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小区域研究浅析

2016-03-21郭昌晟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整合区域空间

摘 要:20世纪国内学者对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5大主题进行研究。小区域研究中需要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当的区域,同时处理好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小区域研究的方法,尤其是野外的方法。

关键词:小区域研究;地理

1 概述

法国人文地理学派是人文地理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学派,其代表人维达尔·白兰士提倡小区域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哈特向认为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独有的,他更强调研究这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区域综合体。小区域不单指县、乡镇这样大小的行政区域单元,还包括小于乡镇的区域单元。用空间单元(spaceunit)来涵盖各个层次的区域单元,小区域对应的英文则为smallerspaceunit。地理学分析的对象是区域中社会文化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过程。理论上社会文化地理学要以社会文化活动的空间单元为最小区域。社会学、人类学将这样的区域称为社区。小区域研究更讲究调查社会文化之空间行动与空间行为动因的方法。动因的调查涉及到行动或行为的主体,因此问卷、访谈等方法是最常见的方法。

受维达尔的研究所激励,许多法国地理学家采用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致力于在野外收集各个地方的一手资料。在人文主义指导下的社会文化地理需要针对个别性,因此也促进了小区域的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的卡斯特尔教授在都市社会文化空间分析中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指出城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在空间上的投影。另一个身体力行的结构主义马克思地理学家是哈维,他的对都市社会空间的调查也是实地的、小区域的。例如他在巴尔的摩的调查。在后现代地理学领域,美国地理学家索加的《第三空间》颠覆了地理学原有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二元划分。所谓第一空间是以经验描述的事物为基础;所谓第二空间是用空间概念为构想的。他还提出第三空间,即真实与想象兼有的空间。

2 国内外小区域研究举例

社区研究在西方开创很早。美国规划师佩里提出邻里单位概念,认为规划设计应以社区邻里为基本单元。邻里单位创造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在钢筋混凝土包裹的城市中开辟了一处便于人们相互交流增进感情的小区域。

美国地理学还致力于研究贫民窟、隔砣(少数民族居住区)、黑人居住区等小区域文化现象。美国种族成分复杂,历史积怨较深,由此导致的种族冲突、帮派矛盾此起彼伏。因此,从这些问题产生的基础小区域入手,分析解决这些社会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芝加哥大学伯杰斯通过同心圆模型描述不同阶层人群在城市中的区域分布。随着小汽车和交通业的发展,富人阶层倾向于沿交通线往城市外围居住,到城市中心上班。相反,穷人阶层居住在肮脏的市中心贫民区。同时,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居住区一开始集中于市中心,随着地位提高和财富提升,也会连续或跳跃状地向外围迁移。

20世纪国内学者对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5大主题进行研究。

但在国外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开始有所创新。文化区研究方面,从早期对全国范围的研究,逐渐细致化,过渡到省、县及更小地域,内容更为充实具体。文化景观研究方面,文学地理学、音乐地理学、书法地理学、美术地理学等艺术景观研究逐渐涌现,并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进行研究。此外,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开始具体化,并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文化生态研究方面,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论架构。文化扩散研究方面,从早期介绍国外文化扩散研究成果向研究本土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及扩散机制转变,并开始更加注重对扩散实证的研究。文化整合从大尺度的文化整合向小尺度转变,更加注重微观的实例,并结合本国国情,开始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整合的研究。

3 中国小区域研究应用

中国的城市也呈现居住的空间分异。虽然在社会主义中国没有贫民窟这个概念,但“城中村”、“富人区”等概念在城市中大量存在。以广州为例,城中村在外围新建区比比皆是。城中村涌现了握手楼、犯罪、环境卫生差等众多社会问题。广州市内干部居住区、富人居住区、工人居住区也呈现分异分布。民众“仇富”事件不断发生。到底是贫富分离居住还是贫富混合居住一直是争议的话题。

小区域研究对我国国家管理与民族政策很重要。中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农民工居住区、少数民族居住区、黑人居住区(广州)等。如果这些小问题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繁荣稳定。其中尤为关注的是农民工居住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享受不到市民待遇,被排挤在城市之外,居住地限于城中村、贫民区甚至工地棚户。农民工讨薪和子女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家”的地理学特征与影响研究。中国家庭承接了较西方社会而言更多的功能。在中国,个人隐藏于家中,个人的身份以家庭来代替,家成为个人身份外在化的一种符号,以至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也是以家和家族作为起点。该方面的研究,应从关系和功能视角重点关注家庭的社会文化空间的形成与运行机制,以及家庭在更大乃至更小尺度社会文化空间中的各种作用与影响。

4 小结

小区域研究需要关注中国自身发展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需要注重地理學理论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的辩证统一,需要关注“人地关系”一般进程与特殊作用条件的辩证统一,更应体现出中国时代主题变化与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同时,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未富先老”的现象、跨国社会文化交流与区域争端等都应被积极纳入小区域的研究领域,以回应现实需求,并尝试总结出新的研究结论与规律,充实并扩展社会文化地理学整体的涉猎深度与广度。回归地理学的研究本源,我们仍需思考“社会与自然”、“空间与地方”、“区域与全球”、“结构与能动”、“类同与差异”、“想象与现实”等传统的地理学研究命题。上述对立与矛盾的有效解决,来自地理学者审慎的“反思”与“道德”的平衡。

目前大陆人文地理学界,尤其是社会文化地理学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个小区域研究热。大陆人文地理学中小区域研究多的趋势,不是地理学家从事小区域应用项目的结果,而是学科自身发展需要。小区域研究中需要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当的区域,同时处理好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小区域研究的方法,尤其是野外的方法。小区域的实地研究结果是对抗大区域的整体性、权威性的。

参考文献

[1]社会文化地理中小区域研究的意义.周尚意.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第16卷第4期

[2]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近10年的进展.白凯.地理学报,2014年第69卷第8期

作者简介

郭昌晟(1992—),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整合区域空间
创享空间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之诚心、虚心、信心、恒心
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及途径
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及途径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