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夷文明的代表

2016-03-21潘玉荣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釉陶东夷龙山文化

潘玉荣

中国,世界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些数不清的贡献当中,陶器的发明和发展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远古,先民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知道了用火,懂得了熟食。在烧烤过的土变得异常坚硬;而泥土掺和适量的水,便会有粘性和可塑性。先民们用稀泥糊在篮筐上,偶然被火烧,篮筐烧没了,剩下了陶质的容器。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反复实践,人们懂得了将可塑性的泥土做成器皿,在火上烧烤,于是,产生了陶器。人类有了陶器,更利于熟食,更好地贮存什物。陶器在人类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恩格斯说,人类学会制陶术,标志着人类蒙昧时代的结束,野蛮时代的开始。

传说陶器是由一个叫嫘祖的发明,传授给众人的。考古资料表明,全国各地在新石器时代都生产陶器。最早的陶器,一般用泥搓成成条,一圈圈地盘筑成器,即所谓的盘筑法。近年在甘肃大地湾等地还发现有将泥先捏成块,拼接成器的,即所谓拼接法。人们学会了制陶,更进一步探索,用轮修整陶坯的口沿,使之光整,陶器的制作工艺于是日臻成熟。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某些部族共同体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同时在古代保留下来的遗存中,以陶器为最多,因之在考古学中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风格粗犷、扑实,已经烧制出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到了商代,出现釉陶和硬釉陶。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在唐代技术成熟。及至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两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超过前代。中国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博山的降色陶、铜官的绿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

陶器也是人类最早的手工業。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从蒙昧进入野蛮时代 。

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东夷是华夏人对东方民族的泛称,带有贬义,即东边的夷人。夏商周时期,东夷是指生活在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众多部落、方国,这些东夷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即东夷文明。

东夷人烧制的陶鬹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罍实际上已经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壳的黑陶器物共同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

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的容器,古人运用形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三足鼎立的稳定性原则为基础,创出三个袋形锥足,具有增加受热面积以缩短烹煮时间的作用。

白陶鬶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由高岭土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胎壁较薄,质地却很坚硬。

下图为山东博物馆藏品大汶口白陶鬹,通高23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口有鸟喙形流,扁圆腹凸处饰凸弦纹一周,三角外撇中空足支撑器身。整器质地细腻,陶色洁白。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代表,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豫东地区也有零星发现。

红陶鬹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1928年,考古学家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把这些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早期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一带。晚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和河北的南部。陶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红陶,黑陶数量增加,出现少量蛋壳陶。烧成温度1000℃左右。陶器常见手制轮修,晚期见到轮制陶器以及模制陶器。器型有杯、盘、碗、盆、罐、鼎、鬲、鬶、等。彩陶很少,常见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

下图为山东省博物馆藏品红陶鬶,高24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夹砂红陶。鸟喙形流,口沿外侈。长颈下装红薯状三袋足,鋬置于颈与足间。三足间的空隙为受热面。

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是先后相承的两个文化,故均出土相类似的兽形陶器。从兽形器的造型上可看出,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外表的不同凸凹高低,使人不管从正面、侧面或任何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给人以逼真的感觉,表明先民们的陶塑才能已经达到了突破写实来进行创作的阶段,在造型艺术上已有很深的造诣。

因此,可以这样说,陶器的出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智慧火花的迸进,更不能把它当作偶然遇到的“机遇发现”。它应该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并对物质环境改造的能力的反映;应该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依自己的直观和洞察力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运用的结果;还应该把它看作是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对此,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他写的一首词里,给陶器的出现作出了富有哲理的科学解释,充分显示着艺术可以产生并揭示真理的动力。这首词是:“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江洋,真是森罗万象”。

猜你喜欢

釉陶东夷龙山文化
陕西西安月登阁村唐杜华墓发掘简报
宜兴釉陶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泾河中游龙山文化晚期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从莒地岩画看东夷人的崇日文化
仙君泡妞记
中国原始乐器“铃”初识
广西贺州“叉形器”与龙山文化牙璋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