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道路与桥梁建设中的养护措施

2016-03-21马云兰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路面工程道路与桥梁策略探讨

马云兰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路桥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对路面行驶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驶舒适性包括行车的舒适及安全性,其主要取决于公路路面平整度这一技术要求。道路等级逐步提高,车辆的行驶亦越来越快,如何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成为道路桥梁建设中突出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公路、桥梁的质量与路桥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阐述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相关施工技术,并论述了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同时提出路面工程相关的养护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策略探讨

公路、桥梁的路面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路桥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等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把关和对质量的控制。在当代技术发展大浪潮中,我国的公共设施发展状况有了长足的进步,路桥建设成绩突出。同时对路桥建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1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路基不仅是路桥线形轮廓的主体,更是路面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稳定。通过对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保证路面基础的质量。

1.1 填筑路基

填筑前做好场地清理工作,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对路基范围内露头的地下水,在填筑前应采取导排措施。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于最佳含水量,以此保证路面压实或成型时的含水量。在混合料拌制前,检测各种原材料的含水量,预测混合料的原始含水量,当集料含水量的大小发生改变或出现气温变化等情况时应及时调整用水量,确保施工时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在拌料和压实过程中,进行含水量跟踪验证,以控制施工状态符合要求。另外,对于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在拌制混合料前,先调试拌和站,使拌制的混合料符合设计要求,使机械处于生产完好状态。拌合投料要准确,用控制拌和站的计算机流量记录及各种材料的实际流量,检验施工配合比是否符合试验室提供的目标配合比。

1.2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施工

路桥公路竣工后,由于地下水可能会对路基侵蚀软化,从而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引起边坡坍塌,降低土基的承载能力。为了保证路桥路面的质量和运输安全,施工时应该设置路基排水设施。

1.2.1地下排水设施。由于地下水对路基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地下排水设施如果采用堵塞方式,显然不甚合理。正确的措施是优先考虑疏导引流。为了截挡路基间水,降低水位,以及防止路基边坡坍塌,宜在地下设置暗沟进行排水。渗沟能够稳固边坡、使地下水下降的特点,同时还能有效截断及引排地下水,并防止土壤中的细颗粒冲蚀的作用。因此渗沟适用于有路堑顶部出现地下水,或层间水、潜水流经的路段,以及有地下水对路基或路塹边坡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对于影响路基上部含水层薄,但含水层具有多层,而排水量比较小,且边沟在该处又很难布置的情况,可以考虑设置渗井。对于公路路基下层具有透水性土层,而公路通道曲线又是凹形竖曲线的情况,可以考虑与一般雨水井原理一样,让水往低洼地段排走的方式,在凹形竖曲线的最低地段设置渗井。

1.2.2地表排水设施。从利于雨水和路面水排出路基角度考虑,边沟应设置在填土高度比边沟深度小的挖方或填方地段。另外,在路堤较低的坡脚区域也应设置边沟。边沟的出水口设置,不仅要考虑分段,也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保证出水口设置能满足及时排出路基的要求,同时边沟出水口还要保证将水引出路基外。对于无弃土的情况设置截水沟,在保证不影响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它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没有硬性规定,根据现场土质实际勘察情况来定即可。当设置截水沟而路基上方有弃土时,则对截水沟的布置位置有相关要求,弃土坡脚与路基开挖边坡的距离也都有相应要求。沿路线一般情况下则是布置排水沟,排水沟布设尽可能采取直线形,因为排水沟的线形特征一般要求平顺,对于排水沟的长度,则根据实际铺设需要来定即可。

1.2.3地面排水设施。路面排水设施应该具有能尽量减少路面渗水,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降水,防止路基边坡被冲刷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路层结构孔隙,减少路面渗水。另外可以在路肩上设置横向盲沟,进行疏水。盲沟在路肩边缘的石砌镶边中,沿边布置。并在盲沟一定长度范围横向铺设排水管,收集并排除盲沟积水。对于超高路段的超高侧,一般排水设施无法铺设,此类情况可以考虑设置集水槽,将路面雨水排入槽中,并通过横向铺设的排水管将水排除。

2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路面平整度作为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核心指标,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衡量路面运行质量好坏的直接体现。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众多。如路面建设原材料质量,路基与下承层的施工质量,路面施工工艺,相关机械配置等,都会对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所以应该针对影响平整度的因素,在相应方面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工序中严格把关,狠抓质量。首先,加强下承层施工质量控制,逐层消除施工误差,以路基填土密实度和结构整体稳定性为前提保证,把平整度控制作为一项关键指标,执行于路面各层的施工过程中去。对于各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从而达到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其承载力,缩小公路与桥梁沉降量的偏差,避免产生错台的目的。为了很好地控制压实质量,降低沉降量,填料一般选用内摩檫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同时,内摩檫角较大的填料的选用,也有利于渗入缝隙中的雨水沿设置的管道排到路基之外。考虑公路与桥梁连在结构、材料、刚柔、胀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在连接处都能平顺过渡,采取一些措施非常有必要,必如设置枕梁、设置搭板、设置变厚式埋扳等等。而预防和治理桥头“跳车”现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情,需要设计、施工、监察和管理等各个部门真正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

3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养护

除了在施工中注意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建设外,建成后对其的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持在桥上通行车辆的平顺性和安全性,必须在桥梁端与桥台背之间建成一条横向的伸缩缝。这条伸缩缝是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进行养护时最重要的养护对象,它是公路与桥梁连接构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若这条伸缩缝遭到损坏,就容易出现桥头跳车、漏水等现象,影响了交通的安全行,同时也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要选用合适的维修材料和维护工艺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伸缩缝进行养护,这对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

总之,目前公路施工中桥头颠簸已成为普遍现象,直接影响了行车安全,同时,对混凝土板的破坏也更严重。所以新的桥梁和公路交界处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桥梁和高速公路施工缝的质量管理,同时,也要在高速公路和桥梁连接控制的验收进行控制。

猜你喜欢

路面工程道路与桥梁策略探讨
《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课程建设
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
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与防护措施
浅谈公路路面施工中碾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基于SMA材料特性的压实技术研究
基于SMA材料特性的压实技术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