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心理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2016-03-21高齐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医护人员

高齐

摘 要:本文从思想政治的内涵出发,使医护人员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斗争和挑战,指出医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的原则,找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工作的途径,以消除医护人员的疑虑,使医护人员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坚定立场。

关键词:医护人员;思想政治;心理疏导

医院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关系着医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问题,甚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时,有人便联想到“文革”时代,认为医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又回到“左”的年代。心理上有种困惑感,针对困惑,我们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教育,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思想政治和为什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1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工作应坚持原则

(一)认同原则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教育、组织、行政等来完成,通过灌输来达到目的,难免带有强制性。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阶级社会中被广泛地应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既要教育引导人,又要尊重理解人。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人的社会身份得以隐藏,再加上社会流动增强、新闻媒体快速传播,使得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难以奏效。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方式,通过对话、仲裁、阐评、确认等方式,把理想内化到人的心里,使医护人员在非强制和自觉中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二)整合原则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政治、宗教、哲学错综复杂。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采取简单的、教条的态度,摆出一幅“唯我独尊”的面孔,个人的价值选择会拒斥国家思想政治。特别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试图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医护人员,他们思想活跃、激进,喜欢接受新事物,只有增强主流思想政治的包容性,加强对舆论的引导才能凑效。

(三)主动原则

我们应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加强思想政治疏导,把上网变成医院师生一种时尚,引导他们在思想政治冲突中明辨是非,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揭露其险恶用心。主动原则要求我们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前谋划、因势利导,利用各种传媒、渠道主动开展工作。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通过调查分析,对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政治的传播及网民的情绪、思想,做到心中有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而不是亡羊补牢。

2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一)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政教育方法

武汉大学教授余双好也认为:“心理疏导方法是思政教育的一种新方法。”心理疏导属于思政教育,它解决的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心理疏导是指思政工作者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教育指导、支持帮助等途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等方式对人们的心理进行一定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以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使其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其原则就是首先解决心理和情绪问题,然后再解决思想问题,本质上属于心理学方法范畴。可以说心理疏导既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突破,也是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延伸。它具有两者的某些特点和优势,又避免了两者的局限与不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现实中人们认识到心理问题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它也表现为思想问题或者价值观问题,是心理和思想问题的交织。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心理疏导不仅是方法层面的突破,更是在理念层面的创新。心理疏导既要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又要用思想引导的原理和方法。既要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又要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解决心理思想上的问题。当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进行专门学习和训练,无论是专职辅导员还是“思政”课组织人事都必须有一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丰富的思想工作经验。其次,要解决发展性心理问题,因为它涉及的内容领域比心理咨询要宽要广。简而言之,心理疏导的重点是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再次,心理疏导先从解决心理问题入手,最终要上升到对思想问题的关注与价值观层面的引导上,在疏导过程中会有明显的价值趋向,就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积极主动的价值观干预。最后,心理疏导方法要灵活,它不局限于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术,也没严格固定程序和模式,主要是使医护人员转变认识,不偏执、不极端。这种价值引导和干预要触及价值观,但不等同干涉,是一种纠正或矫正。

(三)心理疏导工作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开展思政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心理疏导教育能切实做到行之有效,必须探寻心理疏导教育的途径,才能及时化解医护人员心理问题。

1.学会换位思考。在心理疏导工作中思政工作者设身处地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以增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信任和理解,找准切入点、共识点、共鸣点,进而达到两者的角色认同、观点认同和价值认同,达到心理换位的目的。在教学中,思政工作者常站在道德高地,以教训的口气教育医护人员,使得其有心理压力,导致医护人员在态度和行为上有逆反心理,做出不配合的举动,如不服气、委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医护人员的主体作用,把医护人员放在与教育者同等的位置上,把其看着朋友,平等地进行心灵交流和情感沟通,这种由领导型转为朋友型的方式,会让对方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大家语气柔和、亲切,医护人员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行为趋向。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心理疏导工作非常注重聆听,思政工作者要关注医护人员的变化,然后通过分析和身边的真实材料或案例,以真情实意,以朋友之情、兄弟之爱进行心理疏导,既要思想激励,又是心理诱导。从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细致分析医护人员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中的困惑。这样既能唤起医护人员的积极心理,使之在愉悦的氛围中既明白教育者的用意,又能深受启发,这种情感体验,达到以情育情、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理育情的效果。切实把心理疏导教育与关心、爱护医护人员的情谊结合起来,找准最佳结合点,增强心理疏导教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医护人员在不断充实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消除偏见、极端的思想,做到在沟通中了解,在沟通中学习。

3.把握适度。受家庭、社会或他人的不良影响,常常使有些医护人员优柔寡断、思想脆弱、情绪冲动等情况。医护人员情绪好坏对心理疏导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在不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教育,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要把握适度,看准条件是否成熟,谈早了,其没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事倍功半;谈迟了,可能时过境迁,失去谈心意义。特别是个性突出的医护人员,谈话方式应该不同。有的医护人员疑虑多,常有戒备心,思政工作者要循序渐进的疏导,让其逐步接受你;对直爽快语,可以开门见山疏导;对吹毛求疵者,可以敞開心疏导;对固执倔强者,要创造条件,等时机成熟后再疏导。总之,心理疏导工作要达到预期效果,就要不断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医院党委和思政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做党员和医护人员的思想楷模,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切实把心理疏导教育工作做扎实,让医护人员在原则和是非面前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J].心理与健康,1997(4):4.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医护人员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