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首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之校长论坛

2016-03-22姜鸣

创意设计源 2016年1期
关键词:技艺学术学院

姜鸣

鲁晓波



“燃—首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之校长论坛

The Presidents’ Forum of Flaming: the 1st FIREWOOD CRAFTS International Emerging 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 Symposium

编者按:“薪技艺”国际青年艺术展暨研讨会,是一批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和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中,探讨工艺美术的薪火传承及如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命题。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面对现实,探索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方法等若干问题,并以学术探讨为根本基点,从时代出发,以国际视野和胸怀探寻工艺美术的发展出路,发起“薪技艺”国际青年艺术展。

薪火传承:产业与工艺美术教育

姜鸣

关于产业与工艺美术教育的关系,各位校长已经谈了想法,作为上海工艺美院的院长,因一直在企业中担任职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我的思考:工艺美术或艺术设计专业要与产业结合,要特别理解行业、产业的意义。在我看来,促进产业发展,与行业、产业共兴共荣,就是一种传承。

工艺美术教育在于传承教育

自从担任院长之后,我发现工艺美院在工艺传承上的断层:年老的教师逐渐退休,年轻的教师多是刚毕业的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工艺的传承上,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手工艺技能较为薄弱。于是在学院最近八年的发展中,我们注重专业与产业的结合,引进行业、产业的优秀带头人、大师,学习他们的优秀技能,进而进行传承。我认为要办好一座工艺美术类院校,一定要从工艺美术的传承上下功夫。

引进先进技术的工艺美术教育

我的另一个教育理念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绝不放弃向任何领域的先进方面学习的机会。我们要把传统传承好,但不能只沉溺于学好传统工艺美术,要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适当融合。在今天徐汇校区的展出中,除了国内外各大院校的优秀作品,也有时尚与工艺学院数码工艺方向的3D打印高浮雕漆器作品《梅来祝菊》,该作品在第十六届中国工美大师精品展上荣获2015“中国原创-百花奖”银奖。现在许多行业将3D打印技术、先进雕刻技术引用到专业上来,我们知道3D打印有其自身的先进性和便利性,但我们不能够只掌握先进技术而忽略传统手工艺,在工艺美术最精微的部分,我们仍需要工艺美术的技能。我们将这两种技能都引进来,并交给学生。

《山水3》 李付彪

“3+1”的教学模式的工艺美术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经验在高年级才逐渐形成。因为我们学校是三年制的职业大学,学生此刻也即将面临毕业和就业,但我认为学生如果不掌握真正的技能,就不能对于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做出有力的贡献。于是我们开启了“3+1”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拓展第四年与国家、省级的大师工作室直接接轨的大师学徒制。

校企合作模式的工艺美术教育

《Serenade》 [日]三田村有芳

我们学校有六个二级学院(时尚与工艺学院、数码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WPP学院和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其中两个学院(WPP学院和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是与企业合作创办的院校。2012年,为了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上海工艺美院创新办学体制,与世界最大的广告营销企业WPP集团合作成立WPP学院。学院建立企业和学校共同决策的理事会制度,邀请国际一流业界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持试点学院的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资源调配。相较于本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和数字专业,这个专业相对于其他学院的该专业学生更懂得行业的需求。该学院办学五年,有两届毕业生,但在获得号称广告界的奥斯卡赛事——英国D&AD大赛(“黄铅笔”)中连续三年入围,所获奖项要比中国的所有的本、专科设计类院校,甚至比整个亚洲地区的院校也多得多。

我们与水晶石公司合作创办的第六个学院——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也是与行业结合,了解行业发展,了解行业对我们未来的人才有什么要求,并探知这个行业对于人才需求方面所进行的前端引领的尝试。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具有变革性。这种办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论是传承上,还是创新上,我们作为艺术类院校要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未来高端生活需求以及对于这种需求所提出的要求契合,我们要对这种要求进行大量尝试,并将自己学院的工艺美术的传统显露出来。

开放的工艺美术职教模式

目前,上海工艺美院正在探索高中(中职)毕业三年制、高中(中职)毕业四年制(3+1)、初中毕业五年制以及行业培训并存的学院教育框架。下一步工艺美院还将与相关高校和中职学校合作,尝试更丰富的学程,构建多起点、多学制并存、多模式培养的开放的工艺美术职教体系,打通艺术设计类学生中职、专科、应用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发展的渠道,培养既懂传统工艺、又会现代设计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薪技艺”对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

多年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按照“继承传统、创造当代、拓展未来”办学思路推进办学,以技艺传承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为年轻人的成长搭建平台,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薪技艺”国际青年艺术展得以在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徐汇校区举行,该校区前身是创建于1864年的土山湾孤儿院,这里是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历史和现实,传承与创新,通过我们这个展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高水准的艺术活动,来自世界各地,各艺术门类的碰撞,不仅推动了年轻人的艺术创作热情,也必将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注入学术活力。我代表个人和学校再次热烈欢迎各位,欢迎世界各地艺术高校的领导、青年艺术家云集在上海,在此碰撞思想、交流经验,共同探讨传统与当代、时尚与潮流、实验与跨界等诸多学术命题。

再次感谢给予这次活动支持、给予年轻人肯定的鲁院长,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日本金泽工艺美术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文化财财团在学术上的表率,感谢工作在第一线的各位青年艺术家,感谢世界各国的青年艺术家呈现出他们最优秀的作品。

姜鸣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创意设计源》杂志主编,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注释:

本文根据姜鸣院长在“燃——首届‘薪技艺’国家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Mr President Ming Jiang, colleagues and distinguished guests, and emerging artists :

I am honoured to be invited to say a few words at the opening of this 1st international emerging 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55th year of Shanghai Art and Design Academy. You have been warm and generous hosts in inviting many guests to share in this important occasion, and to recognise your achievement with you. It is particularly fltting that we celebrate the emergence of new talent in this group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and that in so doing we recognise the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nature of creativity, and our responsibilities as stewards of creativ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s we are engaged in developing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nd look both towards developing emerging artists and designer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 alongside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with industry, it is an appropriate time to consider both established traditions and future innovations that will highlight potential pathways for the coming years ahead.

It is a very exciting prospect - because of the moment we are in, where we are experiencing, and promoting: -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sation;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central role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value of an education in art,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across the arts and sciences to address real challenges in the world - in culture, society,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As academies of art and design we all are placed to build on the priorities of strong and innovative art and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importantly supported by liberal and scientific inquiry and rigour - covering the full range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design, fine and applied arts, digital arts and humanities; with additional creative, intellectual and entrepreneurial value made possible through research and partnerships with companies and industry, as well as through growing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and exchanges.

In common, we choose - or perhaps are chosen - to devote our energy, curiosity and expertise to the incredible potential for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education to solve problems, enrich liv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wider world; and we do this through a tacit understanding of the centrality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to the human experience.

Creativity is a complex and most distinctively - if not exclusively - human attribute: it endows us with the ability to bring the mind to bear on ideas, abstract concept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real world challenges and material solutions,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and expressing who and what we are. Creativity is at the seat of invention, of progress - of course of art and design; but also in a real sense in the ability to develop cooperation, understanding, and our common humanity - which requires the use of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to understand others’ experience and points of view, to place oneself in others’ shoes.

Creativity is exemplified and recognised throughout history in the great artists, architects, designers, musicians, writers and poets; but no less, I believe, in the broader humanities and in the sciences,and in the contributions all these fields make through the mind’s ability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to apply knowledge with intelligence.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as the German artist Joseph Beuys did, that creativity is national capital. We might extend that to ‘world capital’, in an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ised and interdependent context, with global solutions required to address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风景系列-雪域高原2》 李付彪

It is for these reasons that we give - and should continue to give -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education such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and to celebrate, as we do today, the contributions of international emerging artists and designers in this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Through advancing the three areas of education, practice and industry, allied to a growing awareness of internationalism, we learn to ask questions, identify patterns, develop skills, expand knowledge, seek meaning, find answers, and enhance our shared sense of cultural value and common humanity. This event celebrates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of craft, linked to intelligent inquiry, and reinforces humanity’s distinctive quality as makers: you emerging artists are making the future.

On this note, I congratulate Shanghai Art and Design Academy and - most importantly of all - the emerging artists and designers who are represented here and who will lead the way in years to come; and in the spirit of friendship, and hopefully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visitors here today, may I wish you every success with this event and for your future careers.

The Paper is the speech of the Flaming:

the 1st FIREWOOD CRAFTS International Emerging 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Symposium in 12 December 2015.

Naren Barfield, Pro-Rector (Academic), 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on.

© Naren Barfield 2015, Unauthorised distribution is not permitted

尊敬的姜鸣院长、各位同仁、嘉宾及青年艺术家们 :

很荣幸能够受邀在首届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这次美术展和研讨会恰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院五十五周年,双喜临门。在这重要的时刻,贵院盛情邀请众多佳朋惠友出席此次展览和研讨会,分享你们的喜悦,共赏贵院成立以来的成就。这一机会千载难逢,我们在此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上涌现了众多青年才俊而欢欣鼓舞、为日益提高的体现国际性和跨文化性的创意而沉醉,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二十一世纪创新教育管理的神圣职责。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发展艺术和设计教育,以求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培养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和设计人才,同时,我们也在加强学术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良机天赐,当前正是我们推动传统和未来创新的时机,创新预示明天。

前景令人振奋,这归因于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的和竭力促进的一切:国际化不断拓展;对协同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创新和创造对于生活质量日益发挥核心作用;艺术等相关学科教育的价值日益凸显,这些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建筑以及其他学科,综合采用艺术和科学方法解决世界在文化、社会、科技、经济等领域面临的真正挑战。

作为艺术与设计学院,我们有责任推动富有创新性的艺术和设计实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发展伙伴关系并加强国际交流,支持不同领域的自由科学探索活动,包括视觉传达与设计、建筑与景观设计、美术与应用艺术、数码艺术与人文等。

创新教育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丰富生活以及为日益广阔的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创新对人类生活影响至深,基于此共同认识,我们主动(或被动)地集中包括能量、好奇心和专业知识在内的所有力量激发自身潜能,发展创新性教育。

创新是人类独享的一种复杂而独特的品质。它赋予了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能够由抽象概念演绎实际问题,为现实挑战寻求实质性解决方案,塑造环境并表达我们是谁和我们是什么。创新是发明和进步的根基,也是艺术与设计的根基,创新同样是开展合作、增进理解和促进人类共性的根基,因为这要求我们运用创造性想象力、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经验和观点。

人类历史长河中,造诣深厚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音乐家、作家和诗人数不胜数,我相信,他们所展现的创造性,丝毫也不逊色于其他人文社科领域和科学界。在自己的领域中,他们开展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与智慧。正如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所言,创新是民族资本。在国际化和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21世纪众多挑战必须寻求全球解决方案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引申得出,创新也是“世界资本”。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们给予并将继续给予创新与创造教育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正如今天我们所做的,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艺术家与设计师为本次展览和研讨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业绩令人欣喜。当前,国际化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推进教育、实践和相关行业等三大领域的大力发展,我们学习问问题、识别模式、发展技能、拓展知识领域、寻求意义、探索答案,凝聚我们有关文化价值和人性的共识。此次活动旨在庆祝与青年艺术家智力探索相关联的工艺的无限可能,强化其作为创作者的独特性,青年艺术家是此次活动主角,他们正在开创未来。

在此,作为朋友,我代表出席此次活动的国际同仁,祝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更祝代表并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青年艺术家们,万事顺利!前程似锦!

《大爱无言》 葛菡禄

那仁·巴菲尔德,

教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主管学术)

注: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翻译:王小军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Pace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立法咨询专家,研究专长:艺术法、知识产权法。

注释:

本文系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那仁·巴菲尔德教授在“燃——首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的发言稿。

“薪技艺”与工艺美术发展

鲁晓波

“薪技艺”引领工艺美术

从北京到上海,“薪技艺”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惊喜。本次“燃——首届‘薪技艺’国家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让海内外青年工艺美术家、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薪火传承”。

“薪技艺”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批热爱艺术教育,执着手艺理想的青年教师,连同国内外友好院校青年艺术家的倡导。这两所学校都立足于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和艺术精华,提倡以人为本的手工文化,关注人类生活品质,重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本次“薪技艺”展览和研讨会将进一步深化两校的共同理念和交流合作,以此为契机探索完善的工艺美术教学与学术结合体系,促进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蓬勃发展。

“薪技艺”是一个充满活力、尊重传统、孕育新知的团体。他们倡导在继承文化和工艺血脉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和新观念;他们努力将民族技艺与个人情怀相融合,用双手去感受、去制作;他们抛开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桎梏,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审美的“手艺理想”……我想,这正是“薪技艺”这群青年学者和艺术家对两所学院传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本次展览以“薪技艺”为核心,以“燃”为主题,寓意引燃开端。陶艺、金属、玻璃、漆艺、染织纤维等作品运用火元素抒发艺术真情,激发创意火花。“薪技艺”展出了12个国家的109名艺术家在各自领域内的探索实验之作。这些作品表达了“薪技艺”这个团体的学术主张的价值标准,但为大家提供了审视的素材。希望各方主张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展示和交流,促进当代工艺美术繁荣创作,启迪思考。

《traveling bird》[日]三神慎一朗

工艺美术应在学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以科技为主导的工业化生产,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我们也在深思在构建更和谐、富有人文情怀和艺术情趣的未来社会中还有许多缺失的部分。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以工艺美术为主导的学院,其实用美术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领头羊的角色。虽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改革开放中更关注现代设计,但一直将工艺美术当作重要的办学方向。这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要的学术积淀和学术传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的工艺美术系在近些年发展较好,且做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的学术活动。结合国内产业发展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再兴起,也为地方合作与产业发展举办了许多大型活动。清华大学的设计学科有七个系,面向传统的是工艺美术系,面向未来的是信息艺术设计系,另外五个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 、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是面向当下的衣食住行,这些科系面向各行业和产业,并推动行业和产业的创新。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面向前沿的信息设计系或是面向当下产业的五个系,其实都和工艺美术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工业化初期,拉斯金和莫里斯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当时还是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学生的我对这一运动不理解,觉得这种思潮是不是社会的倒退。经过了三十年的沉浮,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在思考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忽然想到了拉斯金和莫里斯的手工艺运动。我们知道手工艺是将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劳作方式密切联系的,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对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异化作用。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调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能以资源要素驱动,而改成以创新驱动,同时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所有生产者的身心健康。这些反过来也让我们想到了手工艺运动。

《花神车》 [日] 水代达史

工艺美术应寄托情感、继承传统、回归生活

一个国家的文明的构建和承传没有中断,我认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代表精英文化的典藏文物,另一方面是民间艺术,即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代表民间艺术这一领域的重要方面,因为其继承了我们整个生活方式。今天我们转变发展,强调内涵发展,强调将人的情感注入生产环节和产品之中。我认为工艺美术是我们应当重视的艺术。

工艺美术发展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我们也考察了许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看到许多大师对于传统工艺的完全传承,但是在商场或展厅里有些则是模仿和尝试性的创新,但是我觉得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高度。

学校应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时期,继承传统文化,从理论构建基于当下生活的手工艺运动的范式,并做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作品。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工艺美术要想面向未来、持续发展,应回到初衷:与生活相关。否则工艺美术只是象牙塔,就无法融入现代化的生活当中。

最后,感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姜鸣院长对本次展览和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感谢为策划组织而付出辛劳的两所学院的师生们。

“薪技艺”已引燃,星火燎原,让我们共同期待。

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注释: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院长在“燃——首届‘薪技艺’国家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猜你喜欢

技艺学术学院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