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老师的“毛病”说强迫症
2016-03-21薛传美
薛传美
古人云:“人到中年万事休”,这话对于不惑之年的曾教师来说简直就是“真理”。
从2004年开始,曾老师增加了一个大“毛病”: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咽口水,好像几秒钟就吞咽一次,止不住,有点像是吞咽肌肉痉挛,经检查还不是。比如,吃完早饭,味蕾刺激得口水增多,吞咽一下口水是正常的。可从这开始,一整天都会吞咽口水,一般口水还不多。刚开始口水很清,没有泡沫,后来口水中还出现了泡沫,令人厌烦。不管做什么事情口水都会随之出来,有时几秒钟就要吞咽一次。有时候一说话就想咽,停不住。作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这种异常表现简直就是致命的,不仅严重影响了语言表达功能,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他有点怪异的表情惊讶不已,议论纷纷,课堂经常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他已经无法继续上课……
他受这种反复吞咽口水的毛病困扰将近四年时间。后来,因为药物中毒引起严重并发症,他断断续续住院治疗五年,才逐渐恢复。而在这五年期间,不由自主地反复吞咽口水的毛病不治而愈。不料,药物中毒彻底痊愈以后,他本来可以康复上班了,这个不由自主地反复吞咽口水的毛病又重新出现了。他自己也认识到可能是精神系统的毛病,无奈之下,他于前不久向我这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他自述感到很痛苦、很困惑,他是教师,他的工作是教课,这个毛病让他基本无法上课。他问: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我十分同情和理解这位有知识和文化层次的中年人。不少人都知道,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曾老师所述症状,在心理学上可以称为“口水强迫症”。
强迫症有好多种,这只是其中之一。有的人有强烈的“洁癖”,每天十几次、二十几次反复洗手,不洗,就觉得不干净,就怀疑沾满了污物和细菌,心里就不舒服,必须洗而后快,这也属于轻度强迫症的一种。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疾病,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能够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源于自身,并想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强迫和反强迫的强烈冲突使人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等方面。
强迫症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近年来,强迫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不能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之后才来就诊,有的起病与初次就诊间隔可能有10年之久,如曾老师就是,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应该呼吁全社会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发生以及发展的机理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针对曾老师的实际情况,我逐步和他建立了信任关系,给出治疗方案。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我给曾老师介绍了治疗强迫症行之有效的方法——“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创立的,森田理论要求人们把烦恼等当作一种自然的感情来顺其自然地接纳它,不要当作异物去拼命地想排除它。如果能够顺其自然地接纳所有的症状、痛苦以及不安、烦恼等情绪,默默承受和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就可从被束缚的机制中解脱出来。
我告诉他,“森田疗法”第一周要禁止交际、谈话、外出,卧床时间限制在七八小时,白天一定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晚上写日记,晨起及入睡前朗读古典文学等读物。3~7天以后,就到了下一阶段,患者可随意选择田间劳动、打扫卫生、手工操作等。但禁止交际、游戏、共同作业、无目的散步、体操等,只是自己做事或读书。1~2周之后,又进入下一阶段,可进行适应外界变化的训练,为回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做准备。患者要书写以行动为准则的日记,并交给医生批阅。
因为求助者是位教师,学习能力很强,也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和完成课后作业,在咨询过程中也完全掌握了自我治疗的方法,两周后强迫症症状消失。即使他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并且能够静下心来勇敢面对了。
心理咨询实际上就是助人自助的一个过程,主要还是靠求助者自己的努力,最终是自己帮助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强迫症的症状,只是表现的不同而已。这位曾老师做事比较专注,意识也太过容易集中到某一点上,一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跟人的心境有关。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自己太过于追求完美,不想让自己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任何的缺点,这样就使他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过于关注和重视,越是这样,越容易出现问题。
有的重症患者还需要药物治疗,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是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难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麻烦,我们要学会自我“排解”和自我“放松”,学会自我“放松”非常重要。科学证明,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会给身心造成极大的隐患和伤害,从而可能产生各类的生理或心理疾病。所以要学会“放松”,要学会顺其自然。