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16-03-22陈应乐

关键词:兴趣培养物理

陈应乐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是物理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物理 教学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18-0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一)上好起始课。

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关键是上好起始课。因此,对这种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课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1.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2.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3.天女散花(同电相斥现象)。

﹙二﹚创设新奇情景,使学生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课中,我让同学带来了各种剪刀,铁锤,起子,钳子等简单机械让同学们用手去观察,概括出杠杆的概念。这样可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三﹚抓住学生的心里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作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惯性”一节,用鸡蛋来做观察物体惯性的实验。由于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吸引到讲台上来。随着有机玻璃片被打飞,鸡蛋安然落入水中,学生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再告诉学生鸡蛋是空的,里边放了钉子,使得重心降低,像一个不倒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让他们在欢笑声中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

乐趣、志趣这三个阶段。对初中学生来讲,进入初二下学期以后,开始向乐趣阶段方向发展,并为将来的志趣阶段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如果单靠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评等直接兴趣,不大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掌握物理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教育,通过间接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化。具体做法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科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打下基础。

物理学科的发展史是极其生动有趣的。在物理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牛顿、法拉第、伽里略等物理学家都是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并用古今中外以“勤”补“拙”而取得重大成就的实例说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并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意志力,那么将会对自己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外要求学生每学期要读两到三本物理课外书籍,并写出读书心得在班里学习栏展示,交流学习物理感受。

(二)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转移,除了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本人认为所无法克服的困难。正如一个学生在分析自己遇到困难时谈到的:“提到学习困难,我认为自己主要的问题就是数学基础差……,所以在物理课上一碰到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即使是很容易的计算,我也感到讨厌,以致不做或者做错。”这个学生提出的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三)成功的乐趣,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认识的提高,困难的克服,最终要使他们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学生情绪不稳定,甚至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广泛的兴趣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培养学生的意志。总之,只有具备较高非智力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高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感,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它可分为增力功能与减力功能。增力功能指的是积极的情感,如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能够驱使人积极地行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减力功能是指消极的、悲观的情感,它能促使人消极地行动、降低学习效率。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大不相同,积极的情绪是加速思维进程的催化剂。针对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及其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教师的努力创造良好的情境,并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以引起积极的学习动机。

赞科夫讲:“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前边谈到的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均是为了安排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适当情境。因为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能给学生以科学美的享受,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除此之外,还要健全情感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理解、尊重学生,其结果必然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了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基本品质。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物理
只因是物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