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彤:只是做了点“小事”

2016-03-23仇婷

文史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妻儿岳母小事

文 | 本刊记者 仇婷



李彤:只是做了点“小事”

文 | 本刊记者 仇婷

17年来,汪矮婆成了李彤割舍不下的亲人,毫无血缘关系的李彤也成了汪矮婆时时盼望的支柱

说起“雷锋号”志愿队,祁阳县老少皆知。自2007年3月成立至今,“雷锋号”志愿队已有120名志愿者,帮困人数达到150人。

但在队长李彤看来,自己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小矮人”亲戚

李彤有两重身份,一重身份是祁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普通交警,另一重身份则是一位慈善爱心人士,“汪矮婆”就是他扶助的第一个对象。

“汪矮婆”名叫汪花果,身高只有一米出头,属一等残疾,是祁阳县出了名的贫困户。李彤知晓她,源于他的岳母。

岳母家离汪矮婆家不远,1998年的春节,岳母让李彤送碗水饺给汪矮婆,那是李彤第一次到她家。老旧的房屋四处漏风,汪矮婆躺在几块砖头垒砌起来的床上,一股霉味扑鼻而来。李彤从未见过如此贫穷的家庭,心里直泛酸。他当下就返回家中拿来了米、油和御寒的棉被衣物,又用报纸将汪矮婆家的墙壁糊好,陪着她说了许久话。

在李彤的奔走下,汪矮婆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他还将汪矮婆介绍进了当地的福利工厂,让她有了一份生活保障。李彤每年都要抽几次空去看望汪矮婆,有时是去送些吃的用的,有时是去陪她晒晒太阳聊聊天。17年来,汪矮婆成了李彤割舍不下的亲人,毫无血缘关系的李彤也成了汪矮婆时时盼望的支柱。

说来,岳母陈姣莲算得上是李彤的“媒人”。岳母曾当过十几年机关幼儿园园长,那时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岳母却时常拿出5元、10元为幼儿园添置设备和学习用品,还时常教育子女要“行善积德、感恩回报”。在充满爱心的家庭氛围感染下,李彤对慈善事业越做越上瘾。

带着妻儿做慈善

在李彤的手机里,一家三口穿着亲子装、戴着写有“雷锋号志愿队”字样的帽子的照片很多。带着妻儿做慈善,李彤乐此不疲。

在所扶助的对象中,李彤印象最深的是张媛,一个跟儿子年纪相仿的孤儿。张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女儿治病,养父刘力泉四处筹款,自己却被检查出胃癌晚期。李彤得知情况后,立马带着妻儿去探望。看着躺在床上的张媛苍白的面容,儿子李作程红了眼眶。临走前,李彤留下筹集的两万多元善款,儿子也将带来的学习用品送给了张媛。两个孩子互相鼓励着,那一刻,李彤觉得自己所做的这点小事,值了。

然而,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太多,见惯了人世苍凉,李彤时常感觉自己的能力太有限,“更多时候是有心无力”。

不断壮大自己做慈善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是李彤的心愿。

如今的李彤在祁阳县慈善机构中身兼多职,并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义工”“五星志愿者”称号,2013年还当选为祁阳县政协委员。在李彤的计划中,五年内“雷锋号”志愿者协会人员要扩大到500名,并延伸到所有乡镇,帮困人数要扩展到800人,要让更多人加入慈善的队伍,感受到慈善的力量。

猜你喜欢

妻儿岳母小事
岳母刺字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岳父与岳母的爱情
妻儿帮陈宝国走过更年期
岳父与岳母的爱情
小事不小
孙建平
生活那点小事
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