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策略研究

2016-03-21康娜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小学语文策略

康娜

摘 要:阅读与写作二者互相关联,紧密结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有效的拓展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积累更加丰富,也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如何做到使学生多读书呢?拓展阅读是目前采用较多、也行之有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并且为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再增加有效的拓展阅读,学生积累的、吸收的材料就更丰富,也能够使“读”真正为“写”提供保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拓展阅读,真正让拓展阅读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呢?以下谈几点策略:

1 开设阅读课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方向,阅读方法等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开设阅读课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阅读课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本人把阅读课分为三种,即图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和成果展示课。这三种课型分别基于“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展示交流”三个目标来开展。

1、图书推荐课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的激发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图书推荐课是在学生现有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从已有阅读材料延伸开来,按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他们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这些拓展材料有的是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的延伸读物,有的是教材中文章作家的其他作品,还有优秀的课外书籍。可以是文章,书,或者是一个系列,一个片段。

(1)推荐读物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推荐读物。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让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书”。低学段的学生大部分喜欢阅读形象生动的童话,而到了高年级,就开始慢慢转向思维性较强的文章。除了因不同年龄而有所差异之外,不同的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不同。只有有兴趣的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因此,选用书目时,必须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合课文推荐读物。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无痕链接,是拓展阅读一个重要的策略。补充进来的课外知识,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内内容,而且在阅读拓展材料时,自己的知识面也拓宽了。例如在学完课文《南极风光》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阅南极的有关资料;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将有限的課内知识通过学生的拓展阅读进行无限延伸,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2)推荐读物的形式:

推荐读物是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内容做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片断,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到精彩动人之处时戛然停止,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把自己喜欢的、认为值得一看的好书,运用讲故事、朗诵、表演等各种形式介绍给自己的同伴,进行交换阅读。

当然,在为学生选择书籍时,要尽可能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写作技巧高超的读物。同时,也要避免单一化,要尽可能地做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2、阅读指导课

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如何选择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如何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四种阅读能力:一是抓关键词句、圈画重点词句的能力;二是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三是领会作者意图的能力;四是通过阅读文本将作者的写法进行内化的能力。

阅读指导课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反复的阅读中,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巩固完善,时间一长,会使阅读方法上升为阅读技能,以后面对不同的文章,就能够具备更好的理解思辨能力。

3、成果展示课

阅读活动包含着个体的独特体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之后,自己会有很多的想法和体验想要表达。成果展示课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这类课型是通过汇报、交流与评比,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为学生提供阅读成果展示与交流的途径。展示形式有以下几种:

书面:包括阅读小卡片,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简报、手抄报等展览;

口头:各项竞赛活动,包括朗读大赛、故事大王赛、成语接龙大赛、古诗词诵读赛等;

表演:包括课本剧表演、童话剧表演、小品表演等等,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各种内容和情境,加深印象,受到熏陶;

评比:包括优秀读书笔记、“看书大王”等的评比与展示,目的在于培养几个阅读能力强的榜样,从而带动全班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这些展示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检阅学生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 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活动并不是单一地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不能只着眼于语言文字的教学,割裂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文本与实践的联系,将阅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能使阅读实践活动更加多元,同时,也是将文本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条重要途径。

1、开展有主题的阅读实践活动

例如,在校语文节上,围绕“迪士尼奇妙之旅”这一主题展开阅读实践活动。由于所选主题是同学们平时里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兴致高涨,看迪士尼童话,写读后感,表演经典故事,给主人公写信,挑战原著进行创编,举行辩论会……一系列的拓展阅读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思辨能力等,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与多学科合理整合,开展多元阅读实践活动

拓展阅读的开展并不拘泥于语文课堂,在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拓展阅读。例如音乐学科,在学完歌曲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些与作曲家相关的书籍,如在学完《义勇军进行曲》后,可以让学生去读一读田汉和聂耳的故事,了解人物,了解国歌的由来,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乐理知识后,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推荐这方面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3、小组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活动。例如三年级初本人在执教班级各小组开展了与阅读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阅读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处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使整个阅读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学得更快乐,更轻松。

4、构建书香家庭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中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是以亲子阅读为载体的一种拓展阅读,能提升阅读的效果。创建“书香家庭”,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中共同阅读,这不仅能使孩子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培养孩子读书热情,激发孩子的潜能,而且也加强了亲子沟通,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提升了现代家庭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洪举.《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

[2]钱亚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