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居民金融投资问题

2016-03-21安建奎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多元化

安建奎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资本市场迅速膨胀,股票与基金为城镇的居民提供了巨大的增值机会,加大了金融的投资差距。本文浅述了农村理财中的目前存在的问题,谈及了农村居民理财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如何发展农村理财产品,强化农村居民金融投资理念,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年度收入,最终实现多元化的理财模式。

关键词:投资差距;投资分析;多元化

近年中国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将城乡居民的差距缩小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问题。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城乡的差异,城镇居民在获得收入的同时,依靠资本市场的投资实现了资产的增值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限制农村居民的市场参与机会,使得居民过度依赖有限的劳动收入。

1 農村居民理财产品的当前存在问题

1.1 居民理财意识淡薄

传统文化观念对于农村的居民理财是一种制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农村的居民身上表现尤其明显。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老百姓做事比较稳重。百姓凭借自己双手积累财富,对于财富的观念是节约支出。小农经济的崛起制约了农村的理财产品,很多农村居民处在自给自足的现状中,缺乏开放业务的趋势,过度重视当下利益。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对于金融理财产品不够了解,认为理财即管账与记账。经济上若有盈余,居民会首先考虑建房改善生活质量。在农村居民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不相信金融产品的,只有小部分人对于理财产品是有需求的。

1.2 农村金融机构覆盖低

农村的金融市场潜力巨大,而针对农村的金融机构并不是很多。在城镇或者农村,几乎没有金融理财产品,这使得农村的金融服务缺乏专业性与稳定性。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专业的金融策划人才的指导。在金融理财中,保险与基金占据了主要地位。一些在大中型城市存在的金融理财产品,需要通过网络在农村以及城镇普及,实现网络下的大型城市的理财。

1.3 理财门槛高、缺乏针对性

当前开放与投资金融产品的地区在总地区中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金融产品的针对面还是城镇居民,忽视了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信用卡、银行、个人金融在城市普遍受到欢迎,而身处于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急速巨变的金融市场并没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农村,大部分人都以种田为生,靠天吃饭。而农民的收入水平并未有完善的保障,靠天吃饭的传统极大的制约在农村进行的金融规模扩张。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相对增加,但是整体水平仍旧普遍落后,金融机构与政府给予的重视仍然不够。

一方面农村尚未形成完善的金融环境,就发展而言潜力无限,但是受制于农村的金融规模。农村当前很少有ATM机设备且能够提供金融理财服务的专业人才甚少;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投资渠道单一,导致农村里的投资相对较窄。很多农村的居民对于新型的理财产品并不了解,只知道贷款、存款。储蓄仍旧是农村居民钱生钱的首选,他们存钱目的多数是为了买房,很少接触金融投资管理的。

2 农村居民投资重要性分析

2.1 提高农村储蓄的转化率

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是经济的增长源泉,资本的形成源自储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才能为增长的经济提供资本性的支出。资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于投资率的转化。投资转化是银行主要的转化形式之一,此类转化受制于中国特色的制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负债远超资产,银行备用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的转化率容易增大金融风险。

改变以银行为主要的储蓄转化方式,重筑市场的主要投资,对于储蓄的提高至关重要。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引导农村的居民以多样化的金融投资,在市场上融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与股票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改善,实现投资的转化率。

2.2 优化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

理财存在的意义是解决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整个时间的财务状况,让人们生活的更好。这种财务计划的制定以及管理针对的是家庭或者个人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生活目标。理财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消费的合理支出、个人的财富积累、财富是否安全、消费支出是否合理。理财主要是在财务的约束下实现个人的生活目标。在不同的人生路途,收入都是不同的,大部分人的收入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丰富而增长。所以说,不同的各个年龄层的人对于理财的需求也不尽不同。均匀合理的分配人们在各个时期的收支能够满足生活目标,于农村居民而言,高品质的生活只有进行合理的理财规划方可实现。

人们普遍的将理财主要分为投资理财与生活理财。在农村居民的规划与配置中,必须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当前的投资渠道单一,金融产品匮乏,农村居民无法实现资产的组合投资,金融产品的储蓄存款不利于居民的资产选择。农村居民需增强金融的理财与投资意识,着重金融的投资。

2.3 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收入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在邓爷爷的规划下,全国各地进行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这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的生活丰富起来了,同时也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收入差距导致了社会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力不高,收入的分配不均同样也不利于社会安稳。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才能够直接对社会成员的心态、社会形势、社会关系造成一定的冲击。社会关系是否协调最终影响社会的构建。 城乡差距普遍较大主要源于城乡的投资差异性。在金融的领域的投资收益主要源于居民的工资,居民拿到工资后,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资从而获取收入,实现增值、提高收入。但是市场却限制了农民进入金融市场的可能性,使得农民仍旧走老路,依赖劳动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一些人认为,居民将手中的闲置资金用于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参与社会的建设,增加财富能够提高生活水平。金融投资领域下的收益组成了居民的支配收入,通过权益性工具获得资本从而减少损失。提高农村的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鼓励与引导居民投资能够拓宽居民的收入提高。

2.4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的居民金融投资是把发展与建立金融的市场作为首要条件的。农民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发展与投资推动了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在发展农村居民的金融投资下,引导农村居民参与金融市场,这意味着投资主体的增加。投资者的财富、年龄以及不同的风险评估为资本市场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刺激了资本市场的不断革新。在多元化模式加深下,农村居民对于资产的收益、安全以及流动的要求会愈来愈高,从而会推动与变革金融制度的介入。

3 如何强化农村理财

3.1 在农村多增设金融点

当下很多金融机构普遍都会认为理财是一種针对受教育程度高、生活水平好、闲置资金较多的大城市居民,他们认为理财是专属于城市客户的金融衍生品。在很多金融机构的眼中,农民的收入主要就来源于一亩三分地,还要靠天吃饭,农民不可能有理财需求的,这种落后的,对农村居民的不客观的观点使得在农村增设金融点,宣讲金融产品举步维艰。若要彻底摒弃此类现状,就需搞清金融机构的观念与意识,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相关努力。

一方面,加强农村的金融投资与硬件建设。经济的发展地区应当推广金融软件、网上银行等现代技术,金融机构应当增加自助设备以及扩展金融的服务范围,强化农村的理财与营销、技术支持以及风控系统。在农村,金融机构可选择与乡镇区县机关合作,在政府的牵头下,在各大农村超市、镇中心等地装好POS机、ATM机等,方便农民的生活,减少现金流通。各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农民集体学好如何操作计算机,并且以优惠政策鼓励使用,及时获取一手资讯,掌握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选派专业的且沟通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宣传金融知识。当前,各地的大学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开展了各种与金融有关的专业,每年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也是源源不断,但大部门学成归来的学生在面临工作抉择时都会选择大城市,虽然国家金融业的人才众多但并不表示农村金融机构就不缺人才。各农村政府应与当地金融机构紧密联系,为选择在农村服务的高校人才提供优势明显的福利,聘请专业人才提供教育培训,提供服务。政府与金融机构应当鼓励相关人才,建立农村金融的培养模式,实现农村的金融规划。政府、社会、学校等相关行业也应当做好大规模的动员工作,鼓励学生回到基层大展宏图,为农村提供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居民提供专家的金融主力与管理服务。

3.2 降低理财门槛,丰富产品种类

当前我国的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虽然种类不少,但是普遍起点高,主要还是针对高端用户的。据统计,当前很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金融资产不等。虽然农村的居民收入增长,但能够满足理财条件的居民还是较少。居民农村收入拥有季节和周期性的特点,无法满足金融的投资。在金融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研究简单、收入稳定,理财产品能够满足农村的居民金融需求,避免盲目投资。

很多农村居民都过度关注养老与教育,为加快促进农村生态与特色农业需要满足农村的居民需求,推出合理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合理推广应当涵盖产品的费用与风险。农村金融市场需要以多种方法吸引农民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增强金融管理与投资能力,减少盲目投资。

3.3 加强农村理财意识

在一些偏远的村庄,很多农民都选择将钱存在家里,很多农村居民从未进过银行的大门。当前,相关金融人员对农村居民还是要加大宣传,拓展农村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可以多分发宣传册,免费为居民提供培训讲座,组织他们学习金融知识。进行贷款与市场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宣传金融知识,发挥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

3.4 完善农民的培训与教育

农村的居民投资过分依赖银行的储存存款,这与农村的金融产品单一、投资渠道不畅通是分不开的。农村居民教育程度偏低,金融知识欠缺。所以需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居民的素质,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与素质增强收入的能力。加大舆论宣传,鼓励农村居民提高资产的配置率,增加收入,实现多元化的理财。

4 结束语

为发展农村金融理财市场,各个金融机构必须要改变居民落后的、脱节的理财思想,强化金融市场中的不完善之处,实现自我调节。商业银行需要设立专业特殊化的理财部门,完善金融平台,成立农村的金融理财机构,加强在农村进行的居民知识宣传。在加强金融理财中的风险宣传工作能够方便农民的用户理解,相关部门也应当做好相应的金融业务管理与风险,调节金融理财业务。

参考文献

[1]郑海荣.农村居民金融投资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

[2]杨爱文.金融危机下农村借贷市场的调研——以浙江省象山县为样本[J].生产力研究,2010,(10):91-92

[3]张珂珂,吴猛猛.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3,(7):58-63.

猜你喜欢

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新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多元化——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对外并购:数量下降,结构日益多元化
多元化多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