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资源系统服务与保护的标准规范摭谈

2016-03-21王杰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规范

王杰

摘 要:随着数字信息资源的不断发展和和极大丰富,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标准与规范研究是数字资源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数字资源系统服务与数字资源长期保护的标准、规范,希望有助于建立适应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标准规范描述体系。

关键词: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

1 数字资源系统服务的标准规范

任何数字资源的价值都体现在它对用户的服务。但是与资源组织的规范描述类似,服务也长期被视为本地化间题而没有成为标准规范的目标。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信息服务本身已打破本地局限,它的技术因素和管理机制成为制约其实际开展和被有效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开始利用标准规范来约束数字资源系统的服务机制,以保障系统服务在网络空间的可使用性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1.1 系统服务的标准规范层次

数字信息系统服务涉及多个层次,粗略地可分为:接人条件,即用户要接人系统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数据传输条件,即用户要与系统交换数据内容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数据检索条件,即用户要对系统数据内容进行检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数据应用条件,即用户要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内容所必须具备的技术与管理条件。

1.2 接人条件和传输条件的标准規范

①用户服务接人条件的基本规范属于W3C 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的范围,WAI提出和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参考规范,例如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和User Agent Ac-cessibility Requirements等,以保障用户能方便地获取系统服务。根据WAI的建议,许多描述体系提出了接人条件的具体标准,例如NOF要求所有资源都应通过支持HTTP协议和HT-语言的通用Web浏览器来读取,而且应能采用WAI建议的方式来保障残疾人的使用(例如提供纯文本版)。如果系统服务需要使用其他通信协议,系统应提供Web浏览器(实际上是HTTP协议)与这些协议的接口。如果系统服务要用到额外的插件,系统应保证没有这些插件的用户仍然能使用相应的服务(作为补救措施,系统可提供获取相应插件的链接或登记服务系统)。

②数据传输条件主要涉及:所传输的数据内容是否能用标准语言和格式封装,封装后的数据文件是否通过标准网络协议传输,所传输的数据文件是否能被通用浏览器解读。描述体系多要求文本数据内容采取HTMI,XHTML,XML方式封装,其他内容数据采用标准格式

(例如TIFF,JPEG,MPEG,WAV等),封装后的数据文件采用HTTP或FTP等标准协议传递。

实际上,图书馆界也在开发基于XML和HTTP协议的元数据交换机制,例如LC的METS o

1.3 关于检索条件的标准规范

检索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形式,也是制约数字图书馆系统互操作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描述体系除了要求提供基于HTTP/HTML的检索机制外,没有进一步规定更为详细的检索机制。但是,HTTP/HTML检索机制在支持异构系统的丰富检索功能和分布系统的集成检索方面受到较大制约,所以多种分布环境下异构系统检索机制不断被提出来,有些甚至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应用。

Z39.50是面向图书馆著录数据检索的公共标准,长期以来在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Z39. 50协议的复杂性,多数系统在具体应用它时都选择采用了其中部分功能、检索式格式、检索参数和语义定义等,从而使采用不同Z39.50功能和参数的系统仍然不能互操作。为避免这种情况,一些图书馆联合起来建立Z39. 50应用协议,具体规定这些图书馆在使用Z39. 50协议时必须遵守的具体功能、格式、参数和语义定义,例如Bath Pro-file和One Profile等。另一方面,由于Z39.50属于专用的M2M(Machine To Machine)协议,不能方便地嵌人Web环境尤其是用户 Web浏览器,所以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并没有成为主流。考虑到这种限制,ZIG开始探索适应开放环境的Z39. 50检索技术,包括基于XML的.50编码方式XER和基于HTTP的ZNG机制。许多分布检索体系还采用或实验了其他机制,例如X500/LDAP, WHOIS++以及SDLIP和STARTS等和CrossROADS,IMESH等跨网关检索系统。

从2000年起,OAI作为一种开放检索机制开始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它的渊源可追溯到NCSTRAL及其Dienst协议和Handle命名体系,最后以OAMHP协议来具体实现。它要求数字资源系统能够用DC元数据描述数字对象(或将本地元数据转换为DC元数据),并提供这些元数据的开放搜寻。目前NSDL通过OAMHP来建立它的核心集成系统,通过由此生成的元数据库来支持对多个数字资源系统的检索。欧洲各国也开始研究和推动OAI机制的应用。

1.4 关于数据应用条件的标准规范

数据应用条件主要涉及用户系统能否方便有效地使用所检索的数据内容,这可以通过采用标准数据格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但是许多数据内容(例如GIS数据、计算数据、统计数据、虚拟现实数据等)由于产生方式、内容构成、用途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原因,往往要求有必要的软件模块(可表现为浏览器插件)来进行处理。为了支持通用用户系统(例如通用浏览器)对这类数据内容的方便处理,有关系统正探索多种方式,包括建立共享插件登记系统和在元数据中描述所需系统软件及其链接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在调用使用数据对象时可调用相应的处理软件。不过,作为数字图书馆领域整体,目前对此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反之,WK等机构正探索用XML开放标记语言来描述这些复杂的数据内容,例如SVG,SMIL,SSML见(Speech Synthesis Markup Language)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等,支持基于XML的用户系统对各种复杂数据内容的处理。

1.5 分布数字对象机制的标准规范

面对开放和分布的数字信息服务环境,数字图书馆界一直在探索基于分布对象机制的数字图书馆体系,将各种数字资源系统或服务系统视为一个数字对象,建立标准的界面定义机制,对它们的界面、功能、数据流、传输协议等进行规范描述,然后通过开放的搜寻和调用机制来实现对分布、异构和变化的数字信息系统的发现、调用和配置。最初的努力倾向于建立在CORBA,J2EE,DCOM等方式上,但现在的趋势正走向Web Services方式,利用XML对数字信息系统进行规范描述,利用登记系统实现这些描述信息的公共登记和开放搜寻,通过开放协议支持基于规范描述的信息系统调用、配置和利用。正在建立的這方面的标准规范包括WSDL,WSFL,UDDI等。数字图书馆界已经提出“开放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可以通过机制来更灵活地实现各种数字信息系统的方便和智能的互操作,保障各种系统在整个网络空间的可使用性。

2 数字资源长期保护的标准规范

数字信息长期保护涉及保存数字比特流、信息格式、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内容验证管理机制、信息组织机制等相关内容和机制等一系列任务。图书馆界及档案、博物等领域已开始提出一系列框架和规范,重要成果包括:

2.1 美国RLG提出了数字资源长期保护的问题框架,比较全面地对存在问题、研究方向、可能技术和管理措施等进行了描述,并建立了长期保存责任框架。

2.2 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提出了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OAIS ),已被普遍接受为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系统基本构架,并已作为ISO标准草案。该模型提供了一个功能框架和一个信息框架,前者包括摄取模块、长期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检索传递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后者包括通过摄取模块获得的存交信息单元(SIP)、经过处理后用以存储的存储信息单元(AIP)、检索时提交的传递信息单元(DIP)。该模型已在众多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保存项目中得到应用。

2.3 美国RLG/OCLC联合提出了可信赖数字存储库的属性要求,界定了符合OAIS要求的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责任体系。

2.4 许多研究或试验项目提出了专门支持数字信息长期保护的元数据格式,例如CE-DARS,PANDORA/NLA,NEDLIB格式,RLG/OCLC也根据OAIS模型和这些格式提出了由内容信息、保护描述信息和封装信息组成的长期保护元数据结构,并已提出了自己的内容信息元数据的建议。

各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尤其是大范围合作项目,都在项目启动初期致力于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规范描述体系,指导、协调和约束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单元对标准规范的选择和采用。我们也应参照这一成功经验,在对我国的实际标准规范应用环境和制定程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标准规范描述体系。

参考文献

[1] 齐洋,汤珊红.国内外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

[2] 郝晓蔚,沈玉兰.国内外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情况概述[J].情报探索,2007(8)

[3] 林忠娜,葛丹阳.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构建[J].图书馆界,2014(5)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