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素质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23许能贵李素荷梁沛华
曹 敏 许能贵 易 玮 李素荷 梁沛华 李 敏
( 1.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药教育
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素质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曹 敏1许能贵2易 玮3李素荷3梁沛华1李 敏3
( 1.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为解决针灸人才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性不高、中医思维弱化与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抓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这三大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验实践环节、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强特色教材建设和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了高素质针灸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及同行的高度认可。
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模式;广州中医药大学
多年来,针对针灸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不高、中医思维弱化与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不断研究和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背景
置身教育改革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改革亦逐渐深入,其中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点。针灸人才培养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的单一、培养方式的西化,临床教学质量机制的不完善和成长规律的忽视。这些使得当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人才培养突出表现以下不足:一是培养目标缺乏层次设计,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及社会适应性不足,不能满足国内外对针灸人才的需求;二是对中医高等教育特殊性认识不深,照搬近代医学教育模式,缺乏中医学科特色,难以真正体现中医知识传承规律、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学生中医思维弱化;三是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不足,临床实践基地不充足,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欠刚性、考核机制不完善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我校在近几年的毕业生问卷调查以及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中发现,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是与针灸临床诊疗、针灸学科教学与科研,以及就业密切相关的思维和技能,具有专业敏感性和特有性。从实践、创新和职业走向的角度,可将其内核归纳为三大类能力,即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抓住培养三大类能力这个核心进行系统性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构建适应社会的中医药学科特质和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具有国际化发展潜能的针灸人才培养模式,是破解学生中医思维弱化、临床实践能力不足和社会适应性不高这一难题的合理路径。
二、改革内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专业分化方向
依据社会对针灸推拿人才需要的多元化趋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2011年将针灸推拿学专业于第六学期分化为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医美容、老年医学三个方向。其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实行单独招生。
(2)改革课程体系[1]
集中体现在“三注重一增设”:①注重文化经典学习。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针灸医籍选》、《针灸各家学说》、《实验针灸学》等列入必修课,同时配备专门导师组,系统指导学生研习针灸经典著作,并增加儒、道、释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同时在学生中举办了“国学周”、“明德讲坛”和中医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力争理论与实践融通、针灸与文化并重。②注重临床能力提高。兼顾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优势,用好现有学术积淀与特色优势,增加“靳三针疗法”等特色针法课程,并将其融入针灸日常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临床技能。同时强化中期临床教学。在第六学期增加12周的中期临床实习,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培养辨证思维能力。③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着力强化英语教学,精选难易程度适当的双语教材,结合讲座、广播、沙龙等多种形式,将双语教学贯穿针灸教学的整个过程。④增设国际通识课程。根据针灸专业的自身特点,增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等选修课,并邀请国内外权威学者讲授针灸及其相关学科的全球进展,鼓励学生参加系列创新创业创造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国际针灸人才。
(3)设立“创新实验班”
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教育专家、教师、学生对针灸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成立“创新实验班”。增加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探索实行全程导师制、同步临床等制度,体现“重经典、强能力”;试行专业核心课程全英或双语教学,体现“面向国际”的培养思想。
2.完善实验实践环节[2]
构建“课堂教学-校内实践-社会服务”的多维互动式针灸推拿学实验实践平台,为培养优秀针灸推拿人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①课堂教学:开展“有效课堂”,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课堂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时数,逐步将课程教学引入教学实验室,奠定实践操作基础。②校内实践:依托中央支持地方财政实验建设项目和校内针灸教学平台建设,进一步建设针灸推拿学实验教学中心,构筑实验教学的牢固大平台,并突出后期分化学生的特色技能培养;继续开办各级各类针灸推拿技能操作大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对临床实践学习的兴趣;建设强大的教学基地网络,不断提高临床医学院建设水平,不断扩大临床教学基地规模,形成以临床医学院为依托,以直属附属医院为中心,联结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的强大临床教学基地网络;采用三层交互式实践模式,通过临床准入、临床强化和临床提高,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③社会服务:依托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及创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技能操作方面的学习和交流;依托专业教研室,设立针推理疗室,建设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运营的创业实践基地,使学生提前参与诊疗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针推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活动,使学生早日实现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
3.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不断深化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进一步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开展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设和应用,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如将《推拿功法学》授课时间更改为早上7时于体育场上进行练习,既提高课程学习效果,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推拿手法学》全部课程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
4.加强特色教材建设
近年来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新世纪全国中医药创新教材、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等多部针灸推拿学专业教材,将最新教改和科研成果、临床典型病案吸收进教材。下一阶段将进一步通过设立校院两级的特色教材项目,结合针灸推拿岭南特色,鼓励自编教材建设,突出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5.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依托校级和院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工作,继续坚持开展“七个一”工作,包括每年举行一次组织教师讲课比赛;每学期做好学生对每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对评估90分以上的教师予以奖励;每一学期举行观摩教学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示范教学工作,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年撰写一篇教学总结论文;每年召开一次教学学术交流会;每年进行一次教研室评比,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高效高质完成。构建完善中医针灸基础课程的标准化试题库,全面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与医学在线考试系统,确保人才培育质量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三、改革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高
针灸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平均达到90%以上。多名学生在全国针灸技能大赛及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竞赛、英语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学科类竞赛、文体比赛中表现出色。学校每年分别对100多家医药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针灸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总体素质都给予较高的评价,普遍反映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最近一次对珠三角周边地级市中医院等单位的抽样调查中,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的满意率超过98%,对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包括基本理论与技能)评价有近85%达良好以上,近87%的接受调查对象认为我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先后获得省厅级教育教学奖励8项;2007年,针灸推拿学获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年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成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针灸学等三门课程分别成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19部规划教材的编写;所制作的视听教材、CAI课件、题库、软件、精品课程等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
[1] 许能贵,等.国际针灸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中医,2014,46(9):1-4.
[2] 王晓燕,等.基于实践平台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0):1142-1143.
The Reform and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Training Model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Guangzhou
Cao Min, Xu Nenggui, Yi Wei, Li Suhe, liang Peihua, Li M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Chin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social adaptiveness and capacity in Acupuncture learn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started to change its training method, and established a new kind of TCM training model.This model has gained widely recognition.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Training mode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6-03-29)
曹敏(1981-),女,副研究员,博士。
许能贵。
201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化视野下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NO.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