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近代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2016-03-23汪睿
汪 睿
略论中国近代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汪睿
摘要: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主要是在新式大学。“培养通才”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对培养主体和对象进行严格遴选,培养条件、内容和方式努力向国际看齐,提倡“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这些特点使得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有一定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的状态。社会发生变革,中国的教育也因此开始改革和转型。在这个时期,中国近代的新式大学产生,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国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新的学制,为新式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动荡不安中,中国近代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进入了新时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出相当数量的精英人才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为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一大批世界闻名的精英人才。对中国近代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反思性研究,有一定的当代意义。
一、承担新式大学培养任务
近代产生的新式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任务,是精英人才培养的主体。最早的新式大学是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和山西大学堂,这些新式大学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雏形。中华民国成立后,主要有3所公立大学和1所私立大学,即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和南开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大学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改组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还有部分高校仍保留原名,如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这些大学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得以延续,继续承担着精英人才的培养任务。
二、“培养通才”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
从北洋大学到西南联合大学,都受到“培养通才”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精英人才培养上均提倡用通识教育为学生建立宽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学习。以北洋大学工科为例,低年级的基础课有英文、第二外语、国文、高数、高等物理、高等化学、力学、测量学、水力学、物理、化学、军事训练等等。这是所有工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到高年级后再根据专业不同修习不同的课程,希望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高年级课程是在基础课之上的,如矿冶学门有大约24门课,土木学门有约25门课[1]。西南联大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不仅广博,还体现了文理的相互渗透。据不完全统计,联大共开课程约1 600门(重复课程不算),超过了战前任何一所高校[2]。大学一年级学生除了基础课,还有共同必修课:大一国文、大一英文、伦理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门社会科学基础科目(可任选: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和一门自然科学基础科目(可任选:地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数学、微积分)[3]。这正是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的:“窃以为大学期间,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4]。
三、严格遴选培养主体和对象
教师是精英人才培养的主体,其水平高低和精英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连。近代新式大学从办学初期,就注重教师的严格遴选。北洋大学堂的第一任总教习是美国传教士教育家丁家立(C.D.Tenney)。他对教师的挑选尤其严格,要求选择学有所长的教师,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关系私情为标准。“所教学生堪胜头等之选,准由总办详请从优保奖。”[5]对于教师的管理,学校还专门出台《教习规则十四条》,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当时北洋大学堂的外籍教师还介绍最新科技的发展现状,帮助开阔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如化学教师富拉尔博士(H.V.Fuller),因和爱因斯坦交往甚密,对相对论有一定的研究,他在专门安排课余时间讲解相对论原理。北洋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在当时的大学中也是相当出类拔萃的。据校历史文献记载,当时的授课教师阵容强大,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中不乏专家和学者[1]。京师大学堂有严格规定“宜取品学兼优通晓中外者,不论官阶、不论年齿,务以得人为主”[6]。北京大学的改革中包含对教师队伍的整顿,蔡元培认为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当时选聘的教师“积学而热心”,都是纯粹研究学问的专家和学者,在学生心目中颇有影响和地位,还能将最新的科学学说介绍进来,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中有不同的信仰和政治派别,有不同的学术流派,有不同的资历资格,也有不同的年龄和国籍,体现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和不拘一格的原则,还有多位世界知名大家到校讲学。若无学术水平的教师,不管是谁,则是不畏压力坚决辞退。西南联大的教师集中了3所大学的著名教授,文科的教授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陈寅恪、冯友兰等,理工科的教授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如吴有训、姜立夫、饶毓泰、叶企孙等。还有抗日战争后回国的年轻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王竹溪等。
学生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对象,对学生的挑选也和精英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这些新式大学对培养对象的挑选较为严格,奉行宁缺毋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北洋大学在《国立北洋大学校学事通则》中对入学资格进行了说明,秉承一贯严格挑选学生的原则,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北洋大学的入学考试才能进校。南开大学除了入学考试外,还必须检验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北京大学同样严格要求,蔡元培提出学习欧美,实行男女同校,只要足够优秀,招生对象也可以是女性。
四、培养条件、内容和方式向国际看齐
从培养条件上看,尽管各方面资源有限,但这些新式大学都尽量为学生提供好的条件。北洋大学堂的设置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和耶鲁为版本,学校里的图书杂志、仪器、标本、实验器材都尽量从美国购回。以杂志为例,从建立初期订购的就有一百多种,基本上是世界理工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即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图书馆藏书还不断增多,书籍达到一万多册,中西版刊物达到一二百种。另外还建设了一批实验室、实习工厂、标本陈列室以及各种球场和一座室内体操室,购置运动器具等。这些设备是当时全国最齐备的,因此北洋大学堂被称作是“东方的康奈尔”。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的校舍是借用昆华农业学校、昆华工业学校、昆华师范和昆华中学的校舍,还租用了拓东路江西会馆、全蜀会馆、盐行仓库等地[7]。联大的教材有些是随迁带来的,还有教授根据回忆重新编写的,不落后于时代前沿。
这些新式大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大学为样本,注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北洋大学课程经过调整和充实,逐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以工科为例,低年级的基础课有英文、第二外语、国文、高数、高等物理、高等化学、力学、测量学、水力学、物理、化学、军事训练等等。这是所有工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到高年级后再根据专业不同修习不同的课程。矿冶学门有约24门课,土木学门有约25门课。北京大学的教学内容既有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有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蔡元培扩充文科,增设了中国史学,后来又增设法国文学和德国文学;扩充理科时增加了地质学门,共有法律、政治、经济、中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史学、哲学、化学、物理、数学和地质14个系[8]。
在精英人才培养方式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一整套具有代表性的方式。联大在成立时就制定了《教务通则》,对入学、注册、选课、转系、成绩、旷课、请假、休学、毕业、学位等制定得十分详细。其后又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称为《西南联大本科教务通则》,总共有65条,适用于全校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业,西南联大实行学年制加学分制。学生在校学习必须达到4年,师范学院为5年,每周授课1学时的课程为1学分,实习或实验2至3学时为1学分,学生每学期以17学分为准,不得少于14学分,一般学生4年修得132学分,党义、体育、军事训练及格,缴清费用,审查后才能毕业,授予学士学位。联大还继承发扬了三校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精神,重视对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实验实习,使学生学以致用。另外,联大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有各种社团、壁报、讨论会、读书会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发挥特长、交流思想和锻炼能力。
五、提倡“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
中国近代新式大学受到西方学术自由理念的影响,提倡教授治校。北京大学实行民主管理,设立评议会,是学校最高的立法和权力机关;设立行政会议,是学校最高的行政机构和执行机构;每个系设立教授会,负责规划本系的教学工作;设立教务处和教务会议,负责全校的学术;设立总务处,负责全校的行政工作。西南联大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常务委员会,加上校务会议和教授会,体现出“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理念。联大的教师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课本或授课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和讨
论,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总体来说,中国近代新式大学的产生、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社会变迁的曲折,都对当时的精英人才培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融入了民主和科学的因素,不再以出身和血统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是无论贫富、性别、家庭,均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培养内容也由儒家经学转变为西学,提倡通识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培养方式也学习西方大学的诸多做法,使得近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进入了新时代,这些对当代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校史编辑部.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97-99.
[2]张意忠.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0).
[3]邵明峰.西南联大办学奇迹背后的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4]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40.
[6]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449-450.
[7]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30.
[8]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701.
(编辑:张齐)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Q019)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汪睿(1979-),女,博士,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65)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2-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