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2016-03-21朱振华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高职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等方面也应作成相应的改革,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数学改革提出了几点见解。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

1 引言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正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更加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的高等数学课程应本着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应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与应用能力,以体现高职特色,满足高职教育对数学的需求。

2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前提应明确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搞好数学课程改革的大前提。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服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也在飞速发展,而且趋于多元化。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不仅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而且逐步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中。

3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是核心

数学课程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为了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高等数学课程应打破原有的教材编写模式,降低其抽象性、突出其实用性。压缩传统教材中大量的、重复的、繁琐的计算,精简复杂的推理,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比如,在注重与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的基础上,将原有教材内容进行简化处理,以避免重复学习。可在教材中引入数学实验,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教材设计应更为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结构体系上,应在保持数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充分突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课教学特点。突出概念的背景、强调概念的应用,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着重体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可以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选择性的学习教材中相关的章节。比如,机械工程类专业可选择解析几何和多元函数微分学,电子电气工程及计算机专业可选择无穷级数、拉普拉斯变换及行列式与矩阵,建筑工程类专业可选择线性代数、线性规划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充分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是关键

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取趣味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方能乐其学。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创新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走下神圣的講台,亲近学生,关爱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节,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的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的获得知识和能力。选择一个或几个引人入胜而又不复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个崭新的天地,以情境创设契机,以问题为纽带,以师生积极互动为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实施“情境引导探究”。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要学习者能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精心设计师,使学习者善于学习,促进其学习和认知活动”。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当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废寝忘食,甚至创造出奇迹的地步。

5 高职数学考核形式改革是结果

作为评价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传统的考试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数学成绩考核评价体系。要发挥教学考试原有的教育功能、诊断功能等,淡化分数意识,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同时,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采取闭卷、开卷、书写数学论文、设置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题目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克服对数学考试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期更好的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刚.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36—37.

[2]李坤花.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设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121—122.

[3]富伯亭.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51—52.

作者简介

朱振华(1983-),女,山东德州,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的研究及高等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高职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