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圆锥角膜采取RGP诊断方法

2016-03-21汪雯雯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非球面散光球面

汪雯雯

摘 要:圆锥角膜由于角膜变性,产生大量不规则散光的出现,通过一般框架眼镜达不到良好的矫正视力,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泪液透镜对于不规则散光有良好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用RGP来解决圆锥角膜的问题。

关键词:圆锥角膜;RGP

1 圆锥角膜的概念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向前膨出为特征的 非炎症性变薄疾病。此病常见于青年人,多双眼发病,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虽然众多学者对圆锥角膜进行研究,但至今病因不明。组织学上发现圆锥处纤维板层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并未改变,故认为可能是纤维板层间粘合不够,板层相互滑脱,导致变薄。遗传及变态反应性疾 病也是其可能诱因。

由于角膜中央区或旁中央区进行性的变薄,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度增加,近视度术也不断加深,视力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随着病情进一步的进展,可能导致角膜穿孔,造成失明。

2 RGP的针对圆锥角膜的特点

RGP主要是针对于早期圆锥角膜以及亚临床圆锥角膜患者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自己的视力,适当的控制圆锥角膜的发展。配戴RGP镜片,也是目前经世界权威眼科医生公认的治疗圆锥角膜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RGP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透氧系统高。最好的软镜透氧系数(DK值)也只有20多,而RGP最少的也有36,这个系数决定了角膜通过镜片能得到多少氧气。再加上RGP在角膜上有一定的活动度,能让不同部位的角膜交替着直接得到氧。角膜不缺氧,就能防止很多配戴软镜产生的并发症。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对同一人同一只眼的眼角膜,配戴一般的球面镜和RGP眼镜比较,RGP眼镜对散光矫正效果远远优于球面镜。而且对圆锥角膜这类的不规则散光患者,一般的水凝胶镜片是很难矫正的,RGP镜片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因为RGP为这样的患者了许多有复杂的曲面参数的诊断镜片,从而使制作出的镜片对圆锥角膜有特殊的疗效,并保证了配戴后的舒适性。

配戴RGP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很好的依从性,需要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后方可进行验配。

3 利用RGP来治疗圆锥角膜

RGP对青少年真性近视和圆锥角膜的控制、矫正治疗效果经受了国内外眼科专家多年的临床验证,并得到了肯定。近年来,由于高Dk值、高弹性模量、亲水、抗沉淀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硬性角膜接触镜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普及。

圆锥角膜由于角膜变性,产生大量不规则散光的出现,通过一般框架眼镜达不到良好的矫正视力,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泪液透镜对于不规则散光有良好的作用

1.利用普通的球面RGP解决初期圆锥角膜

案例1:某患者,男,19岁,无戴镜史。前来医院就诊。主诉:在校体检时,右眼视力0.2,左眼1.0.故前来医院检查眼睛。综合验光OD:-4.00/-4.00*105---0.5- OS:PL---1.0。考虑右眼散光较高,便让其做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结果,右眼角膜中央偏下曲率较高,有突起,角膜曲率半径6.70/7.25。诊断为初期的圆锥角膜,给其试戴RGP,初次选择试戴片7.00/-3.00/9.0,镜片活动度尚可,中央定位稍片颞侧,有大量气泡。荧光素观察,中央充盈,边弧较细,泪液不流通,判断镜片过紧,于是调整试戴片为7.20/-3.00/9.0。与前一片试戴片相比气泡减少,但是还是有气泡,中央积液相对减少,少量泪液交换。继续放松镜片至7.50/-3.00/9.0。镜片活动度好,中央定位稍偏颞侧,无气泡,荧光素观察角膜中央部极小暗区,有淡淡一层荧光素,有良好的泪液交换。戴镜验光视力提高至0.8+。

最终处方OD:7.50/-3.50/9.0---0.8+ 球面RGP

嘱咐患者戴镜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复诊,不适随诊。

解决初期的圆锥角膜掌握到镜片应该和角膜锥点稍有接触,但是中间应该有层淡淡的荧光素,说明镜片中还是有泪液交换,对于角膜安全性就大大的提高。

2.利用非球面RGP解决圆锥角膜

案例2 某患者,男,23岁,一直有戴镜史。最近一个月突然发现视力下降,综合验光结果及双眼曲率如下:

OD:-2.75/-1.00*85---1.0

OS:-7.50/-6.50*130---0.3

OD:H 8.16 V 8.01 AVE 8.09

OS: H 6.74 V 6.17 AVE 6.46

左眼角膜地形图显示大量不规则角膜散光,中央部突起,角膜突起处角膜厚度薄,诊断左眼圆锥角膜,双眼试戴RGP,看看左眼患者视力能不能得到提升OS:7.40/-6.00/9.0的球面RGP,镜片中央定位好,活动度差,荧光染色,中央气泡明显,周边过紧,镜片偏紧,调整基弧至7.50/-6.00/9.0的球面RGP,镜片中央定位良好,有一定活动度,荧光染色中央稍有接触,但是镜片边弧同样过小。此镜片中央区适合,周边偏紧。考虑再放松基弧会使镜片与角膜接触过多,于是不再放松基弧。非球面RGP与球面RGP相比较中央区基本相同,边弧较球面会平坦些,会更加符合角膜的生理结构,于是改为7.50/-6.00/920非球面RGP试戴。此时镜片中央定位良好,活动度好,荧光染色中央少量接触,边弧均匀,有泪液交换。于是片上验光视力提高至0.8,考虑到圆锥角膜是继发性的,为了让其双眼同时视,让其右眼也配上RGP。

最终处方为OD:8.10/-3.25/9.2---1.0 非球面RGP

OS:7.50/-7.50/9.2---0.8 非球面RGP

嘱咐患者戴镜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复诊,不适随诊。

非球面与球面RGP相比较的优势在于,非球面是多段弧的设计,镜片更加贴近角膜的生理结构,会有着更好的泪液交换,减少角膜周边的点染现象出现。

3.利用专门的圆锥角膜镜片解决圆锥角膜

案例3 某患者 女 29岁,一直有戴镜史,近几个月双眼视力模糊时而伴随眼痛,于是去醫院就诊,综合验光结果及双眼曲率如下:

OD: -9.75/-5.00*35---1.0-

OS: -9.00/-4.00*155---0.3-

OD:H 6.98 V 6.63 AVE 6.81

OS: H 6.66 V 6.49 AVE 6.57

双眼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不规则,中央偏下靠近鼻侧处有突起,角膜突起处角膜厚度薄诊断为双眼圆锥角膜。由于患者指定用圆锥角膜片,一般的球面和非球面就没有去试,试戴片选择为OD:7.00/-7.00/8.8多弧圆锥,OS:6.90/-7.00/8.8多弧圆锥。双眼裂隙灯下评估,中央定位良好,活动度良好,无气泡荧光染色较为均匀,周边弧明显,泪液交换流畅,片上验光视力OD:1.0,OS:1.0.双眼矫正都很好,于是定下此片。

最终处方为OD:7.00/-7.00/8.8---1.0 多弧圆锥RGP

OS:6.90/-6.00/8.8---1.0 多弧圆锥RGP

嘱咐患者戴镜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复诊,不适随诊。

多弧圆锥角膜RGP的设计为草帽型,镜片中央突起,周边较为平坦,这就符合圆锥角膜的特性,所以矫正视力也更加的明显的,相对而言角膜也是更加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谢培英.图释圆锥角膜.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01.

[2]褚仁远.眼病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08.

[3]谢培英.角膜接触镜并发症及处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01.

猜你喜欢

非球面散光球面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球面检测量具的开发
Heisenberg群上移动球面法的应用——一类半线性方程的Liouville型定理
航天相机非球面光学元件的离子束抛光工艺研究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非球面塑料透镜注射成型与注塑压缩成型工艺的对比分析
球面稳定同伦群中的ξn-相关元素的非平凡性
微小非球面纳米抛光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