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创新研究
2016-03-23徐丽葵
徐丽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创新研究
徐丽葵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核心价值观两者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渠道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要从学校抓起,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肩负着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的任务,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最为直接。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育主体双方地位不平等、教学内容空泛、教学模式僵化、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课程的实效性低下。在此背景下,探讨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大学生作为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和现实需要的独立个体,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青年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种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践行有赖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关注他们的需要,尊重、理解他们,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自觉以社会共同的价值标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和取向,并不是仅仅靠教师单向灌输和强制压服就能够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应该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对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教学理念,采用主体间交往、对话和理解的教育范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该以师生之间主体间的交往方式开展,取代极端、单一的主体性,改变以往教育的“自我”中心性,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弘扬人的主体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要以主体间对话的方式展开。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话更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种不同价值主体间解决价值冲突和加深理解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通过主体间的相互理解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相对于科学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探索生活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意义的形成不能通过外在意志的强加,也不能依靠机械的记诵,而是通过理解获得的[2]。因此,师生之间虽然容易对同一事物产生不一样的价值判断,但可以通过相互理解而达成一种新的共识,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质上是大学生接受社会共同价值准则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态度和选择十分重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价值需要和性格特点,把握他们的思想发展状况,引导他们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改变以往消极、被动的接受状态。
一方面,高校教师必须要了解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机制,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状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和培养他们的生长点,循循善诱,强化他们的优良品质,对有违道德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必须下工夫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需要,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加以满足要有明确的把握[3]。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将他们关注的话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比如求职就业、社会交往和体现人生价值等等,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情感上认同它并自觉外化为实际行动。
二、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最简单的做法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某一课程的专题内容,进行理论灌输,但这种直接且生搬硬套的教学内容过于僵化,不够鲜活,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优势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准确把握各门课程的特点,找到课程理论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契合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可观可感的现实存在。
(一)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科学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各门课程都有其教学目的和重点,找出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的部分,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更重要的是进学生头脑。
首先,《基础》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性信念、爱国主义、认识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最为明显、直接。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价值理想,这与“理想信念”的章节相对应;国家层面提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以及个人层面所提倡的“爱国”与“爱国主义”章节相对应;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社会公德”章节和“法治基础”相对应;个人层面提倡的“敬业、诚信、友善”与“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章节相对应。其次,《原理》要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的自由观、平等观、公正观、法治观的教学内容,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再次,《纲要》要向学生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广阔的历史视野,以历史视角帮助学生厘清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缘由。最后,《概论》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的思想主线,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期意识形态结合起来的理论创新成果[4]。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处处显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两者在理论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材的内容中,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可观可感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实质上是大学生对社会共同价值标准形成“知”“情”“意”“行”的过程,其中,“知”是前提,“情”是通往“意”和“行”的中间桥梁。如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践行的坚定意志和行为则不可能形成[5]。因此,除了通过在各门课程中科学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来改变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在生活中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避免内容的空洞和抽象,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一方面要强调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提高大学生判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用现实生活的事例向学生解释《原理》课的教材中的“原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基本原理,而不仅仅局限于“原理”内容的逻辑讲解。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课本章节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引入相关的社会热点和典型事件,使大学生通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内心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推动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基础》课中“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章节,能够寻找到很多现实事例进行阐释,而这些真实的故事在大学生的内心形成的冲击力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来得更加深刻,更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的理论,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至今仍然常见的“一言堂”“满堂灌”“串讲式”等单一低效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轩辕明指着一处山石说:“这座山的石头可以用来做棋子,我们可以给校长带一些回去,他老人家一定会非常高兴。”奇巧生叹了口气,道:“可别带太多,这些石头又大又沉,咱们的飞船现在可经不起折腾。”
探究式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选择研究一个主题,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和点评成果等探索活动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其他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强调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基础上,以一种学术探讨的教学模式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探究式教学模式按确立主题、课外探究、交流讨论、成果点评的步骤进行,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前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主题,该主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并且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论证所学理论;其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小组成员阅读相关资料和制定分布研究方案,让他们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研究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再次,让小组代表在课堂上介绍研究成果并进行相互交流、辩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答辩;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对当中涉及到表述不清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避免学生走入认识的盲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波动明显,价值理念容易受到外来思潮的冲击,容易在探究式的研究成果中出现错误的观点。对此,教师应该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解,以理论说服学生、以现实教育学生,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二)运用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
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批判和讨论,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通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内心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6]。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克服单纯道德说教的弊端,用感性的事例消除学生的排斥态度,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具体运用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不必过分追求操作模式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更应该发挥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和启发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出发点,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的具体事例对理论加以论证说明,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认同感。比如,《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西方国家选举和党派之争的深入分析比较,指出西方民主的虚伪性和普世价值的危害性,进而归纳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让学生在国内外的比较中对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列举具体事例开始,经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继而把要讲授的内容引出来,阐明相关的理论,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到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比如,教师可以把“疾风暴雨”式的反腐作为案例,让学生思考反腐现象如此严重背后的原因,进而说明“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信仰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性和科学性,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内在动力。
四、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促进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要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转化为学生的观念,就要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出发,看学生对这一理论是否有全面深刻的认知和是否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然后将各种
(一)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变化
成长记录袋主要是用来收集学生平时的考勤、纪律、课堂提问、课堂练习、阶段性测验、读书笔记、课后作业、探究成果、教师评语等,重在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参与程度、兴趣高低以及情感需求的变化。建立成长记录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处于什么水平、对哪些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对哪种教学模式的反应比较热烈等,在了解学生的动态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二)综合多种评价方式,考核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评价必须打破以往“考试中心”的片面考核方式,由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变为口试笔试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才能科学地、全面地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首先,期末考核应该以口试和笔试2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精心设计试题,试题范围要紧贴教学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的概念、演变和前沿等等。口试则以对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以现实生活的事例为载体,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事例进行分析,他们的答辩可以反映出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其次,在笔试的基础上,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结合。换而言之,教师在进行评价考核时,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作为唯一标准,应适当增加形成性测试。比如,教师可以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的章节教学中布置任务,让学生以资料综述、调研报告、读书笔记、专题论文等成果作为形成性测试的成绩,更加细致清楚地考核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有利于教师及时完善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3.
[2]韩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8.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9.
[4]邵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5(6).
[5]严仍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基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6]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编辑:张齐)
基金项目: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粤财教【2013】461号)。
收稿日期:2015-11-05
作者简介:徐丽葵(1991-),女,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510320)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2-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