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6-03-21陈秀锋
陈秀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同时也更关注体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改革也提出了培养和提倡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针对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以及锻炼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不仅在学习阶段能够进行锻炼,强健体魄,还要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一、落实理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进行运动,锻炼身体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在注重体育项目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教学,落实理论基础,让学生对体育这一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些学生之所以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意积极的参加,主要是不了解这一学科,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身的影响,同时贯彻体育精神,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运动进行了解,包括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情况等,让学生首先对运动有所了解,接下来要合理的进行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运动情况来合理的安排体育运动的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有个端正的态度,充分的重视体育这一学科,对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作用有所了解,并且通过贯彻落实体育理论能够让学生产生自觉锻炼的意识,激发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贯彻落实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比如,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和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了解,开阔眼界,让终身体育的观念伴随学生,产生强烈的体育意识,为今后的实际行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丰富形式,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教学方式上也要做出全面的改革变化,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心理需求,采取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形式。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并且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本身有着很强的体育运动潜能,只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来激发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竞技性比较强的体育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这类游戏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有吸引力,正好符合心理需求,一改传统枯燥机械的体育锻炼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和学习。
比如,可以开展一些挑战运动的形式,“野外生存”考验活动就是比较有趣的一种形式,主要考验的就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在参与的过程中富有挑战性,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个人能力,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极大的消耗着学生的身体能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学生地图和干粮,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野外生存的考验,到达要求的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是团队的力量,同时每个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体育精神,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理念才能够坚持到最后。这样的体育活动,会让学生收获很多,从中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还能够形成一种体育锻炼的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体育产生独特的兴趣。
三、发展长处,让学生与体育有密切联系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长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当然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话,很难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留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分组教学,开展选择性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项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任技术指导的角色,让学生的动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但是不要过多的干涉,一味的强调动作就会使学习变成机械的动作重复,降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上体育锻炼。教师要组织好课堂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身的长处,最终与体育产生密切的联系,并且终身与体育为伴。
比如,一些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这项运动,那么教师就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开展一些小比赛,对有专业优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运球、上篮姿势之后,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一些学生可能本身就有身高优势,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重点的发展这一运用项目,甚至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这项运动就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仅限于在课堂上教授体育项目,锻炼学生的身体,而是要真正的发展体育,让学生产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