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调查

2016-03-22徐乐月樊嘉禄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桐乡技艺

徐乐月,樊嘉禄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安徽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调查

徐乐月,樊嘉禄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通过田野调查,对安徽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的制作工艺流程、传承人和传承现状作较为详细的记述,并且与浙江嘉兴桐乡剔墨纱灯制作技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该项目在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无为剔墨纱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是无为县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因其精湛的剔墨工艺和独特的审美效果,与无为板鸭和无为紫苏并称为 “无为三宝”,有着极强的研究保存价值。为了解无为剔墨纱灯的具体情况,从2013年起,调查者曾多次去无为县当地调研,得到了县文化馆馆长徐志勇先生和该项技艺的传承人朱晓钟先生的帮助。朱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此灯的技艺流程和传承状况,还提供了相关的材料。后来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技艺,2015年7月调查者赴浙江省桐乡市进行调研,在传承人傅海铭先生的帮助下,系统地了解到桐乡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和传承保护的情况。基于此,系统介绍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的发展历史、工艺流程和保护现状,并与桐乡的情况作比较分析。

一、起源和演变

纱灯是指用纱绢作罩制成的灯,在我国很早就有。据《宋书》卷三记载,孝武帝“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1]22有学者指出,这种葛灯笼就是“用葛麻织的粗布制成的纱灯”。①如果这种说法准确的话,那么至迟在南朝时纱灯就已经出现。此后,很多文献中都提到过纱灯,如唐朝诗人贺朝在诗《宿香山阁》中有“朱纲防栖鸽,纱灯护夕虫。”[2]2009的诗句。韦应物在诗《寄璨师》中也提到:“林苑生夜色,西郎上纱灯。”[2]2749南宋时期学者吴自牧在《梦梁禄》元宵篇写到:“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3]3-4其中的“纱笼”即纱灯。宋代以后,纱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许多类型,如夹纱灯、戳纱灯等,剔墨纱灯是纱灯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明代学者徐火勃在《徐氏笔精》中写到“闽中近制墨纱灯,精巧异常,海内争重之。曹能始曾于杭州逢元夕,人家有张此灯者,乃邀友人同咏。能始诗云:质裂横疑水,光生簿似苔。凭将彩笔画,认作剪刀裁。鸟向空中度,花从镜里开。细看若无力,不畏晓风催。诸子罢唱。”[4]833从中可以看出在明代时剔墨纱灯已经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灯具。之后学者文震亨在《长物质器具》中写道:“灯,闽中珠灯第一,琥珀、鱼魫次之……百鸟百兽、墨纱、夹纱灯等制,俱不入品”。[5]257意为墨纱灯还不是当时最高档的灯具。到了清代,学者沈涛在《补东畲杂记》中描述到:“沈则庵名宗南,苹之孙,德清县之新市人,流寓在(秀水濮)镇,善画花鸟,能于纱上用灯草灰作剔墨之画,以纱绷灯,照以火花,则纱隐无质,而花鸟浮动如生,亦绝技也。海盐黄文光,名景昭,亦侨居于此镇,得则庵画法,故剔墨纱灯,吾镇独多。”[6]301文中详细描述了剔墨纱灯的制作人和制作方法,说明其工艺的复杂性,因此剔墨纱灯因艺术价值高而成为大户人家常用灯具。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描述元宵节时写道:“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7]172其中的“戳纱”即指剔墨纱灯。因此综上所述剔墨纱灯的出现不晚于明朝,并且产地很多,浙江、福建等地都有制作。

剔墨纱灯是如何流传至安徽省无为县目前尚不清楚。而无为剔墨纱灯的起源时间至少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宋代说”。传说为北宋画家米芾首创。米芾在无为县担任知军时,因喜爱写字作画,喜好在灯面上彩绘作画,便制成剔墨纱灯,并且与百姓同享。久之百姓将挂彩绘灯笼当作喜庆吉祥的事情,使得在灯上绘画及佳节闹灯的习俗流传下来。此说目前尚无更确切的文献证据。

二是“明代说”。相传明代时无为县出了一个姓邢的状元,得中状元之后,回归故里建造府第,要用纱灯点缀,因此命工匠仿照宫廷灯的式样制作,无为剔墨纱灯由此得来。此说虽然也没有具体的文献依据,但是有一定可能性。无为与明代首都南京不远,以长江相连,在当时水路交通为主的情况下,算是在京畿圈中。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已经注意到无为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与回民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能与明朝开国将领中有较多回民有关。无为剔墨纱灯本身就是一种宫灯,或许这个时候无为就有宫灯制作,当然不一定是剔墨纱灯。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

三是“清代说”。根据县文化馆提供资料,剔墨纱灯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由无为县画师蔡竹田首创。康熙年间,无为县出了几位知名画师,如蔡竹田、许石隐、卞自环等,他们喜爱交流,钻研画艺,对民间“彩灯”传统工艺进行创新,经多次实验,摒弃了色纸、玻璃等材料,选用轻薄的丝质绢纱作画,并创新了“剔墨”的技法,制成剔墨纱灯。此说法有文献记载,据嘉庆《无为州志》“艺文”篇载:“蔡浤,字秋浦。其六子蔡静,字安吉,号竹田。丹青称工,写真得生趣,善墨竹。性豪迈,诗酒自娱。士大夫多事之濡须。以剔墨纱灯驰名,即静所创。年七十二卒。”②清代康熙年间是无为剔墨纱灯出现的时间下限。又经过整个清代的发展,到了清末此项技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无为剔墨纱灯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辉煌的一页。据当地人说,1894年,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操办60寿诞,曾特派统领官员来无为县征选纱灯,使无为剔墨纱灯一举成名,并迎来繁荣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民间作坊数十家。民初流传的《安徽八宝歌》:“纱灯笼皓魂,宣纸载烟云。徽墨文房宝,潜簟凝寒冰。摺扇青阳好,巢鱼席上珍。怀榴镶醉玉,祁茶天下闻。”其中的第一宝说的便是无为剔墨纱灯。1912年,它还参加南京博物院展览获金奖,为收藏者们所热捧。后来因连年战争和灾荒,日渐衰败,技艺几乎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为拯救这项民间艺术,寻访到了民间艺人,开始组织纱灯生产。1953年,无为剔墨纱灯参加安徽省工农业产品展览会,受到极高的评价和赞誉。1956年,县政府开办了纱灯厂,到1958年,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还创新制作了扇形壁灯、花盆壁灯、围屏灯、龙头凤头台灯等,一时间有近百个品种,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东南亚。在国庆10周年期间,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览会,并作为安徽省的名优特产,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传承陷入困境,无为剔墨纱灯也不例外。1978年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的机遇。纱灯厂恢复生产,但是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最终倒闭。

二、制作技艺

无为剔墨纱灯整体是由宫灯的框架和剔墨的灯面结合而成,框架结构包含了木工、雕工、漆工三种工艺,灯面的剔墨制作是其最重要的技艺部分,全程是手工制作。

(一)框架部分

框架仿照宫灯的样式,一般由六面、八面或者十二面组成,选用紫檀、红木、花梨等坚硬贵重木材。框架外缘上方雕刻龙头凤身,中间雕刻镂空的图案,外缘下方雕刻象鼻或者虎角,整体雕刻风格华贵大气。框架做好后涂木漆,以起到防腐耐磨的作用。灯面之间用榫槽连接,可以拆卸,便于收藏和携带(如图1)。值得一提的是,桐乡剔墨纱灯的灯架有所不同,为了凸显剔墨的特色,它增加了灯面的面积,去掉了边缘的复杂雕刻,整体线条简洁,使得框架制作时间减少,且便于折叠和收藏(如图2)。

图1 无为剔墨纱灯

图2 桐乡剔墨纱灯

目前,由于框架的雕刻漆工等制作流程已经成熟,在选好材料后,框架部分可以外包出去,进行定制。因此,重点是在纱绢的灯面制作部分。

(二)灯面部分

灯面的制作工艺繁琐,耗时长,需要制作者的耐心和精工细做才能完成。灯面的绘画内容多选取风景、人物、飞禽走兽等。无为剔墨纱灯的灯面大小不一,造型多样,主要取决于纱灯的整体造型,一般根据纱灯的构造定制相应的灯面,目前灯面一直继承保存着宫灯的特色(如图3)。与此有所不同的是桐乡剔墨纱灯的灯面一般是高65厘米,直径56厘米,每块灯面宽25厘米,一个纱灯有六个灯面,每个灯面大小统一,灯面面积比较大,画面清晰,剔墨的特色更加明显(如图4)。

图3 无为剔墨纱灯灯面

图4 桐乡剔墨纱灯灯面

1.仗纱

仗纱的意思是根据灯面框架大小,选取面积相同的纱,并且固定好在框架上。据传承人介绍,无为剔墨纱灯早期用的是真丝绢纱类的材质,还有一种特殊的纱,称“乔蒙纱”,但是此纱目前市场上已经无法买到。用真丝类的材料制灯,需要提前预约需要的数量和指定颜色的真丝材料,使纱灯的制作成本增加。为了方便制作,节约时间和成本,目前所用的材料是白色半透明的印刷用纱(如图5)。此纱具有结实耐用,防腐透光的特性,价格低廉且容易购买,因此目前一直用此纱制灯。仗纱时,根据框架的大小裁切大小适中的纱,将纱用乳胶粘在制作好的边框上,用手抚压纱,向两边轻拽,调整使纱表面平整无印痕,并置于通风处,静等晾干(如图6)。

图5 纱灯用纱

图6 仗纱

2.裁纱

仗纱后,等待胶水晾干,检查纱是否与画框贴服,检查整体牢固性,用剪刀沿着边框将多余的纱剪裁掉,使纱面不超过边框的范围,这个过程就是裁纱,用以保持纱的美观性和牢固度。(如图7)

图7 裁纱

3.描稿

描稿即开始绘图,画面的选择主要以工笔画为主,然后灯面覆盖画面,临摹画体,由于纱材质的特殊性,容易印染,因此在画底稿时,用铅笔或者细毛笔在做好的纱面上描出所画出的草图以及画面轮廓。整个描稿过程需要细心描画,画体的细微部分需要勾勒清新(如图8)。桐乡剔墨纱灯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种,工笔画需要临摹,而写意画则是先布局,再绘图描稿,需要制作者有一定的书画功底,要求较高。

图8 描稿

4.剔墨

剔墨(如图9)作为制作纱灯中关键的步骤,有以下两种含义。

图9 剔墨

一是将纱上画面所画物体轮廓以外的空白区域用墨涂抹均匀,意思为在画体部分外用墨水涂遍,此处所用的墨即普通的墨汁,墨汁需要调制,在浓淡适宜后,开始涂墨,待墨干燥后,画体与画体外部分对比明显,因此呈现透明的效果(如图10)。

图10 剔墨后效果

二是由于墨汁容易凝固等特性,在涂墨的过程中会造成纱线的孔闭合和局部墨汁结块,因此要用心将纱线孔剔空并将结块的墨汁剔除,使画面颜色均匀,这样纱面涂墨部分内外通透,整体清爽。

调研中发现,桐乡剔墨纱灯制作过程中剔墨的含义与其相近,但是比无为剔墨纱灯多一重含义,主要是指在桐乡剔墨纱灯上胶的这一步骤中,已经上胶的画体容易与画体外涂墨的部分重合,因此要将重合的部分用剔针剔空,再重新将画体部分上胶、涂色,画体外重新涂抹,这起到了查缺补漏的作用(如图11)。

图11 桐乡剔墨纱灯的剔墨

结合这两种剔墨含义,可以认为,剔墨实际上不仅仅作用于画面效果,也具有修理调整画面的作用。

5.上胶

无为剔墨纱灯以前用胶是由鱼鳔 (俗称鱼泡)熬制出来的胶加入砒霜制成,砒霜有防虫耐腐蚀的作用,加入砒霜的鱼胶没有异味,防腐耐用,由于此技术费时费力,目前已经不采用。鱼胶现在已由白乳胶替代,是普通的工业用白乳胶,此胶质地轻盈,方便耐用且抗腐蚀,容易上色。用胶在画体部分涂抹均匀,正反两面都涂抹均匀后晾干,涂胶后的画体部分比较硬,白乳胶变干后,整个画体呈白色(如图12),不晕染,方便于作画和上色。桐乡剔墨纱灯采用早期古法制作的胶,胶体透明、轻薄、无异味,易于涂抹,但是其制作方法只有传承人本人掌握,秘不外传。

图12 上胶

6.勾线

待胶体干燥后,开始勾线,勾线是用细毛笔蘸墨在纱面上重新勾勒出画体的轮廓,勾勒时注意力度均匀,线条流畅一致,粗细均匀,尽量避免与画体外的部分晕染 (如图13)。

图13 勾线

7.上色

等待勾线的线条干燥后,在线条内的画体上上色,上色时要表达出画体的意境和层次感,需要先在反面上色,然后再正面染色,根据画面意境调整浓淡,逐一对画体细节部分填涂颜料,这样让画面逼真立体、有层次感,上色时注意避免超出线条外,还要避免与周边晕染,上色完成后晾干即可(如图14)。

图14 上色

8.描线

由于画面的线条容易被涂色后的颜料覆盖,因此需要描线,其过程是用细毛笔沾墨汁再次仔细地勾勒出画体的线条,使画面整洁清晰,这也是对灯面最后的处理。(如图15)

图15 描线后效果

上述步骤完成后,将灯面拼接在制作好的框架上,剔墨纱灯便制作完成。

三、传承现状

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的再次复活源于一次偶然。2004年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话说长江”期间,制作组来到无为,了解纱灯制作的现状,找到了朱晓钟。朱晓钟凭着自己的记忆,成功地制出一组纱灯。从此,无为剔墨纱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朱晓钟生于1961年,自幼喜爱绘画,1979高中毕业后入伍当兵,在政治处当宣传兵。退役后,他进入县文化馆工作,后期转入纱灯厂工作,有机会学习到了纱灯的制作,凭借自己的绘画基础很快就掌握了此项技艺,但后来改行做了生意,一直没有再制作纱灯。2004年纱灯制作成功后,朱晓钟认识到这是一项必须要传承下去的宝贵遗产,恰遇全国范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就协助县文化馆将这项技艺申报省级非遗名录,并在2006年使之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晓钟也成为了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这一省级名录项目迄今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近些年,朱晓钟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过多项比赛,获得不少奖项。2008年10月,在首届中国(安徽)旅游纪念品制作创意擂台暨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上,无为剔墨纱灯荣获铜奖。2010年初,上海世博会“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奖赛民间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委员会”向朱晓钟发出邀请函,邀请他参加 “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赛”。2012年,又参加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荣获金奖。图16所示为参加此次大展的朱晓钟纱灯作品。

图16 2012年无为剔墨纱灯参加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四、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在2006年即被列入首批省级非遗名录。这些年来,省政府下拨过一些保护经费,每年还给省级传承人朱晓钟3 000元的补贴,无为县政府也比较重视这一工作,积极搜集、发掘、整理资料,实施各项措施以抢救这一濒危手工艺。但是总体上看,与同批次的其它项目相比,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状况算是比较差的。

无为剔墨纱灯目前仍为纯手工制作,耗时长,难度大,制作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关键是目前市场尚未打开,无法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因此传承面临困境。朱晓钟曾经招收过几个徒弟,都没能坚持下去。他有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这一技艺,但是儿女们都不感兴趣。

当地政府在职业中学开办纱灯培训课程,请朱晓钟为之授课,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这一技艺,有兴趣的可以学习掌握此项技艺,希望能培养出几个新的传承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例如投入一定的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部分年轻人进一步学习,从而使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

在桐乡调研时发现,市政府为保护此类技艺专门建立了非遗文化遗产展览馆,以3D原景再现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优秀的传统技艺,并且做了完整的电子资料录入等工作,另外教育局也在小学及幼儿园安排传统技艺的课程,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这些古老的技艺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些措施很值得我们借鉴。

剔墨纱灯虽是照明用的灯,但主要价值体现在装饰上。由于所用材质有纱,不能暴晒,只适于悬挂在厅堂之内,传统的中式风格和尺寸放在宫殿、祠堂或传统民居中都十分美观,但如果放在现代的普通居室中则不适宜。另外其制作成本很高,属于艺术品范畴,价格自然不菲,像朱晓钟制作的纱灯,每一对售价约10 000元,实际上生产周期得一个月,除去材料和人力成本,也没有什么利润。出于这些原因,目前只是偶而有顾客订制,远远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顾客反馈的信息也不多,远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虽然销售收入并不多,但朱晓钟仍坚持制作纱灯,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融入在作品中,目的是要留存一些样品,同时为下一步走向市场做准备。

传统技艺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作品才能被市场广泛接受,因此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建议传承人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同时,建议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无为剔墨纱灯所蕴含的文化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特别是要引入高校艺术人才、设计类人才的智慧,并且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功夫,努力把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传承好,发展好,使之变成无为的又一张名片。

注释:

①朱洪,孙小兰.《纱灯和宫灯》,2010年北京国际灯彩艺术研讨会论文记录.

②(清)顾浩,吴元庆《嘉庆无为州志》,国家图书馆藏,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第21卷.

[1](南朝)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清)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宋)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4]金沛霖,阎中英,等.四库全书子部精要: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5](明)文震亨.长物志[M].常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6]谢国祯.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7]曹雪芹.红楼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曲晓红

On the Craftsmanship of the Ink Punctured Gauze Lantern in Wuwei County

Xu Leyue,Fan Jialu
(School of Maxism,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32,China;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Hefei230022,China)

Through field research,the production process,the inheritors and the current inheritance situation ofthe ink punctured gauze lantern in WuweiCounty,AnhuiProvince are elaborated.A comparison is conducted between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Wuwei County,Anhui Province and those in Tongxiang City,Zhejiang Province.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k punctured gauze lantern a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ink punctured gauze lantern in Wuwei County;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inheritor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528.7

A

1672-447X(2016)02-0014-06

2015-12-10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9—10D104)

徐乐月(1989-),安徽无为人,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樊嘉禄(1964-),安徽金寨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桐乡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遇见喵星人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痴迷雕刻技艺的“葫芦李”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浅论党报评论的舆论引导力——兼评《嘉兴日报·桐乡新闻》的系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