盐啗汤的聚会》,把盐啗烧豆腐、盐啗烧豌豆、盐啗烧文蛤、盐啗烧大肠、盐啗烧竹笋、盐啗豆瓣汤……一一请上台,展示各道沙地菜肴的色、香、味,让盐啗美味传天下。

以点扩散,由点及面,就能写成如此丰富的作文,那么再加上芦扉花布、芦花靴、玉米粞饭、独轮车、水车、芦笛、芦叶风车等,效果会更好。

4.研究性作文。结合沙地文化,学写调查报告,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沙地文化,热爱沙地文化。确立课题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到沙地走走,参观沙地人的房子、农田、工厂、围垦指挥部、老埠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沙地的生活、行业、民俗、围垦中的一些沙地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进一步研究考察,最后写出研究性报告。《关于沙地地名的调查报告》《沙地服饰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沙地弹被絮现状的调查》《舌尖上的启东——沙地土菜香》《小孩为何称“小官”》……这些作文虽然文笔不免幼稚,但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如有位学生对“沙地儿童游戏”这一课题特别感兴趣。他通过乡间采风,发现沙地游戏名目繁多,如折芦叶、糊风筝、挑花绷、吹芦叶喇叭、吹麦管、滚铁环、过家家、石头剪子布、造房子、焖草堆、打弹子等。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考察、寻访,了解到各种玩具可以就地取材,制作比较简单,就是一根线(挑花绷)、一片芦叶(芦叶风车)、一根麦管(吹麦管)。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动手、动嘴、动脑,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童年乐趣无穷。最后,他感慨:“现在的同学不是钟情于玩电脑游戏,就是买近百元、几百元的高级玩具,远离自然,远离伙伴,与沙地乡土游戏、乡土玩具比起来,缺失了好多好多。”

三、收集沙地乡音俚语,用方言彰显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沙地话既有古韵久远的遗风,又有吴侬软语的本色;既生动活泼,又富有表现力。这些语言极富地方色彩,富于口语化,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沙地方言为学生作文增添了新鲜元素,使作文更加朴实亲切、新鲜活泼,更富有表现力。

1.分类摘抄。要用之先摘抄。沙地方言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活鲜剥剥”“叽嘛喳咯”的沙地俗语,“精赤骨离(赤膊)”“一摸爽平(很平)”的惯用语以及“江北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额角头上挑担——头挑”的歇后语,生动地映射着沙地语言的奇光异彩。学生可以分类摘抄,然后晨读暮诵,烂熟于心,随心所用。

2.巧妙运用。在某些话语环境里,沙地方言表达比普通话更有优势,更为细腻逼真、鲜活生动。如描写某人大声呼喊时喉咙青筋暴绽,可用“喉咙筋喊来像豇豆藤”表示;形容十分开心,可用“屁股上有笑颜”表示;描写打架场景,可用“跷拳捋臂”表示;描写人走得快,失去平衡,可用“踢脚绊手”表示。作文时用上一两句俗语可谓形神俱佳,活灵活现。正是这些朴实、通俗的语言及浓浓的乡土味,让读者读之感到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综上所述,巧用沙地文化课程资源,构建生态作文课堂,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挖掘沙地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更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使作文有灵有肉。以上只是一部分沙地文化的内容,还有很多沙地文化值得大家继续挖掘,从而发挥沙地文化课程资源的巨大功效。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作文教学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