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药材霉变前后质量变化研究

2016-03-23刘胜兰唐建川

中国药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藁本薄层内酯

孙 欢,刘胜兰,胡 纲,唐建川,秦 雪

(1.四川省攀枝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 攀枝花 617000; 2.攀枝花鑫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当归药材霉变前后质量变化研究

孙 欢1,刘胜兰1,胡 纲1,唐建川2,秦 雪1

(1.四川省攀枝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 攀枝花 617000; 2.攀枝花鑫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目的 考察当归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药材的霉变危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霉变前后的当归药材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 薄层色谱中,霉变当归药材主斑点的直径大小与荧光强度都比未霉变的药材要小。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分别比霉变前降低了60.71%和53.16%。结论 霉变会严重影响当归药材的质量。

当归;霉变;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霉变是中药材在运输、贮藏保管过程中常见的变异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与疗效。有报道显示[1-2],市售中药饮片的霉菌污染率为97.6%,平均污染量每1 g含3 200个,库存中药材平均污染霉菌每1 g含3 637个。目前,常采用水洗法、撞击法、油擦法、醋洗发等方法除去霉变药材表面霉迹,由于这种去霉后的药材与正常药材不易区别,且中药材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指标相对片面,这就为霉变药材重入市场提供了条件。霉变中药材不但会使药材的治疗效果大大下降,同时还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归为伞形科(umbrelliferae)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及润燥滑肠之功效[3],为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同时也是卫生部规定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改善血液系统、增强免疫、利胆保肝以及抗肿瘤、抗放射性损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4-5]。笔者考察了当归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以探讨霉变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同时也为药材的霉变危害研究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DFY-300型摇摆式高速万能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XS205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TU-1型手提便携式紫外灯(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高效硅胶G板(青岛市海洋化工厂分厂);Waters 2695-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阿魏酸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为110773-201313,纯度为99.6%);藁本内酯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为111737-201406);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乙醇、甲醇均为分析纯,水为双蒸水。当归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为120927-201315,120927-201014,120927-200613)。将无霉变药材适当粉碎后置恒温恒湿箱内(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90%),促使霉变发生并定期观察,当药材表面布满灰色菌丝时即为霉变药材。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6]

取霉变与未霉变当归药材粉末各0.5 g,加乙醚2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分别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置展开剂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色谱图见图1。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供试品溶液色谱基本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但主斑点的直径大小与荧光强度都较小,且其中由下往上的第3个主斑点基本消失。

1-3.供试品溶液(批号为 120927-201315,120927-201014,120927-200613) 4-6.对照药材溶液(批号为 120927-201315,120927-201014,120927-200613)

2.2 主成分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Sapphire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08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10 μL。色谱图见图2。

表1 梯度洗脱表

图2 高效液相色谱图

2.2.2 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阿魏酸、藁本内酯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分别含阿魏酸12 μg/mL、藁本内酯18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取未霉变及霉变的当归粉末约0.3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45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经0.45 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2.3 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4,6,8,10,12 μL,按拟订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 A、含量为横坐标 C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回归方程阿魏酸为 A=879 588.2 C-27 358.91(R2=0.999 4),藁本内酯为 A=3.883 300 C-52 664(R2=0.999 1),分别在 0.024~0.144 μg和 0.30~1.2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峰面积的 RSD均≤3%为0.62%和0.49%,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按2.2.2项下方法制备的未霉变当归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0 h时进样,按拟订色谱条件下测定峰面积。结果阿魏酸、藁本内酯峰面积的 RSD均≤3%,为1.68%和2.76%(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 h内基本稳定。

重复性试验:取未霉变当归药材,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5份,分别进样。结果的 RSD分别为1.74%和2.09%(n=5)。

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阿魏酸0.086 9%,藁本内酯0.794%)的未霉变当归药材5份,分别精密加入阿魏酸、藁本内酯对照品适量,按2.2.2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测定峰面积,外标一点法计算含量及回收率。结果见表2。

2.2.4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

3 讨论

阿魏酸是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明显的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扩张冠脉血管、抑制胶原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7],是近年来国际认知的防癌物质,与赋予当归挥发油香味特征的藁本内酯一同被认为是当归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8-9]。王婕等[10]通过对30批当归中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阿魏酸含量与藁本内酯含量相关性较好,并指出为更全面地控制当归药材质量,应增加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当归的质量控制中含量测定仅以阿魏酸为指标成分,藁本内酯只收载了定性的薄层鉴别,本研究中通过梯度洗脱了建立同时测定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以此为指标评价霉变后当归药材的质量变化。

表2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10)

表3 霉变前后当归中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含量(%)

藁本内酯是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阿魏酸亦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回流可造成成分丢失。本试验中采用了超声提取法,并考察了超声20,30,40,60 min的提取效果,结果超声60 min与40 min的含量测定值差异很小,即超声40 min已提取较彻底。提取溶剂采用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溶剂,即70%甲醇。在检测波长的选择上,通过分别对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对照品于200~500 nm波段进行波谱扫描,结果阿魏酸于310~328 nm波段时有强吸收带,藁本内酯在276~290 nm与300~330 nm波段时有强吸收带,其中320 nm是峰值吸收。综合考虑后选取320 nm作为检测波长。

本试验结果显示,薄层色谱图中,几乎霉变当归药材的所有主斑点都比未霉变的小,有的甚至消失,即各成分含量大大降低,这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一致:霉变当归药材的阿魏酸含量仅为未霉变的39%,藁本内酯含量亦下降53%;且比较两者的色谱图发现,霉变当归药材色谱图中的“杂质峰”相对较少且保留时间有异,即某些组分可能缺失或新增。但本试验尚未进一步研究,缺乏有力证据。

综上所述,霉变对当归药材的质量影响巨大,使用霉变的当归药材制剂或食用,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药效,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中成药处方组分多,原料药材成分复杂,不可能将药品中所有物质列为检验项目,而只能进行指标性成分检测,故国家药品标准只能是作出合格药品判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目前,对于中成药是否添加霉变药材并无有效检测手段,应重视对中药材贮藏管理的研究,并可把筛查药材霉变可能产生的共同特征物质作为监控霉变药材重入市场的研究方向。

[1]张文娟.库存中药材霉变菌分离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3):167.

[2]张秋实,郭朝晖,张晓明.中药饮片霉菌污染状况的调查[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2):62-63.

[3]邓永健,郭志伟,王 萌.当归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06,24(5):109-113.

[4]尹 华,董晓烨 .当归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3(8):1 500-1 503.

[5]胡小平,李玉云,李先何.当归多糖的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中药材,2004,27(1):70-7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4-125.

[7]唐文文,李国琴,晋小军.当归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2):58-60.

[8]杨 帆,肖远胜,章飞芳 .当归化学成分的 HPLC-MS/MS分析[J].药学学报,2006,41(11):1 078-1 083.

[9]Lü JL,Duan JA,Tang YP,et al.Two new ceramides from the radix of Angelica sinensis[J].J Chem Res,2008(11):658-661.

[10]王 婕,赵建邦,宋平顺.30批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含量的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70-73.

Quality Change of Angelicae Sinensis before and after Mildew

Sun Huan1,Liu Shenglan1,Hu Gang1,Tang Jianchuan2,Qin Xue1
(1.Panzhihua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Panzhihua,Sichuan,China 617000; 2.Xinli Company limited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Panzhihua,Sichuan,China 617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change of Angelicae sinensis before and after mildew,and to provide a valid theory basis for research about the harm of mildew medicinal materials.Methods Angelicae sinensis were distinguish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mildew;the method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and ligustilid.Results The principal spots ofAngelicae sinensis after mildew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Angelicae sinensis before mildew; compared with the Angelicae sinensis before mildew,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and ligustilid decreased by 60.71% and 53.16%.Conclusion The factor of mildew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Angelicae sinensis.

Angelicae sinensis;Mildew;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282.71;R286.0

A

1006-4931(2016)01-0044-03

孙欢(1989-),女,硕士研究生,药师,主要从事药品检验工作,(电话)0812-3336009(电子信箱)sunhuan6689@163.com。

2014-10-27)

猜你喜欢

藁本薄层内酯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辽藁本质量评价研究
辽藁本药材与饮片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指纹图谱建立及其化学计量学分析
辽藁本的栽培技术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HPLC同时测定羌药川木香顺气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雪莲十味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