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砖与砖城

2016-03-21张致政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砖砌墙古城墙

摘 要: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夯筑、版筑等阶段,砖的起源与新石器时代红烧土、土坯砌墙技术及陶器烧造技术有关,战国到秦汉阶段成熟的烧结砖已经用于宫墙建筑,魏晋南北朝时城墙包砖已经较多见于记载,唐宋时期都城和一些州、府城墙已经局部甚至整体包砖,明洪武以后全国各级城墙普遍以外墙包砖的形式成为主流。

关键词:砖;城墙;包砖

2014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启动古城墙申遗工作,肇庆古城墙将参与由南京牵头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盛于明、清两代,是全国现存最早的砖城墙之一。由于历代几经修葺,肇庆古城墙保存了多种不同规格的青砖,被称为“历代青砖的博物馆”。那么,司空见惯的砖是怎么起源的,城墙是怎么起源发展的,砖城又是怎么产生发展的,下面就简单谈谈这些问题。

城墙起源与城市起源不能等同,城市的起源与礼仪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及分化、国家起源等文明因素紧密相关,单纯作为防卫设施的城墙则起源甚早。城墙的起源应当追溯到人类最初的防卫设施,一般而言,随着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防卫设施就已经产生,比如巴勒斯坦境内的耶利哥遗址就发现距今约10000年的石城;在我国境内,早在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中便出现环壕聚落,约6000年前大溪文化的城头山遗址出现了土城墙,这被认为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城墙;到大约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龙山时代,筑有城垣的城址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已经比比皆是。

从我国古代修筑城垣技术上看,早期,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的史前城垣只是将挖壕沟的泥土简单堆积成墙,在黄河流域仰韶时代的西山古城出现了分块版筑技术,龙山时代主要流行分层夯筑,比如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至今可以清晰地看到古城墙的夯土层断面,商代则主要是分段版筑,相传傅说就原本是一个版筑奴隶,后被武丁相中,位至宰相。分层夯筑或版筑的土城墙是我国古城墙的主要形式,即便后来包以砖石,但城墙的主体部分仍是夯土。

砖的起源也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常把经过烧烤后的粘土——“红烧土块”用在建筑上,这类红烧土块可以认为是“烧结砖”的“萌芽”,双墩文化、大溪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较规整的红烧土块。另外土坯的使用可能也是诱导烧结砖起源的因素之一,距今五六千年的西亚欧贝德文化和距今4000多年我国豫东王油坊文化中都已出现土坯砌墙技术。土坯砌墙技术与烧陶技术的成熟为烧结砖的产生准备了必要条件,砖的烧造使用只是经济条件和需求的问题了(笔者来自北方农村,在北方一些较落后的农村仍有土坯砌墙,但美观与御寒都不及砖墙,之所以沿用完全因为是主人无力烧造或购买砖)。到苏美尔-阿卡德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砖,其后的亚述、波斯、罗马的建筑都已使用砖。在我国,真正意义的砖的烧造使用大约成熟于战国、秦汉,考古出土有当时的方砖、长方形砖及空心砖,当时砖多用于宫室铺地筑墙和修建砖室墓。

大約魏晋南北朝时,宫城、皇城的城墙始用砖砌,如东晋建康宫城原为土墙,咸康五年(339年)改用砖砌。同时一些砖砌小城(卫城)也开始出现,例如石头城是建业外围要塞,原为土筑,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改为砖砌,义熙十年(414年)又于秦淮河北岸筑东府城,梁末侯景入掳城中,改筑砖城。另外,根据《水经注》引《林邑记》曰:“其城治二水之间……周围六里一百七十步,东西度六百五十步,砖城二丈,上起砖墙一丈,开方隙孔”,这是见于记载岭南(大约今越南顺化地区)最早的砖城墙。

唐宋时期,一些州城墙陆续出现包砖。据明朝黄佐《广东通志》,雷州城始建于楚,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扩修,唐改东合州为雷州后,刺史陈文玉大规模修筑雷州城,从现已发现的300多块印有阳文“雷郡城砖”、“郡城砖鼓角楼第八甲”等字样的唐代城砖看,当时城墙已包砖;据《荆州府志》,荆州城始建于西周末厉王时期,三国关羽与东晋桓温皆曾修筑,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南平王高季兴大规模扩修,并从“郭外五十里冢墓”“发掘取砖,以甃城”,在荆州城南垣、北垣等处破口清理时,都曾发现五代时期砖城垣,砌墙所用的砖均为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墓砖,证实文献记载可信(墓砖甃城还有一个旁证:唐末杜荀鹤诗《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有“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赣州城墙始建于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因“赣水直趋东北隅,城屡冲决”,州守孔宗翰“甃石当其啮,冶铁锢基”,即以砖石砌筑,铁水浇铸,现城墙上仍有“熙宁二年”、“淳熙乙巳修城砖”、“嘉祐戊戌章贡城砖”等宋代城砖;台州府城墙初筑于东晋末,庆历五年(1045年),台州暴雨成灾,洪水冲毁城郭,朝廷遣太常博士彭思永至台督修,历三旬而成,据参加了此次修城工程的临海从事苏梦龄所写《台州新城记》记载,从这次工程,城墙兼用砖石包砌;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初为土城,规模“仅容廨宇”,政和三年(1113年)筑为砖城,据当地一位老文博工作者介绍,肇庆一居民收集有一块“政和三年”的铭文城砖;2010年8月,在扬州南门遗址西北侧不远处发现一段砖墙,长8.3米,高2米,露龈砌造,城砖铭文刻着“镇江敢勇军”、“游亦军”、“镇江武锋军”等南宋军队番号,这段墙体被认为是南宋扬州城南门外第一道军事防御设施——挡军楼南墙。

如上较早包以砖石的城墙,多出现于南方,或是由于军事地位过于重要,为强化防卫而以砖石加固墙体,如雷州、荆州;或是为避江水浸淹,如赣州、台州;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肇庆、扬州等。而从全国来看,唐宋城墙包砖毕竟还是少数,直到明代,自洪武年间提倡“高筑墙”,有明以降火器越发大量使用,各级城墙才开始普遍包砖。比如西安、平遥现存城墙据记载分别建于洪武三年和洪武五年。

参考文献

[1]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2]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8月。

[3]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2月。

[4]徐三见主编《台州府城墙》,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

作者简介

张致政(1974-),历史学硕士,肇庆市博物馆研究室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历史、考古、文博类研究,作品主要有《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铜石并用时代的豫东》(见《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也谈仙花寺位置》等。

猜你喜欢

城砖砌墙古城墙
三个砌墙工
三个砌墙的工人
砌墙工人的命运
长城上真有传说中的“定城砖”?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晋阳古城墙遗址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平遥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